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一、老有所养乃"中国梦"题中应有之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对"中国梦"的阐释。强国梦是世世代代中国人不懈追求的梦想,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中,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国家富强了,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而人民的幸福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理想。从这个角度讲,"以人为本"是中国梦的核心,中国梦以人为起点,又以人为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4)
正伟大的民族,坚持同一个梦想;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世界茶王、天福集团董事局主席、台商李瑞河追求的茶业振兴梦、企业强大梦,弘扬的是中国精神,体现的正是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括为"中国梦",并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现路径、动力源泉,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重大意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相通","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近日,人民论坛编辑部采访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一百位  相似文献   

4.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什么是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提供了重要遵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着亿万中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需要制度的保障,也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8,(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人民的梦,全体中华儿女要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为持续办好《圆中国梦》专栏,现特向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广泛征集"圆中国梦"主题短文征文活动,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参与,让我们共同分享那些刻印在生命中  相似文献   

6.
汪舟 《两岸关系》2014,(6):67-68
<正>我的籍贯是台湾台南市,一座蕴藏历史记忆和充满人文魅力的古城。我和生活在大陆的台胞一样,热爱着故乡台湾,热爱着那片土地和那里的父老乡亲。我们祝愿台湾社会安宁、经济发展、人民幸福,期盼两岸同胞增进感情、增进互信,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两岸同胞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  相似文献   

7.
梦想寄托的,是美的追求,好的向往。"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承载的是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期冀。对我们宗教界,既是鼓舞,也是鞭策。"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由全体人民共同实现。宗教界的梦想,也是希望对国家有所贡献,希望人民富足,家国平安。作为宗教界人士,我们特别愿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一分子,愿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核心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本质是人民之梦。中国梦体现了近代梦、现代梦与当代梦的统一,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的统一,中国梦与中国世界梦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质上是实现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其奋斗目标是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9.
石文龙 《乡音》2013,(9):34-35
今天,法治不仅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制度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再提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等思想,同时强调依法治国,强调法治政府建设。"中国梦""人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12)
正336.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牢牢把握中国梦的本质和内涵,中华儿女的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就会聚起强大的正能量,就能够有力地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中国音乐学院桑海波33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历经百年沧桑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但中国梦在  相似文献   

11.
从"大同梦"到"中国梦",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追求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奋斗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清晰的思想脉络和丰富的时代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随着时代进步和现实条件变化,"中国梦"必将增添新的内容。考察其历史渊源、思想脉络和时代内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东海 《前进》2014,(9):46-47
<正>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为如何实现"中国梦"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听了习总书记的报告后,我为伟大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振奋,为我们的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充满期待。随后又学习了《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一书,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入,我对实现中国梦的道路的认识更加清晰,对中国梦的实现更加期待,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为实现中国梦付出努力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席向仁 《江西政报》2013,(13):27-28
每一颗中国心都有一个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当代教育人正赶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筑"中国梦"而齐心奋斗的时期。作为一名学院管理者,更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铸就"名校梦"、"名师梦"和"发展梦"。  相似文献   

14.
《人大研究》2013,(12):F0003-F0003
中国梦,百姓的小康梦。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辛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相似文献   

15.
正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而我们,同属于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懂得了个人幸福与国家梦想的关系,每个人心中又升腾起关于国家社会的梦想,我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这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与"美国梦"不同,"中国梦"是个人的,是国家的,更是民族的。"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人民的期盼。强国才能富民,强国也是为了富民。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中国传统注重群体观念的演进,是现实中民众、国家、民族利益的有机统一。国家富强了,民族振兴了,人民方能幸福;人民幸福了,国家才真正富强,民族方真正振兴。中国梦,彰显民族大义,情牵海峡两岸,凝聚海外侨心。把中国梦界定为"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指归明确,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中国梦"的本质和内涵。"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从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奋斗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这一  相似文献   

19.
《前进论坛》2013,(7):20-22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阐述的"中国梦"。"中国梦"之于国,是民族复兴的梦,是国家富强的梦。"中国梦"之于己,则是要做好13亿分之一,以踏实的行为践行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更是每个农工党党员的梦。本期刊出六省主委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7,(10):18-22
<正>【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