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以来都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对其进行有效治理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司法系统和社会工作系统共同的责任。通过对我国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制度层面的建设和实务层面的拓展进行梳理,发现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参与到青少年犯罪问题治理的实践呈现出"以制度为中心"的特征,造成了服务提供的碎片化,并进一步阻碍了青少年犯罪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问题治理过程中的专业作用,要求构建"以罪错青少年为中心"的一体化的少年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同时,需要注重少年司法配套工作体系的完善、少年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少年司法"两条龙"合作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清代17个性侵男性青少年案件进行分析发现,犯罪主体皆为男性,多来自社会底层,且熟人作案的情形较常见;犯罪方式均属鸡奸;幼童在犯罪对象中的占比最高。在司法实践中,受害人的年龄越小,对加害人的惩罚就越重;亲属、僧人和儒师等特殊身份的人实施犯罪,所受处罚比常人更加严厉;加害人是否享有司法特权、受害人的法律地位和贞节因素等也会对案件的审理产生影响。从犯罪的社会根源来看,性侵男性青少年案件的频发与男风的盛行有密切联系,而经济上的贫困则是导致犯罪发生的直接原因。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能为当前防治性侵男性青少年犯罪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当今美国司法体系为应对国内青少年因普遍的物质滥用所导致的严重犯罪等社会问题设立了专门的青少年毒品法庭,而对于这一司法举措的利弊分析需要建立在若干前提概念的厘定与分析基础之上,如易滥用物质的界定,特别与传统毒品之间的关系;与物质相关的犯罪与传统毒品犯罪的关系;与专门毒品法庭的运作机制与绩效评价标准等。只有从对药品滥用的前提批判入手,才有可能从一个较为客观的视角对美国青少年药品滥用问题的现状、成因以及对策这一动态过程以及相关的经验教训加以明析。  相似文献   

4.
自从1899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制定少年法庭法和建立少年司法制度以来,青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制度蓬勃地发展起来.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状况:一是从青少年法规的内容来看,由单纯的司法消极预防转变为对青少年进行积极保护;二是青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制度向“司法福利”发展;三是青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制度向成年人发展;四是青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制度对少年犯处理向社会化和多样化发展;五是将危害少年的成年人犯罪特别规定为青少年法规的主要内容,借以保护少年.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青少年犯罪状况逐年恶化,意大利的青少年犯罪率呈现出北部高于中部及南部地区特点。意大利青少年犯罪与社会经济、政治的状况相关,但更表现出与非法移民之间的联系。针对这种状况,在意大利,实施意大利模式的青少年司法,对青少年广泛适用恢复性司法,对治理青少年犯罪,取得了良好的效国。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承载着对青少年这一群体如何进行犯罪治理的概念,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概念史的考察可以发现:在青少年犯罪概念诞生前,我国对青少年犯罪采取的是一元化的刑事政策。伴随着西方juvenile delinquency概念及其知识谱系的启蒙,国家逐渐开始对少年这一群体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但在其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却被我国日益严重的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事实所建构。青少年犯罪概念的建构,不仅使得我国重视并科学化理解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可能,而且还具有包容juvenile delinquency知识谱系的功能,使得有关少年司法的理念能够通过青少年犯罪这一概念载体顺理成章的进入中国。然而,这种"暗度陈仓"的方式,不仅为青少年犯罪概念争议和理论分歧埋下隐患,也使得青少年犯罪的治理结构存在二元张力。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治理结构既非一体化治理,也非二元化治理,而是少年与成年二元混同治理结构。随着少年司法在我国渐臻成熟,尤其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全面修改,"少年"与"青年""犯罪"与"非行"在概念和知识谱系上的分离不仅必须,也是必然。这也意味着,青少年犯罪二元治理结构混同模式到了必须分离的时候。少年与成年犯罪的二元化的治理结构转型不仅关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的准确定位,还关乎未来的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犯罪青少年的社区矫正项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前美国的社区矫正已成为普遍适用的司法和执法形式,如果说1841年马萨诸塞州的鞋匠奥古斯塔的缓刑尝试是美国社区矫正的开端,那么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了,随着成人矫正以及相应法律制度的建立,美国犯罪青少年(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也得以迅速发展。 美国最初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形式是缓刑,源于1869年的马萨诸塞州,当时,该州通过的立法规定,允许慈善机构的部门对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青少年犯罪有其独特的成因,但我国犯罪学研究对青少年饮食结构及习惯对犯罪的影响似乎关注较少。而根据国外科研资料分析,糖、维生素、微每元素、矿物质、Ω-3脂肪酸及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都可能与青少年犯罪有关,在国外司法实践中也不乏其例。饮食对青少年犯罪具有潜在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较之其他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和易于把握。  相似文献   

