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价值的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德文 《求实》2000,(3):22-23
一、知识价值的含义界定一个新概念的含义 ,是引入新概念论述问题的前提。我在1986年发表于《求实》第4期的文章———《机器人与知识的价值》中 (以下简称“原文”)已从经济学角度讲了知识价值的概念 :知识价值指的是知识产品的价值 ,即知识生产中所凝结的人的劳动。它说明了我们所讲的知识价值 ,跟西方某些学者的所谓“知识价值论”中的概念有着原则区别。他们把知识看作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物” ,提出“必须创造一种知识价值理论来代替劳动价值理论。在信息经济社会里 ,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 ,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① ,这实质上是企图否…  相似文献   

2.
韩俊卿同志在《“实现”是“价值”已有之义》一文(见《学习论坛》1994年第12期,以下简称“韩文”)中。对笔者在《学习论坛》陆续发表的几篇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应为“价值——价值实现”规律的文章(以下简称“原文”)提出商榷。对此笔者表示欢迎,愿意展开深入探讨,并希望有更多的同仁来参加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新形势下,从积极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着眼,抓好领导干部思想品德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品德素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简称VE,是194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工程师麦尔斯首创的。价值工程中所说的“价值”,与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价值工程中所说的“价值”,是产品功能(用途)与产品成本之比,即:价值=功能/成本。通俗地讲就是,花一定金额的钱,得到一定的有用功能。花钱少,得到的功能多,其价值就大;花钱多,得到的功能少,其价值就小。价值工程就是通过对产品进行功能和成本的分析,改进设计和工艺,改进用料,力求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包括消除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既有现代化的经济、技术知识,又有革新精神,勇于创造,能够开创新局面的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企业管理干部”。经验证明,这种人才的成批出现,是我们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光靠市场自身不行 ,市场不是万能的。有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需要政府干预以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 ,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要解决那些市场和政府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必须在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之外 ,建立和完善社会协调的“第三只手” :即社会公共组织和社会公共道德协调机制。  一、社会协调“第三只手”的现实意义亚当·斯密在《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 ,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在这样做时 ,有一只看…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3,(7)
在市场语境中,愈是坚持和夸大集体价值在社会中的至上性,愈是给集体在社会中价值存在的合法性与逻辑性带来疑问和困境。市场规律和契约理念客观上要求集体价值存在同个体价值存在在哲理上的互主体性和法理上的平等性。市场吁求的是在契约精神下集体与个体价值义务的对等性,互为道德的过滤器。对于集体价值而言,其使命在于对公共善的追求,并得到个体价值上的认可;对于个体价值而言,其使命在于个体依法尊德地在市场中的合作共赢与自下而上式自我内在自主性的价值选择与人格提升。  相似文献   

8.
何谓知识《现代汉语辞典》中说:“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辞海》中说:“知识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关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各种专门知识即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自然科学知识是人类对自然改造和生产活动的认  相似文献   

9.
孙薇 《发展论坛》2000,(7):42-43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是使科学技术成果 ,迅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 ,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大大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是实现科技体制改革根本目的最重要的一环 ,是带有决定性意义的。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粗浅见解。一、充分认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的重要意义 ,把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变为自觉的行动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一、文化的内涵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结构“文化”的定义有许多种,其内涵也千差万别。《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所下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并指出:“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文化中的积极成果作为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便是文明。”而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往往从经济发展、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会见出席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立10周年座谈会的同志时说:“愈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愈要适应新的形势,全面加强和改进全党和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些年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不可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以及促进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和改进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由兴到衰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困境,即“经济冲动力”充分释放之后个人欲求与公共责任的矛盾,并提出了以回归宗教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重塑路径。而通过对韦伯和贝尔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研究理路分析得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同样存在困境,即以“宗教冲动力”为核心的伦理价值缺失和以“经济冲动力”为核心的伦理价值形成,需要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方面是知识、信息、智能等成为生产发展的战略资源和驱动力。另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劳动的方式、企业的组织形态及其运行方式的知识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一、知识经济生产的内涵(一)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信息是知识经济的基本要素1、知识经济社会的主要特征日本学者界屋太一在《知识价值革命》一书中指出,知识价值社会就是“知识价值”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不再追求对资源、能源和农产品的更大消费,而是追求对时间与智慧的价值,即“知识价值”的大量消费。人们将认为“知识消费越多越体面”,只有“知识价…  相似文献   

14.
从价值视角判断,法治的全新理解是:“众人之治优于一人之治”,在于尊重了由多元社会文化决定的多元价值判断的“重叠共识”;正义性的“良法”,在于所确定的价值判断标准符合了客观规律和社会需求;“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在于法律作为人们行为评价和规制标准得到了普遍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在于该价值判断标准在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相对稳定性。法的制定、法的实现和法律监督,其意义在于法律如何确定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并使之得到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1997,(4)
市场价值拓宽了人的价值的内涵高晓雁在《理论前沿》1997年第2期撰文指出,市场价值赋予了人的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市场价值使人的价值具有了社会性。货币突破了自然经济时期人的价值实现过程中的时空限定,它将凝聚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以一般等价物的形式独立...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短短一句话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取得执政地位的历史由来和群众基础,指出了我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揭示了人民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能够带领自己前进的领路者的规律。一般认为,合法性或政治合法性指的是政治统治依据传统或公认的准则而得到民众的同意和支持。“合法性”理论的主要奠基人马克斯·韦伯就把合法性视为“可靠的统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他还把合法性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基于传统的合法性,即传统合法性;二是基于领袖人物…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的价值论研究者,大多是用“需要”来界定价值的。这种用“需要”来界定价值的观点,其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主张这种观点的同志,大多受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说的那句著名的话所影响,即“‘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绵延数千年的以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为显著特征的儒家文化中,还旁生着一种探究事物规律,穷尽自然性质的理论源流,这就是在先秦时期就已提出而在宋明时期发扬光大的“格物致知”论。一古籍《大学》最早提出了“格物致知”之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大学》经第一章)根据《大学》整体精神和儒学大要主旨,《大学》“经”文里的所格之“物”和所致之“知”,主要不是指自然事物和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进  朱瑛 《实事求是》2002,55(6):24-26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实践活动是感性的活动。列宁则进一步认为 :“实践高于(理论的 )认识 ,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 ,并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① 所谓实践“普遍性的优点” ,是指通过实践能使认识主体从个别概括出一般的本质和规律 ;所谓实践“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 ,是指通过实践活动 ,能够检验主体的认识正确与否 ,使观念的东西转变为实在的东西。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生产力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历史理性与现实理性统一起来第一 ,发展生产力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0.
宋保会 《共产党人》2006,(12):31-32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不但如此,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种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什么要弘扬延安精神?它的当代价值是什么?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