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志愿者行动与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志愿者行动与社会保障体系陈微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团中央实施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一个重要项目。自1993年12月开始实施以来,已经赢得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全国各地有成千上万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抚贫助残等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同时这一行动也博...  相似文献   

2.
《中国残疾人》2012,(6):17-17
5月12日晚。由中国残联、北京大学和中央国家机关青联主办,中国残联直属机关团委及青联、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北京大学团委、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承办的“爱在中国青年使命”公益晚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这次活动也是作为落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七部委关于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走进大学的启动仪式,在全国高校将陆续开展家庭助残、支教助学、志愿助残服务等多个服务项目和活动。  相似文献   

3.
十几年来,江西省上饶市公安消防支队坚持帮助残疾群众解决生活难题,通过建立爱心基金、助残联系点等方式资助贫困残疾人子女及残疾学生接受教育,支队官兵通过结对帮扶形成长效机制,实现了支队扶残助残的常态化,将119火警专线,变成了残疾群众心中的爱心助残热线。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有30万残疾人,仅市内四方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的重度残疾人就有1500余人,他们极需要社会援手支持。为此,青岛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新世纪爱心捐资助残”活动,为残疾朋友献一份爱心。 各级领导带头捐资,掀起助残高潮 活动于2001年7月10日启动。新闻发布会暨捐资仪式上,市委领导带头捐款,14个单位和个人当场捐款66万元,拉开了捐资助残的序幕。在这次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感人的好事,爱心奉献使我们的岛城变得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5.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自1995年起面向社会招收残疾青年进行随班就读的教学实验,5年里共招收聋、盲障碍青年学生6名,为残疾青年融入主流社会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为使几名残疾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我系制订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规定:(一)有的课程可免修:聋生可免修听力、外语;盲生可免修体育;(二)考试及格分数线降低一个层次,划定50分为及格线;(三)考试不及格有3次  相似文献   

6.
正5月12日晚,由中国残联、北京大学和中央国家机关青联主办,中国残联直属机关团委及青联、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北京大学团委、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承办的"爱在中国青年使命"公益晚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这次活动也是作为落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七部委关于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走进大学的启动仪式,在全国高校将陆续开展家庭助残、支教助学、志愿助残服务等多个服务项目和活动。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世界正在向国际社会迈进。鉴于日本正在和将要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加深同其它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方面的互相理解,促进同他们的合作关系,对日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把亲身参加活动,特别是青年交流活动,作为重要的纽带来加深同不同国家的友谊和亲善关系,加深同他们的互相理解与合作,这是建立世界持久和平的根本措施。在最近这些年里,日本在国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青年人也不例外。年龄在15岁到24岁的青年,每年去国外旅游的人数已达到了50多万人。这对于促进青年的国际头脑、加强青年对国际的理解与合作,已被证明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这使有着极大求知欲望和灵活思想的青年,能有机会访问外国,并学习和了解他们的气候、文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沭阳县残联结合扶持就业创业、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行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使广大残疾人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一是加强沟通,形成助残合力。县残联与县妇联、共青团、青年志愿者等组织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坚持把为残疾人提供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整合力量,做好青年志愿者助残工作。二是健全机制,注入助残活力。  相似文献   

9.
我叫张道勤,是一位视力残疾青年,左眼视力仅存0.1。我于2000年10月12日开通了残疾人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我以自己的生命历程和所学习的心理学知识,通过电话帮助残疾人树立自强信念,增强生活勇气,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助残。开办热线以来,我深深感到  相似文献   

10.
助残日前夕,南京摩托车制造厂在北京王府饭店举行仪式,向北京市特困肢残人捐赠20辆环保型残疾人专用电动车,价值10万元。市政府残工委领导和近百名残疾朋友参加了这一次活动。残疾女青年田红代  相似文献   

