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临近,如何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让成绩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是许多同学都很关心的问题。一些同学平时成绩相当不错,复习也很到位,偏偏高考成绩不尽人意,问题就出在应试技巧方面。考试的成功,扎实的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而应试技巧则是高考胜利的重要的技术保证。那么要想取得高考的成功,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
2005年底,中山大学对外交流中心主任助理陈文雅偶然听说,我国高校有免试招收外国留学生入学的政策。他“敏锐”地感觉到,如果把一些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国内学生“包装”成外国国籍,以“留学生”的身份入读国内名牌大学,可能是条“发财之路”。  相似文献   

3.
高炬 《党的建设》2012,(11):54-55
2012年6月21日,甘肃省高考成绩公布。环县一中理科高三(1)班全班69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全部过了二本分数线,其中有64人过了一本线,2名学生分别以664分、662分的高分名列甘肃省高考理科第21名和第24名,位居庆阳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和第二名。这是多么骄人的成绩!全班同学都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孙扬,可孙扬再也听不到了——在公布成绩前32天他因胃癌不幸去世,年仅44岁。  相似文献   

4.
5月6日,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我省今年将严查任何高考排名行为。高考成绩公布后,全省17地市将全部派上督查组深入检查。一经发现有人进行高考排名并查实,立即曝光并严查相关责任人。  相似文献   

5.
适逢高考录取阶段,有关考录的丑闻也陆续见诸报端。日前,湖南省武术加分的产业链被曝光,只要交钱就可由中学安排受训,稳得20分的加分资格。以娄底一中为例,高考成绩前20名中,14人都是省级“武林高手”。《南方都市报》则披露,遭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罗彩霞并不孤独——因被上面查出,  相似文献   

6.
《党员干部之友》2007,(4):10-15
自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至今已经30年。 30年一个轮回,在肯定高考改变千万人命运为国家选拔有用之材的同时,人们也听到了质疑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声音     
《廉政瞭望》2011,(15):4-4
什么是按揭?按揭就是把你按在地上一层层揭你的皮。——周立波如果你成为一名法官,请你千万不要被两规,不要在校友贪官录上再增加新的名单,母校的心脏无法承受。——中国政法大学王涌教授所作的毕业致辞引起很大的反响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相似文献   

8.
《党建文汇》2008,(7):33-33
前不久,79岁的老人汪侠在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考点参加第四次高考。此前,他已分别于2001年、2002年、2007年参加过3次高考,因成绩不理想未能被高校录取。图为汪侠老人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准考证。  相似文献   

9.
马芳 《当代贵州》2011,(25):3-I0001
3年量状元!当我们再次盘点贵州高考,清华中学今年来高考成绩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校长周进说,学校能有如此长足的发展,除了拥有一支值得骄傲的教师队伍外,“新学校计划”(NSP)也为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6,(6):51-52
据4月27日的《文汇报》报道:日前,香港多所高校带着丰厚的奖学金来内地“抢”生源,使得内地各高校今年推出重奖措施显得更加迫切也更加理直气壮。可稍作对比就会发现,在怎样“奖”与怎样“抢”上,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的做法却不同。先说“奖”。香港高校虽然设置了“入门奖学金”对高分考生实行奖励,但他们似乎更注重“成学奖学金”——学生每学年根据学习成绩可以拿到的奖学金,最高可达10万港币。“成学奖学金”不仅奖励幅度高,而且覆盖面更广。 譬如香港城市大学,去年招收了193名内地学生,预计4年下来该校要拿出1800万港币给学生发奖学金,奖学金的覆盖面达到了75%。反观很多内地高校,更加注重的是“入门奖学金”,而在“成学奖学金”的发放方面,则显得不够大方,教育部明令各高校必须拿出学费的10%作为奖学金、助学金,很多高校却没有做到。再说“抢”。内地高校“抢夺”优秀生源,搞的是“惟分数论”,奖金的多少只以考生的高考分数为标准。香港的一些高校固然注重考生的高考分数,但同时他们也注重考生其他方面的素质。譬如香港大学,招生时除了要看考生的高考成绩之外,  相似文献   

11.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3):106-107
据说咱们中国的高考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考试之一,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说,中国高考是世界“第一考”。能称得上“第一考”,便说明其规模之大和重要性了。中国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基本相当于北欧国家瑞典的人口总数。而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在连续5年下降后首次回升,有高考考生甚至喊出了“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口号。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新昌中学虽然地处全国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偏僻小县城,但它却培养出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健行、著名教育家吕型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WPS创制者求伯君、中国互动娱乐第一人陈天桥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最近的十多年里,学校在持续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考成绩连年居全省前列,共培养出了9名省市级状元;  相似文献   

13.
在河南省,有一所中学,学生每天起床后的任务是大声朗读一个半小时。这是开封市杞县高中校长乔幼轩给学生定下的规矩。这10多年不间断高亢嘹亮的晨读,杞县高中读出了教育的奇迹:高考成绩连续14年蝉联开封市第一名.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不同高校的招生,要求学生提供的统一测试成绩是不同的。比如,美国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在招生中会要求申请者提供SAT成绩,而其他职业学校、社区学院则无此要求,这和学校的办学定位、对学生的不同培养要求有关。但必须  相似文献   

15.
民情     
高考“退烧” 中国教育在线日前发布《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近4年全国高考人数下降14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与之相对,近年来出国留学人员保持了年均20%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正将于2017年起全面推进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全新设计和部署,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艺体特长生加分等10项变化备受关注。【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高考计分3+3,自选科目看特长】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计入总  相似文献   

17.
感悟高考     
二十八年前,我经历了高考,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不过当年高考已化为昨日淡淡的云烟。而这两天,女儿高考,我们全家人尽心呵护、全程接送,我似乎又看到了那时的自己,想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8.
孟盛 《廉政瞭望》2007,(6):11-14
高考作为一项影响重大的国家考试制度,是各种教育与社会矛盾的集合点,上关乎国之昌运,下关乎民之命运。因此,高考改革必然是一项异常复杂浩大艰巨的系统工程。2007年,高考报名人数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万。近日,本刊记者就高考引发的废存争论、现存利弊、改革的现实困难及探索等专访了国内高考改革问题研究学者,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  相似文献   

19.
典型案例:小刚在某重点高中读高二,成绩一直都不错,他的最大愿望就是明年高考考上清华或北大。为此,进入高二后,他学习非常的用功,除了学好当前课程外,还购买了不少高考复习资料提前进入了高三的备考复习。晚上寝室熄灯后,他还打着手电筒看书。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4,(4):38-38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高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往年相比,2014年高考有十项新政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首次有限度放开区外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在考生资格审查方面更加严格,高考加分政策调整等。 新政一:2014年,符合一定条件的区外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我区参加高考,但仅限报考高职高专。同时,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高考移民”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区外务工人员(含其他非我区户籍就业人员,下同)随迁子女参加我区2014年高考,除应具备我区户籍人员报名条件外,还须执行如下规定:截至2014年4月1日,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可在务工流入地参加2014年高考,仅限报考(专科)专业:本人具有我区高中阶段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籍且连续就读满2年;家长在我区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合法职业且纳税(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均满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