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支撑“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以地市级“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模型,通过研究建设公安机关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与公安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优化再造公安政务服务流程,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相似文献   

2.
微信是政府提供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新型平台,顺应了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与要求。基于微信平台的电子化公共服务模式的特点表现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便捷性、微信信息发布的精准性、微信支付功能的即时性以及微信互动的私密性等方面。借鉴"武汉交警"政务微信平台的运营经验,可从完善政务微信互动形式、拓展政务微信服务范围、构建政务部门配套信息系统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基于微信平台的电子化公共服务模式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在"全民触网"的大环境下,公众对政务服务的要求已从单向的信息获取转变为交互的"一站式"办事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应运而生。公安机关是最早开通政务微博的政府部门,一直以来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详细介绍了烟台公安的"互联网+公安"模式,打破了现有的"微警务"壁垒,首创"@110"视频报警功能等一系列创新模式。这一较为典型的"微警务"成功经验值得在全国公安机关学习推广,有利于"微警务"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公众对人工政务服务与智能政务服务的感知差异和选择偏好,采用混合纵向研究设计,剖析服务特征从IHIP转向IHSD后公众的认知变化。首先,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相较于人工政务服务,智能政务服务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然后,通过两个调查实验进一步评估公众对智能政务服务的认知和选择。实验1采用2(服务方式:人工服务/智能服务)×2(事项类别:服务类/监管类)四个实验,探究不同服务方式、不同事项类别对公众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对智能政务服务的感知便利性、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和独特性忽视都比人工政务服务更高,存在“双刃剑”效应。实验2讨论了政务服务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以及公众对不同服务方式的选择偏好。研究发现,政务服务效能感可以缓解智能政务对感知风险和独特性忽视的影响,并增强公众选择智能政务服务的意愿。  相似文献   

5.
政务微博的集群化效应极大地提升了群内各微博的影响力。但作为政务微博排头兵的公安政务微博在集群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群内成员发布内容供给不足、联动效果不佳、集群应对危机事件能力欠缺、集群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应更新公安行政服务理念,在优化政务流程的基础上重构集群格局,建立专业化的运维团队,加强集群化背景下的微博管理制度建设,从而力促公安政务微博逐步成长为常规化、制度化的网络"办公平台"。  相似文献   

6.
李瑾 《警察技术》2017,(1):22-25
正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公安行政管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融合,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革推进公安行政服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互联网+政务服务"也已成为破解公安改革难题、补齐短板的关键之举。2016年以来,江苏省公安厅主动顺应新形势和群众新期盼,依托微信公众号,建成了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全覆盖、一体化的江苏公安"微警务"集群,  相似文献   

7.
成秋英 《新东方》2016,(4):48-52
政务微博是各级党政部门进行信息公开、引导网络舆论、与网民互动和为民服务等的良好平台,已然成为网络问政利器,也是"互联网+政务"的创新之举。相对而言,海南省政务微博发展较为落后,存在量少质不优、重传播轻服务功能、没有统筹机制缺乏集聚效应等困境,须通过增强领导干部改革创新意识、提升媒介素养、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拥抱互联网、打造政务微博群、实现资源共享、发挥集聚效应等举措来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8.
<正>工作目标2017年底前基本建成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统一申报、统一受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显著提升省级政务服务能力。到2019年建成省级统筹、部门协同、贯通市县乡村的多级联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必上、全程在线",实现办事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依托南京公安大数据,以"用户身份中心"为核心,从身份认证、开放平台、安全管理等方面,构建规范的"微警务"技术体系,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丰富、便捷的微端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引领和促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从整体分布、账号管理、发布、互动、服务等维度出发,对上海市政务微信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构建全面覆盖多个维度的政务微信分析评估框架。基于研究分析的结果对提升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能力和成效提出建议:政务微信在整体布局上应从"立体化"全面开花迈向"关联式"顶层设计,在账号设计上应从部门导向转向用户视角,在信息发布上应从重产出变为重效果,在政民互动上应从问答走向互动,于在线服务上应从信息查询迈入全流程办事,在评估方式上应从单账号、单维度转为整体性多维度。希望本研究有助于提升上海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能力和成效,并为全国其他地区政务微信的运营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助于创新基层服务模式,但互联网技术在为基层服务提供了新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担。作为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基层政府要想"瘦身减负",更应加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科学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依托"互联网+"平台增强基层服务信任度,促使基层服务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2.
正中山市公安局智慧公安建设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智服惠民,就是大力推进"一门一网"政务模式改革,引进先进设备助力公安业务"自助办"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公安政务服务"放管服"改革真正做到了"自助办、网上办、一次办"。  相似文献   

13.
正"互联网+"在革新政府服务理念、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合理配置服务资源、简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渠道等方面凸显出巨大优势,促进了政务服务体系的升级重构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也给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人员的公务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互联网+公务员培训",提升公务员素质和能力,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品质和效率,成为新时代"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4.
行政审批是公安机关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重要手段,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公安机关在新时代应当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公安行政审批服务。当前公安行政审批服务面临多条线服务整合、公众参与和数据管理等多方面挑战,公安行政审批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不仅会影响公安机关内部资源管理配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会影响社会对公安机关的整体评价。在互联网时代,公安机关要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思维不断加强公安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借助各类信息技术为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优化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新时代政府创新治理与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与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推动政务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以"互联网+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发展为出发点,指出"互联网+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分析其对辽宁全面振兴发展的实践价值,并结合实际对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我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塑造政府公信力、展现政府自信的重要措施。针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条件下政务公开路径与方式创新进行探讨,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促进政务公开,推动政务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在"互联网+"潮流推动下,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积极应对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警务工作融合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尝试开展微端警务创新工作。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做出总体部署。作为这一决策的贯彻落实,"微警务"工作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让人们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积极回应网络时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不断践行公安行政服务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6,(4)
正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他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互联网+政务服务"既非高不可"攀",也绝不仅是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简单组合。"互联网+政务服务"是重视"用户体验优先"的需要。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一个城市的不同区  相似文献   

19.
从基础硬件资源、基础资源服务IaaS、平台服务PaaS、平台门户、应用上云及云保障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构建新一代松耦合、安全、高效和高可用的公安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以及基于"平台+应用"的先进建设模式,如何开展应用上云,共建公安创新云应用生态。  相似文献   

20.
实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还存在诸如政务服务中心名称不统一、法律地位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应加快推进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广政务服务第三方评估,加强对政务服务标准化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