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文华。台湾著名作家.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他在很多领域都有建树。问及他为何在不同领域都能取得成功.他说.我做的事,没一件是有把握的……他自述道: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富翁,年轻时家里很穷,他的父母都是农民。他从小就生存在一种饥饿和窘迫之中节日的新衣服,过年的压岁钱,喜庆的炮竹,父母的呵护,这些本该属于孩子的专利.都与他无缘。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次疯狂敛财的过程中,无论是杜茂基单独侵吞公款,还是与下属合伙私分公款,他没有遇到半点阻力,下属们对他都是言听计从。在下属们眼里,杜茂基出手大方,精明仗义,就没他摆不平的事。所以无论是杜茂基独自侵吞公款,还是合伙私分公款,下属们对他都是言听计从,从未有半点疑义。  相似文献   

4.
刚到颜炳华的家里,他就把所收藏的老照片一张张地摆出来,每张照片都附带着他自己写的说明材料。照片上都是一身戎装的飞行员,雄姿英发,目视蓝天。他们都是志愿军空军十五师四十五团的战士。  相似文献   

5.
尊重的姿势     
苗向东 《奋斗》2009,(10):62-63
一代大师季羡林虽然离我们而去了.可他有一种姿势却刻在了我的内心深处。每有客人前来拜访,不管是国家领导还是文学青年,他都一样看待。客人到来之前.他都早早地衣冠整齐地在书案前坐好。在他看来,坐得规规矩矩、端端正正.也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  相似文献   

6.
谁都知道养鸡是个辛苦活,而养活五六千只鸡的辛苦就可想而知了。不过,浙江省独山港镇三^村村民沈良却有一套独门“功夫”,只要他一出现,所有的鸡都以他“鸡”首是瞻,可谓是一呼百应。那他究竟有什么“功夫”呢?  相似文献   

7.
他曾是一位军人,4年军营生活的磨炼和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的熏陶,使他回到地方后对武装工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20年来,“事业重于泰山”这一工作准则,伴随着他经历着风风雨雨,从武装于事到镇武装部长,他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武装事业上,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从未动摇过他于好武装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就是乌兰县茶卡镇武装部部长汪浩勇。  相似文献   

8.
云云 《党建文汇》2001,(6):37-37
贺龙元帅是“有泪不轻弹”之人,他的亲人甚至他的姐姐贺英被敌人杀害时,他都没有落泪,但在1946年一年中,他却屡次伤感。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刻     
乔斌 《先锋队》2014,(1):51-51
百度知道 一个男孩今年9岁,是个电脑迷,考试中他把卷子都写满了,但老师还是把他爸叫去:“你看看你孩子答的卷子。”孩子爸一看,这孩子,每个题后面都写了“百度知道”。回家后,他爸将他一顿暴揍,还说:“你问问百度,知不知道老子什么时候揍你?”  相似文献   

10.
提起沈鹏先生,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书法家、诗人。其实,他还是一位编辑出版家。沈鹏先生退休前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副总编,将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了编辑出版事业。而他在美术评论、书法、诗词等方面的成就,都是业余时间取得的。《笔墨精妙词翰双绝》一文中,沈鹏先生珍惜光阴、不懈追求的故事,让人钦佩不已。  相似文献   

11.
“竹板一打都听好,我把老杨表一表。他是俺的贴心人,他是党的好代表。下地帮咱把活干,困难户收麦他掏钱。送油送面到门前,百姓有病他去看,用的都是自己的钱……老杨的事迹连着天,老杨的事迹说不完。”  相似文献   

12.
记得一位老同事,每次就餐让他点菜时,他总是首点“糖醋排骨”。结果每次都是吃者甚少,唯独他吃得津津有味,这让我很不解。在一次出差的时候,我们俩不经意间聊起了这件事。他告诉我,糖醋排骨是他前女友最爱吃的菜,也是她最擅长做的菜,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能吃上几顿。分手3年了,想念她的同时,也想念她做的糖醋排骨的味道。  相似文献   

13.
中奖500万     
他和她结合时,都是二婚,他对她很满意,说是终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她对他很赞赏,说是终于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他和她都宽容大度、知情达理,他从不问她过去的婚姻,怕提起往事伤了她的心,她也从不追问他先前的家庭,怕破坏了两人和谐的气氛。他说,我们今生有缘,天造一对;她说,我们是前世有约,地设一双。  相似文献   

14.
舒炜 《廉政瞭望》2014,(16):56-58
衡阳市一名干部回忆,“我到现在都不明白,大家都知道杨敏之是市长,在食堂相遇时为什么都不与他打招呼,好像谁也不认识谁。当时给人的印象是,老百姓要见他这个市长,比见现在的一个科级干部还容易。”  相似文献   

15.
一个普通警长的情怀鲁京俐其实,他并不老,才36岁。可他早早便稀疏了头发。他做任何事都是心细如丝,责任心极强。于是,无论是所领导还是年轻警员,大家都叫他"老'褚"。他是太原市公安局北城分局尖草坪派出所的一名警长。脱下军装穿警服,他还想当好一个兵。198...  相似文献   

16.
孔从洲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围共两党都授予他中将军衔。他从国民党部队起义归来受到毛泽东的厚爱,毛泽东亲自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乐意和他结为儿女亲家。  相似文献   

17.
孤寂的生命——解读吴宓的教学和爱情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骏 《世纪桥》2008,(10):77-77,79
吴宓在中国文坛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不管是在其事业的巅峰期,还是在他落魄时,他的人生都显得异常的孤独和寂寞,而他却用这种艰难的方式来展现了其生命本质,为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悲剧的阴影。  相似文献   

18.
王强  王政玺 《奋斗》2007,(8):56-56
朋友小A从参加工作起一直非常敬业.工作踏实,积极上进,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正处级,可以说工作和事业都是一帆风顺。熟悉他的人都说他前途无量,未来一片光明。可近来他忽然情绪低落,原因是他的上司因受贿被曝光,并被免职。周围朋友皆不解:上司有过与你何干?他说,该上司对他很器重,多年来待他不薄,关爱有加。他一直以为该上司是理想最坚定、为人最正派、工作也最有能力、处事最有品格的领导,是干部队伍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贾楠  翁淮南 《党建》2011,(12):43-45
这是一位被村民们称为“最有文化的人”,几乎每个人都熟悉这位“王电影”、“王文化”、“王站长”。这是一位最受老百姓尊重的“干部”,热情、随和,透着认真、执拗。七里八乡谁家有事他都愿意张罗,“领导在的地方有他,领导不在的地方也有他”。  相似文献   

20.
尚立昆 《湘潮》2014,(8):51-55
贺龙一生戎马倥偬,战功赫赫,平生却有两大业余爱好,一是下棋,一是钓鱼,尤其又以嗜好钓鱼为人们津津乐道。大江南北,到处都有他垂钓的身影,都留下了他钓鱼的足迹。 第一根钓竿收获父亲钓鱼绝技 贺龙出身寒微,全家11口人仅有两亩稻田和一卣多旱地,生活极端困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