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文结合修改(湖南省地名管理办法)和指导地、州、市、县制定地名管理法规的实践,对制定地名管理法规时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地名管理办的“行政主体”问题地名机构是地名管理的“行政主体”。不过,现有的地名管理法规大多数是在地名普查、补查时期出台的,而当时的地名管理机构(各级地名委员会)是临时的协调机构,不具备行政职能,因此,制定地名管理法规时不可能明确地名管理中的”行政主体”。这就自然地在地名管理法规中出现诸如”地名的命名、更名工作.可以交地名机构或管理地名工作的单位承办,也可以交其他部门承办”…  相似文献   

2.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地名工作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建立的.历经多年的地名工作,积累了为数众多的地名档案.地名与地名工作关涉面极广,作为地名工作的结晶,地名档案的效益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地名工作得到较快发展,但仍存在着不从实际出发,管理混乱,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地名管理条例的法定程序办理等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地名工作,在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依法按程序办理。严格按照国家地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履行职责,恪尽职守,认真开展地名命名、更名工作,促进地名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4.
李森 《广东民政》2008,(10):24-25
民政部李学举部长指出:“地名是古今中外都要广泛使用的一种社会公共文化产品,是任何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离不开的交流工具。”地名管理与信息化服务工作要有效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为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职能发挥作用;必须找准自身在经济社会中的位置,挖潜其应有价值;更要与市场接轨、与社会相容、与群众贴近,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指公用的具有方位指示功能的地理实体名称。它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一个天体、一片区域、一种地貌、一座建筑物的首要标志。地名在消费上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而属于公共产品范畴。由此,围绕地名管理开展的地名工作也就属于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当前,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搞好地名工作,使之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服务于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一、我国地名工作的历史回顾地名工作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和提供服务两个方面。所谓…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使得政府行政大量介入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行政官僚机构作为公共政策最强有力的实施工具,在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体制状况,以及政府行政效率高低,对于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甚至是关键性的因素。著名发展经济学家M·P·托达罗把行政管理视为发展中国家“最稀缺的资源”。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注定要为国家的繁荣和幸福承担更多的责任,必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政府也必将在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且要为国家的繁荣和幸福承担更多的责任。 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产生于高度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指法定的或未法定的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当今社会,地名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一种宝贵的资源而被人们所认识,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起来。地名管理工作的总量加大了,内容增多了;但是另一方面大多数地区没有把地名管理工作列入当地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上地方财政普遍紧张,致使地名经费相对逐年减少,有的地方干脆革除了地名资金调拨项目。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好日益严重的地名经费紧缺问题呢,笔者认为,目前可采取的一个办法是发展地名经济。发展地名经济就是变传统地名工作的无偿服务为部分的有偿服务。其可行渠道很多…  相似文献   

8.
广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州的老地名、老街巷星罗棋布,构成了广州文化得天独厚的内容和自然条件。透过老地名,可以了解古代广州的自然面貌、行政职能、经济特征、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和百姓心态。因此,保护广州老地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林辰 《中国民政》2020,(2):24-25
地名,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地名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中国地名大会》可谓一大创举,是新时代地名工作的优秀载体和平台,是地名工作的最佳宣传方式之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对于新时代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和家国情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巩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地名工作积极利用互联网创新技术,不断拓展地名服务领域。随着地名数据体量的不断增大,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越来越迫切,如何更加科学地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地名地址数据服务,成为制约地名工作发展的瓶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适度融合。2018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推行"互联网+民政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从发展、创新、传承三个维度,充分发挥地名工作在实施国家战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传承特色文化、加快"四个舟山"和"海上花园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以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实施为导向,做好"地名+发展"文章。一是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助推新型城镇化建  相似文献   

12.
正辽政发[2014]26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14]3号)精神,全面完成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任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开展地名普查的重大意义地名是重要的国家地理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国情调查,是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服务的重要基础,是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举措,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迫切要求,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客观需要。第一次全国  相似文献   

13.
地名作为社会基础地理信息,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更加凸显,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对地名工作特别是地名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9月22日至25日,我们赴浙江省督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并调研地名文化建设情况。督查组深入地名普查一线,认真查看普查资料成果,现场考察地名标志设置,详细了解当地地名普查进展和地名文化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与地名工作人员共同研究相关推进措施。一、地名普查工作成效明显浙江省高度重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将其作为深化改革发展、服务新型城市化的基础工程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政》2007,(2):41-41
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完成后,根据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总体部署,从2005年开始,民政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县乡镇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地名标志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为进一步加强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管理,以维护地名标志作为国家法定标志物的严肃性,民政部全国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办公室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16.
罗平飞副部长在讲话中强调了数字地名建设和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数字地名建设和服务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数字地名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吕静 《中国民政》2007,(6):37-38
地名作为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是一种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资源。它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行政管理、经济建设、国内外交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在未来  相似文献   

18.
张慧荣 《求索》2007,(6):189-191
韩国首都首尔拥有数以千计的汉字地名。地名是文化的,也是历史的。中国古代历史中先后有三名“世宗”,韩国有一名“世宗”,并以此作为未来行政首都的名称。汉语原创词是中国初始的创造、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基石,是汉字文化圈的其他国家文化的源头活水。本文提出汉语原创词这一概念,以韩国首尔的地名切入,是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对“汉字文化圈”的中外文化进行比较,对韩国一出版物所言汉城是“中文名称”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文化为主线,从地理、历史、语言、民俗等方面,全方位展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渊源和社会发展变迁。节目播出后,在全国掀起一股"地名文化"旋风,为增强地名文化建设活力、推动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各级民政部门是地名文化建设的职能机关,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开展地名规划是落实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视频会议精神的必要举措,也是地名管理和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民政部之所以决定启动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考虑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