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大学新生在适应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心理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大学新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尽快缩短由中学到大学的不适应;而大学教育工作者更应坚持全面系统和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角色适应与定位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明 《世纪桥》2008,(7):101-102
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大学新生在适应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心理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大学新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尽快缩短由中学到大学的不适应;而大学教育工作者更应坚持全面系统和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远方 《世纪桥》2011,(17):112-113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面临各种困惑和迷茫,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影响他们的大学生活及今后的成长成才。因此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使他们尽快了解大学特点,走出困惑和迷茫,对于他们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教育引导新生尽快成长、成才,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当前新生思想状况的剖析,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就新生入学后的种种不适应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这项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将来的发展,更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做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集中一段时间强化,也要形成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措施.新生入学后,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新生熟悉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和心理调适,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璐 《世纪桥》2009,(21):96-97
大学新生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的思想认识、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都将接受新的考验。新生辅导员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就需要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工作重心应该是新生的适应与发展问题。选拔班委、深入学生、关注特殊群体、举行主题班会是这一时期工作的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新生的学生工作,才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和心理转变。  相似文献   

7.
郎金花 《世纪桥》2012,(19):72-73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一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新生入学后是否能够得到及时、良好的引导,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活的质量。为了适应大学生活环境,尽快投入大学生活,为今后在学校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结合了辅导员工作的经历和经验,针对高校新生入学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璐 《世纪桥》2009,(23):96-97
大学新生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的思想认识、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都将接受新的考验。新生辅导员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就需要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工作重心应该是新生的适应与发展问题。选拔班委、深入学生、关注特殊群体、举行主题班会是这一时期工作的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新生的学生工作,才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和心理转变。  相似文献   

9.
共青团组织在大学新生中的引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探讨了发挥高校共青团的作用和优势,做好大学新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从而为他们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常见的思想问题有人生定位目标迷失、学习方法不适应、缺乏学习自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人际关系协调较差以及贫困生的心理压力等。通过抓好入学环节、帮助新生确立奋斗目标、让学生热爱学习并学会学习、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悉心的解困指导等相应对策,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社会化是贯穿个人生命全程的一个持续过程,它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在社会化的不同发展时期,还存在着一个再社会化的问题."新生综合症"是大学新生成人早期再社会化开始阶段遇到的问题.大一新生应发挥个体在社会化中的主动性,有意识地学习新的角色,适应新的环境,学校应发挥自己的社会教化功能,做好引导与桥梁工作,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心理迁移是高校新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心理迁移是新生从中学到大学随着生活环境的变换、师友同学的更新、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引起心理上、思想上的阶段性演变。如果这种迁移顺利得当,新生就能比较顺利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较快地获得学习的主动权,为他们在整个大学阶段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迁移滞后,失当,既会引起新生较长时期在生活、学习、思想、心理上的不适应,给学生今后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严重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给我们思想教育工作带来较大的被动。因此,下大气力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探讨研究新生心理演变的规律性,使其尽快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全面过  相似文献   

13.
陈敏 《世纪桥》2009,(24):80-80,154
社会化是贯穿个人生命全程的一个持续过程,它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在社会化的不同发展时期,还存在着一个再社会化的问题。“新生综合症”是大学新生成人早期再社会化开始阶段遇到的问题。大一新生应发挥个体在社会化中的主动性,有意识地学习新的角色,适应新的环境,学校应发挥自己的社会教化功能,做好引导与桥梁工作,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这项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将来的发展,更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做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集中一段时间强化,也要形成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措施。新生入学后,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新生熟悉学校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来到一个陌生的互动群体中,每天要应付新的生活、学习、管理和人际关系,有效地获得社会支持是他们能否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是调查大学新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状况,为指导新生适应学校生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学生 《世纪桥》2009,(3):122-122,124
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在转变过程中,大学新生存在许多不适应问题,如人际关系不适应、生活不适应、学习不适应等,其中学习不适应仍是大学新生关注的头等大事,而这些学生更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7.
积极构建高校新生教育模式有助于新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从而为高校人才培养增添动力。运用问题意识,分析当前高校新生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完善教育评价;在信息技术时代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强调主导注重引导、巩固拓展新老阵地;在全员育人的环境中,调动学校、家庭的全部力量,营造网上、网下的良好氛围,合力开展新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积极构建高校新生教育模式有助于新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从而为高校人才培养增添动力。运用问题意识,分析当前高校新生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完善教育评价;在信息技术时代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强调主导注重引导、巩固拓展新老阵地;在全员育人的环境中,调动学校、家庭的全部力量,营造网上、网下的良好氛围,合力开展新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阶段教育和大学阶段教育的中间环节,是学生在高等学校学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新生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切实地解决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尽快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尽早地适应大学生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合格人才。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专业课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把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书育人是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的过程,调动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进校以后,面临的是新的校园环境、学习方式、生活管理以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增强与同学的交流沟通,同时也让辅导员能更快地了解新生,发现新生当中个别隐性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团体辅导在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