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向良 《支部生活》2010,(5):21-21
“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家?我很想你……老师对我很好,我现在就在老师的办公室给你打电话……”刚刚与妈妈通完电话的四年级一班学生陈俊杰,因为想念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忍不住流出了眼泪。挂上电话,陈俊杰一头扑进老师的怀里……  相似文献   

2.
初荷 《党课》2013,(4):74-77
我九岁那年,她被爸爸妈妈领回了家。晚上,妈妈让她和我一块儿睡。妈妈对她特别好,从箱子里翻出来一个绣花枕头,揉揉搓搓好半天,然后轻轻放在床的另一端,对我们说:“这是我出嫁的时候绣的,一个给大燕枕坏了,这个一直给二燕留着呢。”  相似文献   

3.
每当听到那首《党啊,亲爱的妈妈》,我就会想起在自己前半生曲折的成长道路上,最有幸的是拥有共产党这位亲爱的“妈妈”,是“妈妈”教育我、培养我,不断鼓励我,是“妈妈”改变了我的命运。没有“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我。“妈妈”,在您90岁生日的时候,就让我为您再次唱起这首歌:“妈妈哟妈妈,亲爱的妈妈,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扶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唱着夜曲伴我入眠,心中时常把我牵挂……”  相似文献   

4.
笑笑     
仲和 《党建文汇》2008,(7):55-55
“妈妈,你能给我20美元吗?”约翰尼问。“不行。”“如果你给我,我就告诉你我爸爸和咱家保姆说的话。”约翰尼的妈妈忙拿出钱包,给了他20美元。“你爸跟她说什么了?”“他说:‘嗨,玛丽,你明天一定要把我的袜子洗了。'”  相似文献   

5.
做官与做人     
胡长清临刑前说:“我是书法家,求你们不要杀我,我就留在这里给你们写字。。无独有偶,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徐炳松说:“我受贿这么多,官是不能再当了,希望能给我几十亩试验田,我用高科技来种田,为国家作点贡献。”原国家某机关副司长李雄的要求则更有些另类和“浪漫”了:“如果法律允许藏罪立功,比如上前线扫雷什么的,我将毫不犹豫的前行。”这些主儿昔日哪一个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多少人有求于他们,他们批个条子、打个电话、作个暗示,就能摆平多少平民百姓无法想象的事。如今他们提出这些微不  相似文献   

6.
学会牵挂     
张映勤 《党课》2012,(16):94-94
每天放学回家,我那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放下书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喂,奶奶,我回来了,你们没什么事吧?……那我就把电话挂了。”简单的三两句话,报个平安,道个冷暖。  相似文献   

7.
黎明 《党的建设》2012,(9):52-53
“每每想到您,心中总会涌出一股母爱般的温暖,与您相处的时光是我一生中永不会抹灭的记忆。真的好想当面对您说一声:您辛苦了,母亲!”“在所有人都对我失望的时候,您却没有。老师,是您给了我今天的一切,让我叫您一声妈妈吧。”  相似文献   

8.
潇湘水云     
乔宗玉 《学习导报》2011,(15):52-53
小的时候,大人常问我,你是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多些啊?因为妈妈漂亮,所以我不假思索地说道:“我像妈妈!”其实,我的眉眼、身形与籍贯江苏的爸爸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压根和长沙土著妈妈无相似之处。长大后,我时常笑日:“我是吴越文化和楚文化的结晶。”“那你哪些地方像长沙人呢?”我的朋友问道。一时间,我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9.
当我舟车劳顿赶回家时.我妈说的第一句话竟是:“野孩子终于回家了。”妈说:“回来工作吧。和妈妈住在一起.每天下班都有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好不好?”我说:“不。我现在在贵州挺好的!”妈说:“你回答也太直接了吧。”我给妈妈看我一年来在贵州拍的照片.给她放宣传贵州的碟片《多彩贵州》来看。妈不时指着电脑大叫:“噢。这就是黄果树瀑布啊?真够壮观的!”  相似文献   

10.
每年一次的父亲节,一定会给父亲打个电话,或是请他饮餐茶,或是吃顿饭。有时想带点父亲喜欢的小礼品,但时时懒得动手,塞三五百元给老父:“爸,饮餐茶也好,做麻将本也好,输了是我的,赢了归你!”老父定然开心,笑声震耳。  相似文献   

