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政法要闻     
公安部再次部署“大接访”在公安部6月10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电视电话会议上,针对开门接访中多数信访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停访息诉率还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白景富指出,各地公安机关要把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千方百计地为信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办结率和停访息诉率。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刑事法官,我亲历了大接访的全过程。上访队伍的壮观景象2006年5月,备受媒体关注的河南省法院“大接访”拉开序幕。在“人人受到接待,件件依法处理”的大幅标语下,上访人洪峰般涌过来,排成几百米的“长龙阵”,手拿上访材料的男男女女,神情各异地候着、等着、期盼着。头晚下班,机关外已经聚集起一片黑压压人群,穿过南侧人行道边上访人或躺或睡、横七竖八的间隙,我不由自主地感慨,为了赶早他们竟睡在这里,真是不容易。第二天,接访引导员早晨7时30分已开始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在法警引导下填过表的人经由南门安检缓缓进入接访区。设…  相似文献   

3.
李忠诚 《中国司法》2006,(12):87-88
群众涉法上访折射出执法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水平、执法的规范程度,揭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原因所在。我们对待群众的申诉上访,只能导而疏,错则纠,无错则说服息诉,不能采用“冷、硬、横、推、堵”的方法搪塞,否则社会矛盾不但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和解决,反而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接访是受理和解决申诉的第一步,也是息诉的一个关键环节,接访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接访要和有关申诉案件的办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查明原因、找准对策上预防上访申诉案件的重复产生,从根本上解决申诉上访问题。下面,笔者就亲历接访上访群众…  相似文献   

4.
民警讨说法女孩找年龄2005年8月18日,是公安机关“大接访”进入第三阶段的首日。一大早,100多名上访群众就来到广西公安厅厅长接访点——公安厅交警总队大院办公楼。上午7时50分,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陆炳华带着厅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来到现场,接待群众上访。鉴于第三阶段接访的都是老大难问题,公安厅把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请到了现场,协助厅长处理上访问题。在“大接访”的现场,本刊记者看到,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自治县的龙开明先生,按照排号顺序坐到了陆炳华的面前。龙开明向陆厅长讲述了自己的事情:他是1980年开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公、检、法、政联席会议制度、涉法信访矛盾引导息诉罢访制度、“侦,捕、诉、控,民”联合接访制度的构建阐述了联合接访息诉罢访机制的实际运作。  相似文献   

6.
我与群众换位思考(7月6日星期三晴)这两天承德的天气格外炎热,多少辜负了“避暑胜地”的美名。昨天,我们河北省公安厅赴承德信访工作督导组一行三人去了平泉县。在县公安局逐案听取了工作情况汇报后,我们指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八条指导性意见。此时已到了下午4点,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我们立即启程赶赴宽城县。今天早上一上班,我们便准时来到宽城县公安局。“大接访”以来,他们共接访18起案件,其中已息诉13起,另外5起未息诉案件正在开展工作。在这5起疑难案件中,曾万金因其爱人被撞死亡,要求追查肇事者并赔偿损失一案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7.
华锋 《公民与法治》2009,(10):48-48
当前,各种矛盾凸显,群体上访不断,有些部门和单位不是采取诸如“便衣”全程“陪同”回家、将“刁民”关进“学习班”,就是采取“铁腕”打压使其不敢再“找事”等手段,虽然把上访群众给拦截回来了,但他们反映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这种“接访”变“截访”的做法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8.
一是变单一接访为涉案部门多元接访,坚持首办责任制,检察长约谈制;二是变无理推断为有理推定。接访人员牢固树立“在没有查清事实之前首先推定当事人有理”的观念;三是变单项承诺为双向承诺,即在要求上访人做出不重复上访,不缠访闹访,不越级上访的承诺同时,主动向上访人做出三项承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立足检察职能,构筑处理涉检信访案件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为上访申诉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处理涉检信访问题工作成效突出,2004年至今,共依法处理各类涉检信访案件192件,案件办结率为99%、息诉罢访率达100%。2005年,全市无进京涉检信访案件,2006年至2007年2月,全市无一起进京到呼涉检信访案件,实现了“零上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按照河北省、衡水市政法委和省、市检察院的统一部署,我院从2005年9月11日开始在全县开展了联合接访活动。此次集中联合接访中,我院共受理1件来访案件。市院交办5件。接受群众法律咨询20余人次。受理的6件来访案件,属涉检访的3案3人,非涉检访3案3人。从这次接访实践中看,我们认为规范执法行为做好信访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谷子 《中国审判》2009,(9):93-93
今年以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施判后答疑工作。截至8月初,该院在诉讼案件同比上升41.3%的情况下,共审结1467件,其中上诉38件,处理群众来访1420件次,上诉率、信访量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37%和1.86%,服判息诉率高达97.5%,审判工作实现了上诉率下降、服判息诉率上升、信访总量减少的“三赢”良性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受理信访工作中曾遇到过多起集体上访中的过激行为,但由于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始终坚持了“六个字”做法,不仅使每一起信访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都得到圆满解决,而且未留下任何后遗症。1.加强感情沟通,接待来访体现一个“亲”字。上访人为了实现上访目的,往往密切关注接访者的表情举动,并以此做出停访、缠访、越级上访和闹事的决定。因此,能否顺利解决信访问题,接访起着重要作用。接访者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接访全过程”的宗旨,并做到“四要”:一是态度要热情,二是举止要文明,三是思考要换位,四是办事要公正…  相似文献   

