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王占明  沐海 《求贤》2006,(8):28-29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演出.我认识了她——湘女,1米66的个头.长得亭亭玉立.端庄秀美,她那清脆悦耳的歌声纷我留下了板深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一直渴望听到她的歌声.那是一种令人终生难忘的天籁之声。然而每次坐在电视机前.我都是在期望中等待,在遗憾中离去。时间一长.竟有点将她淡忘的感觉.直到最近,观看电视剧《新英雄虎胆》,最后的主题歌《白桦林》一下子将我吸引.声音是那样的甜美流畅、音色清晰明亮,歌毕余音萦绕我有点茫然,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苑》2014,(2):42-42
志强吾爱惠鉴:接到了你的信.我的灵魂安慰极了.使我爱你的心头变成了一种不可恩议和不可形容的状态。我自来到广东。已一载有奇了。我的言语,我的行动,都是革命的,都是光明磊落的。我不独不打牌,不喝酒,连烟纸都是不吸的。尤其现在我担任了党代表工作,要为人家的模范,要去指导人家,一举一动.都得特别的留心。  相似文献   

3.
磨难是金     
我由凉山州金阳县人事局长内调在武胜县纪监机关作正科级纪检监察员。大概是领导看中我的“卫士”形象.多次干部交流都与我无缘,而我也就在纪监战线上一干就是15个年头。15年中,我办了不少的案子,得罪了不少的人.也挨了不少的骂。听多了,听惯了,自认为掌握了一套化解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你好!我是在私营企业工作的一名申请入党人。我所在的企业去年成立了党支部.但由于党支部的地位作用不明确,因而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申请入党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工作的劲头儿也提不起来。我有这样一种疑虑:过去我在国有企业积极工作是为了给国家创造财富.现在在私营企业工作,得利的是企业主,我干得越多.企业主得到的利益越多。请问.像我这样在私营企业工作的申请入党人,应以怎样的观念和行动申请入党呢? 陈志强  相似文献   

5.
韩忠旗  胡杰  衣林 《世纪桥》2005,(1):36-39
1976年阴雨连绵的一天.我和老伴坐在房间里。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邮递员递过来一封信.是我敬爱的老首长刘英来的信。信上赫然展现在我眼前几个熟悉的大字:”小韩你好!”这亲切的称呼是我多少年没有听到了.她把我带回了令人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6.
韩兆怀 《求贤》2010,(11):9-9
认识你——是一种缘分。算起来,我与《求贤》交往已经两年有余了。还记得刚认识你时,并没有引起我的太多的注意。有一天.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查阅相关信息资料时才拿起随手翻翻。没有想到.这一翻,就与你结下了情缘,你那精心设计的版块.丰富多彩的内容,那“人事”专栏里的“求贤方略”,那“文苑”里的哲思小语.深深地吸引了我,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流连忘返.感觉你的美妙。  相似文献   

7.
黄梅婴 《学习月刊》2009,(15):53-54
我固执地认为,诗与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以诗名,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诗人;一是诗以人名,这就要在诗人前加个头衔.诸如当今时代大量涌现的.“书记诗人”、“市长诗人”、“部长诗人”、“将军诗人”等。张庞是我的老首长。30多年前.我们曾在同一个野战部队做宣传工作。进入21世纪.他被许多人称为将军诗人.我习惯性地认为,他也应该属于后一类。近时,他送来一套五卷本《军事与文学的互访·张庞诗文集》,我置于床头.夜夜静心品读,慢慢地.将军印象淡去了.诗人形象站起来。此时我才醒悟,过去的固执和习惯.至少对于张庞是偏见。不过.有一点我不会改变——诗人终究只能用作品来说话.作品是诗人的立身之本.是诗人的唯一光环。  相似文献   

8.
30·与敌人周旋一天早晨,敌人从后面追上来,敌我双方打起来,枪声响成一片.我们边打边撤。这时,高队长对我说:“老王,我留下来掩护.你先走吧.”我想,高队长在青江岗公路负伤,现在还未好利索,不能叫他在后面,我应该留下来在后面掩护大队撤走。这本来是我一片好意,高队长很不高兴地走了。晚上,韩参谋找我说,高队长对我有意见,说我不相信他,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我。C里委屈:我本是出于对队长的照顾和关心,不但不领情,还有意见‘这是何苦呢!不管怎么样,慢慢地解释好了.但我自己应该注意处理同技干部之间的关系。这时…  相似文献   

9.
于斐 《求贤》2011,(12):50-50
在公司.我素有“老黄牛”之称。该我做的,不该我做的,都被我一个人包揽了。别人喝茶聊天时.我却忙得团团转。 因此.同事和上司虽然倚重我,但这种重视却让我喘不过气来.同事们经常动不动就丢过来一个文件夹,让我帮他们做:上司有什么事.也都是直接把材料往我桌上一放.让我抓紧时间完成。尽管颇有怨言,但我还是战战兢兢地接受了。  相似文献   