11.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2,(18):77-77
我过去吧丈 夫和妻子吵一架之后,妻子打电话给她妈妈。,“他又和我吵架了,我要过去和你一起住,”妈妈回答:“不.他必须为他的过错付出代价。我过去和你一起住。”  相似文献   

12.
任永恒 《奋斗》2009,(5):64-64
有个乡村的朋友。 认识他的时候是在姥姥家的后窗。暑假,妈妈把我送上车的时候,叮嘱我:“乡下的孩子野,别惹他们。”于是我变得很乖,半倚在炕沿上,拨拉着晒太阳的猫。乡村的后窗大多是上下开启的,那天上午见一只小手掀开窗,探出一个光头来:“你,出来!”我害怕,如见到今天黑社会的打手。  相似文献   

13.
8年前。儿子上自习回来,没吃成晚饭。睡前给我留了一张便务:“妈妈,演好您的角色。”这张便条让我刻骨铭心,我能想象出儿子对母亲失望的神色。儿子对我的批评,没有使我做得稍稍好一点。5年后,儿子考上了大学,临别时,他附在我耳边说:“妈妈.演好你喜欢的角色。”这表明他原谅了他的妈妈,  相似文献   

14.
1979年6月13日午夜,我刚刚投笔而眠,就听得一阵急急叩门声。我的也一向睡得较晚的妻子连忙下床开了门。来人是新华社国内部政治组同仁赵永西。他急促而简短地转达社长办公室的电话说:“耀邦同志约你明天早晨7点前到他家里去,磋商修改中纪委会议新闻的事,总编室要我陪你一道去。”我不禁一惊:耀邦同志看稿子竟看得这样快!几个小时前,我在中纪委副书记魏文伯同志那里研究修改这篇稿件的时候,魏老的秘书说,耀邦来了电话,他也很想看看这篇稿件涸为稿中也提到了他的讲话。他希望把修改过的稿子尽快给他送去。当时已暮色苍茫,想来耀邦…  相似文献   

15.
“妈妈,你的病情怎么样了,我今天又把打工挣的300元钱打在你的银行卡上了,你一定不要放弃治疗。”边读大学边打工的儿子在电话里的一番话,给了卧病在床的母亲一丝安慰。  相似文献   

16.
电话的另一端,陈昕13岁的女儿声音甜甜地说着她的妈妈:早上5点就起床给她做早饭的妈妈,对她学习要求既严厉但又从不呵斥,温柔可爱的妈妈……13岁女孩的描述,一个可亲可敬的母亲形象跃上心头。  相似文献   

17.
姚晓熙 《廉政瞭望》2012,(18):30-31
8月17日是个星期五。这天下午,还在开会的杨洁给妻子陈伟打了一通电话:“老婆,没时间了,我不回来吃饭了。”8月10日,杨洁在县上培训,父亲杨兆富正好也到了安县。为了好好聚一聚,父亲特地买了条鱼。开饭前,杨洁却接到一个电话,“爸,对不起,单位有急事,我马上得走”。  相似文献   

18.
伤感的格局     
临行前的三四天,妈妈在电话里问我,“给你带点儿什么呢?”这是个因时而异的问题。如果是春天,她会说,有摘好了晒干的槐花,别人送来的现磨的莜面;如果是冬天,有萝卜缨,有腌好了的辣椒……我们在电话里论来论去,最后敲定的几样,就被裹上里三层外三层的塑料袋,跟着我妈,不远千里,落户到北京的冰箱里,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20):84-85
三岁多的时候,翩翩忽然开始关心生死问题,一天在卫生间担心地问我:“妈妈,将来你老了的话,很快会死的,是吗?”我安慰她:“那还是很遥远很遥远的事呢!”某天路过一家花圈店,她大为惊艳:“这么多漂亮的花呀!”我说这是花圈,是送给去世的人的。她问:“为什么人死了要送花圈呢?”  相似文献   

20.
林楚方 《廉政瞭望》2010,(22):33-33
溏心写了一段文字:“刚挂掉妈妈的电话,她说没事,就随便打打。而如果别人接了电话告诉她我死了。她会不会疯?有个20岁的女孩活生生突然死了,面对镜头,她的,父亲不敢哭不敢怒,且在悲痛之余居然还有余九忌惮所谓的‘关系’。难以想象‘权’在民间是个神马东西。凡人如我们,这样生存多少年后,会不会从哭着说要讨个说法的哥哥,变成一个说‘我是,是怕’的父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