11.
6月17日,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残联和长沙民政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青年社工协会,联合举办的“爱在雨花.情系听障儿童”学雷锋助残活动,在雨聆聋儿康复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2.
尤俊杰  刘顺 《传承》2011,(28):52-53,55
思想教育和公共关系分属两个不同领域。其实,它们也是"近亲"。从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出发,探究大学生思想教育融入公共关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公共关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整体思路:结合教学的特点和要求,自觉将公共关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之中;结合专业实习的新特点、新趋势,积极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以公共关系思想为指导,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中积极融入公共关系教育;在指导大学生就业、择业、创业的过程中积极融入公共关系教育。  相似文献   

13.
1998年5月,第八个全国助残日前后,中央国家机关开展了扎扎实实、形式多样的“助残”送温暖活动。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领导贾军、李明豫、周敬东、马驭、李振国、王瑞祥、黄燕明等,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领导杨胜战、蒋慧娟等同志。参加了“助残日”送温暖活动,走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启铿、核工业总公司副研究员刘际时等残疾职工家庭。领导同志对残疾职工表示亲切慰问,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创造新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普及志愿助残理念,推动学雷锋志愿助残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每年的7月6日被确定为"全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7月5日,中国残联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我是助残志愿者——我在你身边"的"学雷锋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中央文明办等多家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活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出席活动并讲话。他指出,中国残联以融入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大局为根本,以加强志愿助残制度建设为重点,以  相似文献   

15.
于淼 《青年探索》2016,(1):42-47
残疾青年的社会福利问题是残疾人研究的重要领域,关于残疾人研究目前主要存在两个研究模型,分别是立足于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个体模型以及随着残疾人运动而兴起的社会模型。通过梳理个体模型与社会模型的涵义,总结目前我国残疾青年研究领域的个体模型研究与社会模型研究共生的基本现状以及两种研究模型的关系,立足于更好地解决残疾青年的社会排斥问题,提升该群体福利的目的。应对残疾青年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进行重新反思和整合,提出以关注个体与社会互动的社会建构主义的研究视角来探索残疾青年的社会排斥经验。  相似文献   

16.
青年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就业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和城市的竞争力,也影响着他们的城市融入程度。青年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是一个城市关联知识获得与运用的过程。通过对"Free MBA"公益项目的设计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以及项目效果的分析发现,参加"Free MBA"培训,对于青年外来务工人员转变职业观念、提高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育社会资本,以及提升企业绩效和文化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知识屏蔽,促进青年外来务工人员城市适应和社会融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对于当前社会工作开展青年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具有重要的启示。通过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提升城市青年外来务工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有利于培养青年技术人才,提升青年城市融入和核心竞争力,满足城市发展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7.
观点与数据     
青年▲我国青少年科技活动亟待创新据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调研结果显示 ,当前我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发展 ,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对大批具有较高科技素养的建设人才的需求 ,不少地区尚未将科技活动纳入大教育的总体规划中 ,学生缺乏在教室以外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即使在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得比较普遍的地区 ,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总体上也比较落后。据调查 ,青少年科技活动从项目设置上存在以“知识性项目”和“技能性项目”为主 ,而“研究性项目”和“整合性项目”较少的问题。从科学素养方面看 ,在科学方法与科学过程、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梁智华 《今日广西》2010,(23):31-33
他有一个特殊的职业:收养社会上孤老残幼和弃婴,抚养残疾青年和老人。他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对残疾青年、幼儿进行抚养、医治、教育,逐步恢复他们的身体功能,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使他们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导刊》2001,(8):56-57
美国根据美国国会通过的“国家、社区服务信托法”,美国成立了负责志愿活动的全国协调机构,目的在于:培养民众的责任感,使大家紧密联系起来,并为那些对社会公益服务有所贡献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青年们积极参加对国家有利的服务活动,并借此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及工作技能,增加他们在生活中的机会。主要组织和项目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20.
吴胜武 《政策瞭望》2014,(12):50-51
宁波市海曙区目前有持证残疾人近4800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残疾人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出现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助残服务需求日益增多。针对这一现象,宁波市海曙区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和思路,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充分依托登记注册的1460余家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在全省率先开展社会化助残服务实践。"五点合一"探索开展社会化助残服务今年以来,海曙区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牢牢抓住"五点"探索社会化助残服务新模式,使辖区内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