10.
感受井冈山     
吕睿 《奋斗》2006,(9):9-11
很多东西看不到摸不着,但并不等于它们不存在,相反地.每当你几乎要把它们遗忘时,它们会在适当的时机显示出自己的位置.而且是以极其巨大的力量。这样的东西很多,譬如幸福。 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把井冈山当成一个纯粹的旅游胜地的。可是后来在旅途中我看到的和听到的。甚至亲手触摸到的一些东西.让我的心灵感受到了一种始料未及的震撼.而更重要的是.它们让我意识到了活在今天的自己原来是多么幸福。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个体工商户,按照规定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也尽了缴费义务,今年已接近退休年龄,可是缴费年限达不到15年的标准.我想一次性缴足其他应缴的费用.这样能给我办理退休手续吗?  相似文献   

12.
人活着总要对得起这一天三顿饭.而我只会画画和写点东西。 对我来说.写东西是比较快活的.快活的基础是好多朋友喜欢看我写的东西、至于画画,我的朋友也喜欢,但画画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卖钱.卖了钱可以请朋友吃饭,可以玩,但画画没有写文章这么让我开心。  相似文献   

13.
对话文花枝     
《新湘评论》2006,(2):51-52
“我只是一个普通导游.比起遇难的同行我已经很幸运了。”2005年最后一是,在抵达湘潭的当天晚上.记者见到了这个坚强的姑娘。面对提问.花枝没有过多叙述当时的情形,她只是平静地说.“我对我当天的举动并不后悔。”  相似文献   

14.
李世民有两段自我评价很有名。一段出自贞观九年(635),他说:“自古以来,能够在乱世成就帝业的.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男人.只有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三十三岁起事。本人十八岁就起兵,二十岁就已经平定天下.二十九岁就当上皇帝了。从武功方面来说.我已经胜过古人。年轻的时候我带兵打仗.没有时间读书。登基以后可以说我是手不释卷.了解了教化的根本.政治的基础。行之数年,天下大治,移风易俗,子孝臣忠.所以说在文治的方面我也超过了古人。从周朝秦朝.周边民族时有入侵。如今周边民族都已经臣服.就是说从怀柔远人的方面看.我又超越古人了。  相似文献   

15.
李琦 《奋斗》2010,(8):64-64
天空和夕阳,世纪大道。宽阔,洁净,清雅。这是大庆版本的黄昏!在哈尔滨.难寻如此开阔的地方。所以当我狭窄惯了的视野骤然放大起来、当夕阳以宽银幕的形式赫然显现的此刻.我竟有一种类似不适应的感觉。谁也不想说话,望着晚霞,我的目光感到了一种奢侈.  相似文献   

16.
李桂英 《求贤》2009,(8):8-8
说起来.我也接近共和国的同龄人。在我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帮助我解难、教育我奋进的老领导、老同事。其中最难忘的是三十余年前任一机局党校校长的张焕莲同志。当时,我在某军工企业担任分管政工的副书记,经常被派到党校学习。因为我毕业于天津师院中文系.党校老师经常交给我一些拟简报稿、写黑板报的任务.渐渐地党校领导熟悉了我.并对我产生了良好的印象。1977年,是这位老校长把我从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推荐到局机关.从事党的组织工作。老人家从市委老干部局顾问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每次见到她.总是给我讲革命故事.进行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7.
晓馨 《求贤》2008,(11):42-42
我的父母都是警察.孩童时代.看着他们身着制服走在街上.享受着四周投来的尊敬与羡慕的目光,我便把当警察作为了第一梦想。时光荏苒,大学毕业后,我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公安,笔试、专业考试、面试、体测……,一路过关斩将,一步步向梦想靠近。  相似文献   

18.
梁衡 《当代贵州》2007,(13):50-50
大量的,有方向、有计划、能坚持的阅读,是给自己储备知识的干柴,只等时机一到,轻轻一点,就会发出巨大的光热。 拉网式阅读(下)我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这是一所强调马列基本理论的高校,工作之后又五次上中央党校.最长的一次脱产两年,读研究生。对政治读物的阅读是够多的了.不是我撒网,是被网在其中了。这给我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让我能用原理来研究当前的政治.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4):71-71
1.此处省略N个字。2.埋起来。3.眼要是红了,心就黑了。4.当托,你比我有经验。5.自从得了精神病,整个人就精神多了。6.你眼睛带电,一电电死一片。7.我看不起你。8.和谐社会讲究淡定。9.养猪的怎么干出狐狸的事。10.我人才,你天才,不就比我多个二。  相似文献   

20.
工作变奏曲     
大学毕业后.我进了一家私企.工作半年后,我当上了一个部门的小小主管,从那时起,我的自信心得到了不小的满足.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每天的小小成就感都源于下属对我工作能力的信服和对我所作出决策的认同,每天工作并快乐着。但在这家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在我父母的强烈要求下,我应聘到家乡的一所高中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