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剑英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本文分别从四个方面剖析叶剑英的军事强国思想: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丰富发展军事理论体系,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以国家建设为基础,带动国防建设步伐;以培养军事人才为目标,健全军队建设体系;以打赢现代化战争为最终目标,大胆创新开展军事科学研究。由此可见,叶剑英对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军事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叶剑英长期担任我军重要领导职务,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与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军事人才的培养、军队的对外开放及现代战争的特点等问题提出了极为重要的论述,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至今仍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70年代中期,叶剑英、邓小平主持召开了两次军委会议。这两次军委会议,在党、国家和军队的历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继承了毛泽东的建军思想、优良传统和作风,提出了即将到来的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肃清林彪反党集团的流毒和影响,动员广大干部...  相似文献   

4.
正张爱萍身陷囹圄叶剑英积极解救20世纪中期,原子弹、导弹等新式武器不断装备各国军队,极大地改变着战争的样式和进程。为适应新形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搞"两弹"的决策。根据中央的决策,中央军委于1955年着手研制原子弹和导弹。在筹备会议上中央军委成员的意见不完全一致,叶剑英极力支持毛泽东、周恩来的意见,主张搞"两弹",逐步用于部队装备。此后,叶剑英就"两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等问题多次配合  相似文献   

5.
1924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在广东建立建国粤军第二师,张民达任师长,叶剑英任参谋长。 1924年7月,第二师决定成立一个独立营,叶剑英受命离开黄埔军校担负此项扩军重任。如何组成一支有一定革命觉悟的新型武装队伍,叶剑英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摒弃旧军队那种网罗流氓、地痞,强拉  相似文献   

6.
叶剑英长期担任我军重要领导职务,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与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军事人才的培养、军队的对外开放及现代战争的特点等问题提出了极为重要的论述。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至今仍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1975 年,邓小平全面主持党政军的工作,由此开始了1975年的全面整顿。而军队整顿,则是各项整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97年的军队整顿,是由邓小平和叶剑英共同主持的。通过军队整顿,枪杆子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为 197年10月粉碎“四人帮”做好了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对后来的中国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邓小平在1975年军队整顿期间提出的各项思想,也成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开端和重要内容。 1975 年,邓小平全面主持党 人被责令停职反省。同时中央决 军队整顿的指示,对军队建设具有政军…  相似文献   

8.
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中央军委成立了由叶剑英主持的军委办公会议,负责军委日常工作,对军队进行初步的调整和整顿,军队建设出现良好势头,后勤工作也有了扭转混乱局面的契机.1973年6月28日,中央军委任命张宗逊为总后勤部部长.1975年,邓小平在周恩来病重期间主持中央、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着手对各方面进行整顿,军队后勤工作再度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9.
舒云 《党史博览》2023,(11):61-66
<正>20世纪60年代中期,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军委秘书长的叶剑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在“要不要党的领导”“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问题上,他与江青等人针锋相对,多次面对面斗争,甚至拍断过远端掌骨。江青几欲置叶剑英于死地,而叶剑英凭借他的政治智慧,屡屡涉险过关。1976年10月6日,叶剑英出谋划策,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没费一枪一弹,仅用一个小时,就终结了“四人帮”的政治生命。  相似文献   

10.
"以我为主"的方针引出郭兴福教学法 1955年4月到1957年12月,叶剑英元帅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监部部长,负责全军的军事训练工作.在这三年时间里,他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后离开训练总监部,担任新成立的军事训练和军事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负责全军军事学术研究、院校和部队的训练工作.叶剑英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军队的训练工作,认真总结了我军学习苏军和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我为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1.
钱江 《党史博览》2021,(12):11-16
军委总参谋部是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前身,是随着革命战争进程发展起来的.相比红军时期,抗日战争中的军委总参谋部有着长期稳固驻地(主要在延安).随着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队伍不断壮大,要指挥和协调这支规模宏大的军队,没有健全的参谋部是不可想象的. 红军时期,刘伯承较长时间担任总参谋长.抗战全面爆发后,叶剑英长期担任军委参谋长.特别是1941年2月以后,叶剑英从重庆回到延安专任参谋长兼任作战部部长,为军委总参谋部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开始领导人民创建自己的军队,进行革命战争。光辉的8月1日,成为人民军队建军的纪念日。叶剑英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南昌起义的组织指挥工作,但是,他以特殊的战斗方式策应南昌起义,同样功不可没。 一、人生贵有胸中竹 经得艰难考验时 1920年,叶剑英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开始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  相似文献   

13.
1975年7月的一天,毛泽东在听取叶剑英、邓小平关于军委扩大会议情况的汇报时,突然问起:“那个谭政哪里去了?”此时此刻,毛泽东为什么想起谭政来?这位赫赫大将的去向,为什么连主席都不知道? 俗话说:“家贫想贤妻,国难思良将。”1975年6月24日至7月15日,由叶剑英、邓小平两位军委副主席主持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是为了清除林彪干扰破坏军队建设和江青等人反军乱军所造成的严重  相似文献   

14.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出生,1986年10月22日病逝,享年89岁。在这89年当中,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世纪伟人。叶剑英跟随孙中山、拥戴毛泽东、匡助邓小平,是一位紧跟时代前进的巨人。孙中山对叶剑英的评价是:“年轻有为”;毛泽东对叶剑英的评价是长征路上,是叶剑英“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叶剑英是“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恩来评价叶剑英的一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粉碎“四人帮”后,叶剑英排除巨大阻力,最终推举邓小平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总是习惯地称叶剑英为“老兄”、“老帅”,对叶剑英的评价是“在中国历史重要转折关头为人民建立功勋”。江泽民多次评价叶剑英,他说叶剑英“在重大和紧要的历史关头,总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党的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叶剑英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是长期担任党和国家、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精  相似文献   

16.
叶剑英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在六十多年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刘志青 《党史博览》2011,(11):30-34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主要部署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工作,一般每年召开一次。1961年至1971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受到严重干扰,10年没有召开过中央军委扩大会议。1975年,叶剑英遵照毛泽东的指示,主持召开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这次会议,以军队整顿为中心,成为全面整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1967年 2月 2 6日至 3月 2 5日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军军以上干部会议的主题 ,不是打倒刘少奇 ,在认清“文化大革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上统一军队高级干部的思想 ,而是动员军队帮助地方抓春耕生产。这次会议是周恩来与叶剑英、萧华商量后提议、经毛泽东批准召开的 ,林彪的讲话和陈伯达、康生煽动打倒刘少奇的讲话 ,只是会议的一个插曲。  相似文献   

19.
以建宁为中心的闽西北革命根据地,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军队主要领导人曾多次到这里从事革命活动,中央苏区反“围剿”的许多重大战斗也发生在这里,开国十大元帅有八位(即朱德、彭德怀、叶剑英、林彪、聂荣臻、刘伯承、罗荣桓、陈毅)都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谱写了光辉壮丽的史诗。  相似文献   

20.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获得全胜,平津战役打响。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军队质量上,而且在兵员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军。11月8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接管平津地区的任务交给华北局。12月8日,中央任命聂荣臻为平津卫戍司令,薄一波为政委,彭真为北平市委书记,叶剑英为市委副书记、北平军管会主任兼市长。黄敬为天津市委书记兼军管会主任、市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