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14,(3):76-7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探索实行官邸制”。实际上,白秦汉起,中国古代的赴任官员就由国家提供住房,有了“官邸制”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官邸制"课题研究构思于2008年,2013年列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重大课题项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探索实行官邸制",该课题研究广受社会关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在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出现一些问题,领导干部违规建房、"以权谋房"成为腐败的新形式,干部交流、异地任职等客观上为官员滥用权力"以权谋房"提供了便利,包括高级领导干部住房在内的特权泛化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政府形象。实行官邸制既是目前世界的普遍做法,也能有效遏制少数领导干部在住房方面的腐败。中国特色官邸制建立要明确其适用范围和主体资格条件,积极探索异地任职干部"官邸制"的改革路径,官邸和公宅一律由国家统一建造、购买或租赁,并按照严格的制度配置设施和修缮,还要建立严格的住房监察制度,加大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3.
柳歌 《先锋队》2015,(6):48
官邸既然是国家为官员在任期内提供的住房,官员一旦卸任或离职,就得马上迁出来让给继任者。近年来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官邸制的相关规定正逐步完善。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官邸制已初成体系。中国的官邸制和吏舍制早在西汉初期就已形成,《汉书》记载"御史府吏舍百余区",可见汉代各部门官邸吏舍之多。秦汉以后,地方官和京朝官入住官邸的实际情况因客观条件各有差异,呈现不同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当官的派头     
从表面上看,当官的派头似乎只是官员道德素质在官员身上的一种个性化表现,与权势不太相干;但往深里看,当官的派头实质上是对权势的一种炫耀。  相似文献   

5.
何为官邸制?从字面上理解,它是国家为官员安排住房的制度,官员本身对此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从各国现行官邸制的实际运作看,它更像是国家为“大官儿”提供住所的制度,并通过制定严格的规则,遏制可能出现的官员房产腐败。在国际政坛,“官员们住哪儿,”曾引发不少争议,这些争议倒逼着各国官邸制不断完善。这其中许多经验,或许值得探索中的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6.
“他不当官了,煤矿还会给他分红吗?”针对坊间传言的有官员宁愿退出官场也不愿从煤矿撤股一事,山西省清理纠正国家工作人员入股煤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曹建林反问。  相似文献   

7.
涉民新政     
正我省异地买房提取公积金不再需要异地证明等日前,《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取消有关证明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决定取消三项有关证明。《通知》要求,今后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时,住建部门不再索要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缴纳证明,而是采取书面承诺和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的办理方式。异地购买自住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时,公积金管理中心不再需要申请人提供异地工作证明或异地户籍证明。施工单位参与工程招投标时,住建部门不再索要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证明。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11,(22):16-18
自古当官非易事,仕途艰难累身心。 现代官员面对着更为复杂的世情和更为沉重的压力,经常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严重者甚至危及性命,如近年来各地官员因种种原因而导致“非正常死亡”。尽管此类极端事件非属常态,然而仍然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宋朝的“庆历新政”是从改革人事制度开始的,而断送这一改革进程的罪魁祸首,也恰是一起恼人的人事纠纷。尽管改革派官员用心照顾了官僚权贵的既得利益,但由于新政开始后朝廷派出的按察使巡视各地弹劾了许多无能、老弱、贪污的官员,且“恩荫”制度的改革,又使不少心怀侥幸的人失去了当官的希望,于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对新政进行诽谤诋毁的言论越来越多,守旧势力和权贵们指责支持改革的官员是“朋党”。  相似文献   

10.
正"官邸制"实际上就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在任期内提供居所的制度。一定级别官员的官邸和私邸有质的区别,官邸的产权属于国家,只有符合官邸入住条件的官员才有资格享受官邸制待遇。实行官邸制有利于保护国有资产,避免资源浪费。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入发展,领导干部工作调动、异地任职或者高级干部进京等,成为我国官  相似文献   

11.
大可 《党课》2010,(17):77-79
“问题官员复出”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有统计显示,从2003年“问责风”兴起,已有上千名官员因工作失误而引咎辞职,但其中大多数在并不长甚至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复出,或官复原职,或异地任职,或提拔重用。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的观念里,问责制“异化”成了对问题官员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詹国枢 《奋斗》2011,(9):60-60
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这是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国房地产政策的一种共识。换句话说,中国的住房政策应该是,有钱的或者比较有钱的,从市场购买自己的住房;没钱的或者钱比较少的,由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此一认识,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所认同,所接受.政府要管保障房,不能全部推市场。  相似文献   

13.
公共住房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居住问题,由政府直接投资建造或由政府以一定方式对建房机构提供补助,由建房机构建设,并以较低价格或租金向中低收入家庭进行出售或出租的住房。我国的经济适用住房与新加坡的“组屋”相似,在性质上都属于公共住房。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住建部、财政部和央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放宽公积金贷款条件,今后职工连续缴存6个月即可申请公积金贷款,同时实现异地互认、转移接续。此外,文件要求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房屋产权登记机构应尽快联网,实现信息共享,简化贷款办理程序,缩短贷款办理周期。  相似文献   

15.
信不信由你,贪官常常是比出来的。一是比升迁速度。许多干部的腐败往往是从贪图官位开始的。对任何一个人来讲,求上进本是件无可非议的事,官员也不例外。然而随着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被“年龄、产值、政绩”等硬杠子限定,一些国家工作人员见别人提前上去,自己却总在原地踏步,由眼馋而性急,随着年龄临界点的逼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跑官、要官、买官,这样的人一旦得逞,必将在新的岗位上“挽回损失”,从而给党和人民造成更大的损失。二是比台上威风。有些官员认为,自己当了官,就该有当官的样子,由盛气凌人继而以势压人,直至称王称霸…  相似文献   

16.
日前,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政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举办,滨海新区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生态城市博览会在滨海新区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生态城市与绿色经济、生态城市理念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官邸,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在任期内提供的居所。其中典型的代表包括美国总统的白宫、法国总统的爱丽舍宫和英国首相的唐宁街10号等。"官邸制",简单说来,就是国家官员的住房制度,已在国外实施多年,各国的法律在这方面有一些灵活规定。  相似文献   

18.
2009年9月1日,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自治区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共同签署了《全区住房公积金异地购房贷款合作协议书》,这标志着我区住房公积金异地购房贷款正式启动实施。今后,5市职工可凭正常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申请在区内其他城市购房。宁夏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公积金贷款购房“区内联网”的省区。  相似文献   

19.
人事观察     
《当代贵州》2013,(21):10-10
13省区市党委常委调整 近期,13个省区市的19名党委常委以新职务亮相。多个省份党委常委由本地官员出任有4个省份的4位党委常委为异地调任。江西、重庆两地分别迎来了赵爱明、曾庆红两位女性常委。10个省份的13位党委常委由本地官员出任:北京市委常委苟仲文,上海市委常委沈晓明、姜平,  相似文献   

20.
一、“官邸制度”究竟是什么 “官邸制”。是一种官员的住房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普遍采用.且已实施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