9.
双向保护原则在中国少年司法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少年司法制度,是针对青少年犯罪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少年犯罪的特殊性,产生了少年司法制度的特点与成年人的司法制度有明显的区别。国家在对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所进行的司法活动中,既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又要注重对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进行教育和挽救。在整个司法活动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秩序和公正的目的,达到最佳社会效果,称之为双向保护。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仍然非常严重:青少年犯罪的总体上升趋势或格局,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降低青少年犯罪率还没有持续稳定的基础和保障;青少年犯罪性质、类型、危害的严重性趋势,是比数量更应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创新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中,应积极树立动态战略思维,不断研究新情况、新动向、新变化,将日常管理的统一协调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严格落到实处,并强化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预防意识。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宵禁令制度曾经在美国许多地区广泛实施,并成为美国青少年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作者通过一次在加利福尼亚对青少年宵禁令制度的调查,结果却发现青少年宵禁令制度对并不能有效地减少青少年犯罪。而且笔者认为青少年宵禁令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种族歧视、司法资源的浪费、伤害青少年的问题,实际是政府权力的过度扩张,因此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已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2.
正《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创刊于1982年,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509;国内统一刊号:CN31—1193/D),是我国公开发行的,以研究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和青少年保护以及犯罪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性期刊。《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一贯注重反映世界有关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以及青少年权益保护方面的新动  相似文献   

13.
正《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创刊于1982年,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509;国内统一刊号:CN31—1193/D),是我国公开发行的,以研究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和青少年保护以及犯罪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性期刊。《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一贯注重反映世界有关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以及青少年权益保护方面的新动  相似文献   

14.
征稿征订     
《青少年犯罪问题》创刊于1982年,是我国唯一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以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以及犯罪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性期刊。由华东政法学院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是全国法学类核心刊物、青少年法律保护和法制教育的指导读物。《青少年犯罪问题》致力于及时反映国内外有关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方面出现的新理论、新动向、新观点、新经验和新问题;致力于深化和繁荣青少年犯罪学、青少年法学理论研究,推动我国青少年法制建设;致力于整合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资源,从宽视野、多学科角度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凡是与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问题有关的文章,无论是直接关联或者间接关联,无  相似文献   

15.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比率逐年上升,其中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犯罪已占到了相当的比例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因此,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父母离异是导致离异家庭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然而,笔者认为,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父母负责任地做好家庭教养,无论离异与否,都能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创刊于1982年,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509;国内统一刊号:CN31—1193/D),是我国公开发行的,以研究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和青少年保护以及犯罪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性期刊。《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一贯注重反映世界有关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以及青少年权益保护方面的新动  相似文献   

17.
征稿征订     
《青少年犯罪问题》创刊于1982年,是我国唯一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以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以及犯罪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性期刊。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是全国法学类、社会学类核心刊物、青少年法律保护和法制教育的指导读物。《青少年犯罪问题》致力于及时反映国内外有关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方面出现的新理论、新动向、新观点、新经验和新问题;致力于深化和繁荣青少年犯罪学、青少年法学理论研究,推动  相似文献   

18.
征稿征订     
《青少年犯罪问题》创刊于1982年,是我国唯一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以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以及犯罪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性期刊。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是全国法学类、社会学类核心刊物、青少年法律保护和法制教育的指导读物。《青少年犯罪问题》致力于及时反映国内外有关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方面出现的新理论、新动向、新观点、新经验和新问题;致力于深化和繁荣青少年犯罪学、青少年法学理论研究,推动我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宵禁令制度曾经在美国许多地区广泛实施,并成为美国青少年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作者通过一次在加利福尼亚对青少年宵禁令制度的调查,结果却发现青少年宵禁令制度对并不能有效地减少青少年犯罪.而且笔者认为青少年宵禁令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种族歧视、司法资源的浪费、伤害青少年的问题,实际是政府权力的过度扩张,因此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已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中国青少年犯罪率仍在上升未来五年总量将增加2007年1月10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报告还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