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欧亚关系的新进展邬九懿一两极格局时期,西欧国家重视欧洲本地区而对亚洲不大重视。进入90年代以来,西欧各国纷纷调整对亚洲政策,政府首脑、高级官员接连出访,企业家也纷纷涌向亚洲。西欧出现"亚洲热",是基于他们对亚洲形势有了新的认识以及出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2.
欧亚关系的新进展邬九懿一两极格局时期,西欧国家重视欧洲本地区而对亚洲不大重视。进入90年代以来,西欧各国纷纷调整对亚洲政策,政府首脑、高级官员接连出访,企业家也纷纷涌向亚洲。西欧出现"亚洲热",是基于他们对亚洲形势有了新的认识以及出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多年来美国注重发展同东亚地区的经济关系出发,追溯了战后长期以来美国在亚洲政治、经济、军事政策演变的历史,分析了自APEC西雅图会议以来,以"新太平洋共同体"为目标的美国亚洲政策的基本特征,提出在未来亚太地区各种力量的较量中,美国始终是争夺领导权的重要角色,但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将是这一地区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外交趋势刘桂玲,冯玉军俄罗斯独立五年来,对外政策几经调整,由独立之初的"急剧收缩"和"面向西方"转向"恢复大国影响"的全方位外交。叶利钦蝉连总统后,外交基本方针不会改变,但将会对具体政策作一些调整。一、外交方针调整后初步定位(一)由亲西方转为"...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来,人们对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较快和世界经济重心转向太平洋地区问题,愈益关注。作为南太平洋地区最大国家澳大利亚的经济也出现了某些重要的变化。它的对外经济关系,尤其是对外贸易关系的主要地区已明显地从欧洲转为亚太。这种转变是短暂的变化,抑是一个较长期的趋势?其基本原因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含义与影响又如何?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背景——经济贸易的重大变化二次大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经济贸易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就澳大利亚的经济变化来说,首先是澳大利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据世界银行统计,在  相似文献   

6.
亚洲与拉美的关系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亚洲和拉美的早期贸易始于16世纪中期。19~20世纪初,西方列强从中国、朝鲜半岛、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掳掠和贩卖大批契约劳工到拉美各地。自19世纪中叶起,日本开始向中南美洲移民。二战后,亚洲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取得较全面的发展。20世纪50~80年代,日本和韩国与拉美的经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成为拉美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特别在90年代,中拉关系全面发展,中国逐渐取代日本和韩国成为拉美在亚洲的主要贸易伙伴。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异军突起,同拉美的关系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亚洲其他国家同拉美的关系也有长足的发展。亚洲与拉美关系的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奥巴马总统上台大幅度调整美国对俄政策并"重启"俄美关系为契机,俄罗斯也开始积极调整外交战略,改变以往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强硬立场,转而重新把后者作为外交第一优先。俄罗斯这种"西倾"性外交战略调整会走多远,关键要看美国能否把俄罗斯真正看作一个平等伙伴并化解双方的战略分歧与矛盾以及俄罗斯与西方在诸如欧洲安全、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等问题上分歧的弥合程度。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所面临的诸多难以解决的障碍与问题决定了俄战略调整的"幅度与深度",未来俄罗斯外交战略再次"一边倒"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在普京执政之后,俄罗斯开始积极改善与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广泛参与东亚合作进程。俄罗斯东亚政策的实施并非畅通无阻,其参与东亚合作的进程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尽管近年来俄罗斯不断加强了参与东亚合作的力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外交重点已经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俄罗斯的欧洲属性为其融入欧洲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历史基点,发展同亚洲国家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俄罗斯作为欧亚大国在客观上所采取的一种平衡举措。  相似文献   