13.
社会稳定,国家才可以长治久安。为百姓利益着想,为国家富强出力,检察机关根据自身的职能实际,积极探索息诉息访工作的新途径,控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即“大控申”和“源头治理”破解上访难题。  相似文献   

14.
警方大接访     
2005,于千百万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上访者而言,可谓不同寻常。先有5月1日,修改后的《信访条例》实施;后有5月18日警方将一扇扇大门打开,迎接上访民众,并掷地有声地给出了“人人受到局长接待,件件得到依法处理”的承诺。8月18日上午,当各省市的公安厅长像广西公安厅厅长陆炳华一样和上访者面对面坐在一起的时候,公安开门“大接访”进入第三阶段。近几年来,社会转型加速,利益冲突加剧,社会矛盾激发,一个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形成了汹涌的信访洪峰。面对上访“洪峰”,很多机构很多人很长时间在“堵”,警方像大禹治水一般“疏”,是冒险还是革命?…  相似文献   

15.
涉访问题倍受各级领导关注。一些涉诉上访严重干扰人民法院工作秩序。直接挑战司法程序,给国家民主法治建设造成损害。如何应对复杂的上访局面,化解社会矛盾.切实让群众息诉罢访呢?联系法院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必须从司法实践的源头进行治理.具体应从以下五方面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6.
谭吉龙 《中国检察官》2007,(10):F0003-F0003
在接访息访工作中,他们认真接待不回避。2002年8月,他们接待办理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宋艳秋上访案。老人因经济纠纷不服法院判决连续十年上访法院,三次进京,二次上省,曾截过中央领导和省委书记的车喊冤。对这样的一起案件,他们高度重视,检察长亲自指挥,法纪、民行干警配合工作,仅用一个月解决了法院十年没有解决的问题,息诉了一场“马拉松官司”。  相似文献   

17.
上林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行政审判协调机制,妥善处理行政纠纷,努力促成“官民”和谐。从去年至今年8月底,该院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17件,通过协调机制解决9件,占结案的65.7%,协调处理案件的服判息诉率达100%,没有出现案件上诉、上访与缠诉等现象,实现了群众满意、执法机关满意、党委政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孙林凤 《内蒙古检察》2007,(2):58-59,50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近些年来,根河市院从解决上访群众实际困难入手,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全力做好涉法上访案件的息诉工作,用殷殷真情和高效工作赢得了上访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为全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1998年以来,控申部门连获两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的荣誉称号。2005年成功息诉了一起多年越级、进京上访案。  相似文献   

19.
各地案讯     
人人受到局长接待件件得到依法处理内蒙古赤峰市公安局红山分局在2009年年初开展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中,坚持人人受到局长接待,件件得到依法处理的原则,变开门接访为上门走访,不仅为群众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还消除  相似文献   

20.
每周的星期二是长治市公安局城区分局的群众接访日。6月7日,长治市公安局城区分局局长刘金祥与班子部分成员及工作人员一大早便警容整齐地坐到了接待台前,来访群众带着备好的材料,满怀期待地向接待他们的分局领导细述信访内容,接访工作有条不紊。一位老人满怀委屈地向接待他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