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主办的“纪念陈云同志百年诞辰——陈云经济思想研讨会”于5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的领导,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及家人,曾在陈云同志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以及经济学界的部分专家学者等15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一、陈云同志对我国财经工作的历史贡献陈云同志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多方面的,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建立的功勋尤为卓著。与会者从几个方面回顾了陈云同志对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2.
陈云同志的“国力论“、即经济建设受国力制约的理论,是毛泽东同志首倡的“国情论“的丰富、充实与具体化.陈云同志把“国情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结合起来,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得出了“国力论“,并把“国力论“运用到经济决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3.
王春正 《求是》2005,(12):8-9
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是党和国家的珍贵财富,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陈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的财政收支、银行信贷、物资供需和外汇收支“四大平衡”思想,是其经济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瑰宝。结合近年来宏观调控的实践,再次学习陈云同志“四大平衡”思想,倍感亲切,受教良深。我体会,陈云同志的“四大平衡”思想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着眼全局的综合平衡。陈云同志明确指出,搞经济不讲综合平衡,就寸步…  相似文献   

4.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机构,历经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革命生涯长达七十多年,担任中共中央委员大半个世纪,并长期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集中表现在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两个领域.本文试对陈云同志关于党的建设思想探微.  相似文献   

5.
陈云同志对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对经济的规范运作的草创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陈云同志主张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项目建设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正确处理将工农业的关系等工业化方针,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13日是陈云诞辰100周年。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在多年的革命实践中,陈云同志非常重视学习,无论斗争环境多么险恶,工作多么繁忙,他都抓紧一切机会读书学习。更为重要的是,陈云同志在学习中那种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在陈云同志百年诞辰之际,为了缅怀陈云同志,我刊特选此文刊发,以供读者与我们共勉。  相似文献   

7.
谈谈陈云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个问题 ,陈云同志从 50年代中期到 90年代初 ,有过比较长期和比较深入的思考。我 1981年至 1985年担任陈云同志的秘书 ,由于那几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由酝酿到实行、由农村到城市、由局部到全面逐步展开的时期 ,因此使我有机会就近观察和了解陈云同志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下面 ,仅就我记忆所及和个人理解 ,谈一点有关情况和学习体会 ,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  相似文献   

8.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在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陈云同志的著作,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当此陈云同志诞辰90周年和《陈云文选》再版之际,本刊特选登了一篇由朱佳木同志所写的学习陈云同志《游击队如何组织群众运动》一文的体会文章,以纪念这位伟人,同时亦帮助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9.
陈云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东北局副书记,在参加领导和指挥东北解放战争及东北根据地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不仅在东北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全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徐建平 《党的建设》2021,(10):60-61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经历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与党和国家的历史密切相关.陈云极为重视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超 《党史纵横》2003,(2):34-35
自1897年中国创办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以来,新式银行不断涌现,并产生了中国近代金融资产阶级,他们在新的时代潮流中成长为中国首批银行家,并对当时中国政治、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张嘉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之父。张嘉,字公权,江苏宝山人,1889年11月13日生。幼时住在嘉定县,受私塾教育,13岁到上海“广方言馆”学习法文。15岁中秀才,17岁考入北京高等工业学堂,不久得到友人的资助进入日本东京庆应大学攻读货币银行和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期间,他研究了明治维新后日本财政、币制改革对经…  相似文献   

12.
肖梅 《党史纵横》2003,(9):38-39
任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然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因为穷困而失去读书机会的人.晏阳初,这位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出生于四川巴中县的美籍华人,以一生的经历致力于平民教育事业,被誉为"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挑战者","乡村改造的实践者"、"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是1943年他获得"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与举世闻名的爱因斯坦齐名,这也许是迄今为止中国人在世界上受到的最高赞誉.  相似文献   

13.
闻哲 《党史纵横》2002,(5):46-46
1963年,李敏难以忍受江青的淫威,被迫搬出中南海。从此,李敏见爸爸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于李敏而言,中南海的红墙如同一条生死的界河,把她同爸爸隔开了。1974年,毛泽东81岁,身体很不好。李敏想去看看爸爸,可连中南海的门都不让她进去。气得她在门外大吵:“你们凭什么不让我去看爸爸?搞运动就是让骨肉分离吗?”“你们这样做,就是封锁毛主席,好干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我爸要是知道了,也会反对你们的!”然而,权在江青等人手中,一道禁令将她拦在门外,她没有见到爸爸。1975年的一天…  相似文献   

14.
彭德怀元帅是在军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邓小平在代表党中央为彭德怀致悼词中指出:“彭德怀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以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在衣食住行方面,彭德怀发扬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传统,公而忘私,不为自己谋一点私利,勤俭节约,堪称共产党员的楷模。彭德怀一生保持着节俭清廉的生活作风,成为共产党人光辉的典范,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要按照服务,责任、法治、廉洁的要求和目标,全面规划服务型政府建设,按照公共服务的内在规律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设科学合理的政府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以促进政府和公共组织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6.
温乐群 《新视野》2001,2(4):4-7
伴随着迈入新世纪的脚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成立80周年的纪念日。回首中国共产党80年艰辛曲折而又辉煌壮丽的历史,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近一个世纪的日子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把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其根本的经验有三条:一、紧紧抓住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主要任务诞生于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拥有6400万党员的执政党,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和正确的。伟大是中国共产党率领各民族人民在有限的时空中创造了历史的伟业;光荣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理清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和逻辑体系,是从理论上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起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至少包含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求它解释当今时代出现的各种新现象;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要求它直面时代问题和现实;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要求它指导时代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要求它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涵义、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学习和总结历史并借鉴历史的经验、智慧,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一贯重视和倡导的领导思想和工作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和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历史任务,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江泽民、胡锦涛等都曾发表过关于重史、用史、鉴史的精辟论述,有的已成为名言名句被广泛引用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政府层级结构优化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与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科层结构是一种有效率的组织结构;当政府运行于其中的环境不再是相对稳定而是非线性变化时,科层结构必然面临功能失调问题:即使任何一个基层官员在传递和加总信息过程中是完全无偏的,科层组织本身在传递和加总信息过程中也必然导致信息扭曲,进而导致目标转换问题;层级结构越多,信息扭曲越严重,目标转换问题也越严重.科层组织的这一性质对于优化政府层级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层组织并不是公共治理的一种中性工具;解决组织目标置换问题必须改变组织层级结构;政府层级设计必须权衡各种不同有偏性之间的关系,形成有利于或偏向于创新的科层结构;应尽一切可能减少层级结构,从而降低科层组织在信息传递与加总中的有偏性.  相似文献   

20.
“仁义礼智信”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克谦 《学习论坛》2005,21(4):49-51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具有高度概括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形式的“品牌”价值,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鲜内涵。本文对“仁义礼智信”在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中的意义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