9.
波兰当前的对外关系孙建蓉波兰对外关系在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左派联合政府执政后又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逐步形成了重心倒向西方、以欧美为重点,同时又与欧洲以外国家发展关系的新的多元外交。战略目标向西发展,把"返回欧洲"、"融入欧洲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西方对非援助的教训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西方学者曾找出西方援非的教训,值得中国吸取。包括应避免受援国对援助的依赖;不能破坏受援国的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应开展援助、贸易、投资等各种经济合作形式有机结合的"大援助"。我国应坚守"不干涉内政"和重点面向受援国人民的大原则。  相似文献   

11.
知识加油站     
面向新世纪的东南亚 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东南部,是联系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一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多数国家拥有储量不等的油气资源,一引起矿藏与农产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继续推行"阿富巴战略",南亚地区形势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在此过程中,美分别调整了对印、巴政策,以求实现有关各国之间关系的平衡;同时,南亚内部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也愈发微妙。作为阿、巴重要邻国的伊朗继续成为影响南亚局势的重要因素。"阿富巴战略"还将对亚洲大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从印度尼西亚于1945年宣布独立以来,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至少可以说,一直是冷淡的。苏加诺总统关于新殖民主义、对抗、不结盟以及和平共处的言词犀利的高谈阔论,与孟席斯总理在六十年代所实行的亲西方、冷战以及白人澳大利亚的政策大相径庭。造成澳印(尼)国际关系持续冷淡的原因,除了上述过去遗留下来的因素以外,还有许多社会政治因素。本文的论点是,这些社会政治因素是暂时  相似文献   

14.
近20多年来,亚洲国家和地区根据内部外部的不同情况,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措施和亚洲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并已成为牵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近年来,勇于求变迎新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对其经济进行了结构性和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亚洲的“经济奇迹”,不仅结束了西方国家长期支配亚洲的局面,而且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西方国家开始纷纷调整其发展战略,加强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菲律宾经济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与菲律宾有着悠久的经济往来关系。二次大战后,因受东西方冷战的影响,两国关系一度陷于僵持状态,经济往来近乎中断。1975年6月,中菲两国政府达成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协议之后,两国关系步入正常化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合作也随之较为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中菲双方都分别存在着影响双边经济合作顺利发展的诸种复杂因素,相比东盟其他国家,中菲经贸关系发展曲折,规模狭窄。本文从双边贸易往来、民间与官方投资、劳务合作等角度探讨中菲经贸关系的现状、剖析制肘双边经济合作关系发展的深层原因,预测影响中菲双边经济关系发展前景的各种…  相似文献   

16.
二次大战后 ,联合国内外一直存在如何对待人权与主权间关系之争。西方大国发动了两次人权攻势。“人权高于主权”论曲解、混淆和颠倒人权与主权的基本内涵 ,对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实行双重标准。经济、科技、军事力量是物质基础 ,群众觉悟、人心向背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干涉主义”有时代的特点。借人权压主权 ,蛊惑人心 ,是当代霸权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新亚洲正在地球的东方崛起,亚洲将再创辉煌。随着世界经济政治重心向亚太转移,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从其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需要着眼,注意抓住机遇,积极参与,纷纷调整亚洲政策,展开了以争夺亚洲市场为目标的"亚洲攻势"。研究探讨西方发达国家的"亚洲攻势"特征,有助于探索亚洲发展中国家如何回应并利用这一"亚洲  相似文献   

18.
韩国对东亚文化的“离异”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 《亚非纵横》2002,(4):22-28
这是亚洲人民的历史过程。他们先是受西方教育,不想做亚洲人。后来则改变为亚洲人学习西方的语文,技术和理科,但他们仍然视本身为亚洲人,同时以身为亚洲人为荣。  相似文献   

19.
东盟国家农业引进外资主要有两种形式:外国直接资本投资与外国贷款。本文将探讨的是战后以来东盟国家引进外资特别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农业的情况,并对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作一初步评述。一、农业引进外资情况二次大战后以来,虽然东盟国家为改变落后的经济结构,致力于国家的工业化,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日益重视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方面的研究,对澳大利亚与日本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起步晚、层次低、研究领域狭窄、科研队伍不强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澳大利亚与日本关系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析,并提出了加强相关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