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国情道情     
<正> 一“国情”不是无情物,对它的认识与理解,首先应是国人情感的“集成体”。解放初期,有一首叫作《翻身道情》的民歌,通过新旧社会两种不同国家的情景,歌颂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无论是演唱者还是广大听众,无一不为之动情。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虽说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革故鼎新,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为在新旧社会转换的历史进程中完成大陆统一、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以及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对推进当今的意识形态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的生产力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他论证了社会主义的产生是生产力要求获得解放的必然结果。他认为,“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他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出发,反复论证了帝国主义,封建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经历过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土家族的一员。对于新旧中国少数民族人权状况的天壤之别,我是有着深切体会的。在旧中国,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土家族与其他几十个少数民族一样,国民党反动派不予承认,居住在湘鄂川黔边的武陵山区,挣扎于受压迫、遭盘剥和内战摧残的水深火热之中,尝尽了“万户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也随之进行变革。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旧社会结构体系的相互碰撞交替中,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支撑。十八届四中全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法治将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意味着作为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公民法治意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农村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最近我们通过对民勤县大滩公社的调查,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我们在调查中感到,农村的绝大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还是愿意听党的话,愿意跟党干社会主义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个体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他们从新旧社会对比中,尝到了社会主义的甜。对党和社会主义建立了朴素而深厚的阶级感情。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和生产责任制的  相似文献   

7.
自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至1949年12月国民党当局迁白,是战后台湾政治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台湾刚刚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却又面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动乱年代。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台湾政治社会结构重新组合,新旧社会矛盾相互交错,形成其特有的政治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反映当时台湾社会与国民党政权之间的复杂政治关系,以及台湾政治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而且对后来台湾政治的演变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耄耋高龄,理应"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等坐享天伦乐"。然而,在江津,现年94岁的农工党党员左中行,却时刻牢记关心着党派的发展和壮大,活跃在农工党组织的各种活动现场。佝偻的身影、朴实的情怀、一生的坚守,诠释着一名农工党老党员67载不变的承诺、笃定的信念。1922年,左年富(左中行是左老加入农工党在党内的名字)出生于重庆江津,1949年7月,重庆解放前加入农工党。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史的学习,已经了解到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要求以生产资料社会公有代替私人占有,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中国是以特殊的社会发展过程,前进到社会主义的。于是他们总觉得中国旧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似乎对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太理解,资本主义“补课论”很容易在他们中间找到市场。计对这种情况,我从新旧社会的对比入手,上升到理论,又讲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过程,最终说明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决定和人民的选择,批  相似文献   

10.
中学阶段是奠定人生观基础最重要的时期。不失时机地、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以使他们能够成为有觉悟、有文化、懂科学的新型劳动者,具有战略意义,也是当前学校落实十二大精神,迅速开创德育新局面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当前,对中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难度是比较大的。这主要是由于:第一,这一代中学生生在新社会,没有新旧社会对比的切身感受;长在动乱中,童年时期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党、对社会主义缺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巨大的优越性,这已经不是抽象的理论分折,而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所证实了的,也是从比较中进一步得出的正确结论。生产发展的速度是比较新旧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比较中,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那么比较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的标准是什么?毛泽东同志曾经在谈及新旧社会对比时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  相似文献   

12.
《服务导报》从1月3日起开辟《名品苑》专版,以弘扬名品,提倡国货,发展民族工业为宗旨。至2月16日,已出版7期,内容包括评论和报道两大块。设有名家评说、热点笔谈、市场分析、政策建议和名品推荐、明星企业、企业家经验沟通等栏,以及"买到了满意商品"征文。专版得到领导同志和学术界、企业界人士的支持。彭冲、袁宝华为其题词,于光远等名家发表了评说。七期专版贯串了一条爱国红线,井注意体现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例如,徐英锐的《增强国货意识,发展民族工业》分析新旧社会提倡国货的时代背景和目标异同,指出今天实行改革开放,要学习  相似文献   

13.
陈蕾 《今日山西》2000,(1):29-30
或许只有九死一生的人,才更感人才少可贵,也或许口有亲历新旧社会的人,才更懂得新中国来之不易;更或许只有经历了动荡浩劫的人,才倍加珍惜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周运宁,祖籍福建福州,1945年5月生于缅甸,在仰光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了仰光,周运宁的父亲怀着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对新社会的憧憬和向往,毅然于1951年7月携眷归国。党和政府对归侨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了周运宁无比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受父亲的影响,他在中学时代,除了刻苦学习各门功课外,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科普…  相似文献   

14.
现代公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状态,随着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生成以及新旧社会价值形态转换所出现的道德"空场",进而容易导致社会的混乱与无序,增加道德选择的难度。为了矫正现代公民社会发展的伦理扭曲,必须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儒家人学思想中的"自性"道德,把握现代性影响下的道德"他性"特征,实现"自性"与"他性"的有机结合,加强"慎独"的道德人格塑造,真正建立起一个健康有序的现代公民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状态,也时现代公民社会的目标使然。  相似文献   

15.
如何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建功立业,关键是要以人为本,通过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激发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以达到稳定思想、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我们知道,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许多职工,特别是新中国第一代职工,他们带着自身对新旧社会的体验,以一种当家作主的喜悦和兴奋,积极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意气风发地走上历史舞台,这种朴素的主人翁意识在我国五十年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这种主人翁意识毕竟产生于新中国建设初期,它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6.
改革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独有的现象,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改革。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改革更频繁,并以三种形式出现:1.新生产关系尚未产生时,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制定部分改革措施,局部调整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缓解与生产力的矛盾,对社会发展起量变乃至部分质变的作用;2.新生产力已经出现,社会制度变革大势所趋,产生某种代表新生产关系的社会改革要求,但由于阶级的局限,不可能提出推翻旧制度的主张,它对社会发展只起量变作用;3.新生产力业已成熟,新旧社会交替不可避免,统治阶级被迫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使社会发展产生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17.
刘一曙 《黄埔》2007,(1):24-26
96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第一枪;95年前,孙中山先生亲临武汉,为武汉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88年前,率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孙中山先生,以一名革命家和实业者的眼光和战略,精心撰著了《建国方略》,为中国的振兴与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然而,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武汉仍和其他各地一样,山河依旧,无所建树,孙先生之设想及其宏伟计划,终成泡影。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策群力,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突飞猛进。武汉也同全国一样,迅猛发展。沧桑巨变,孙先生之遗愿,不仅得以实现,而且有了新的超越。我已年逾88岁,乃新旧社会亲历者,且是地道武汉人。抚今追昔,仅以亲眼所见,举其要例,以励今后,藉慰先生英灵。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永城县新桥乡民政所及乡老龄协会组织多施的“夕阳工程”,在该乡产生良好反映,群众形象地说:“这是祖孙三代都受益的大好事。”新桥乡组织的“夕阳工程”主要内容有:在全乡4小学中,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征文活动征文以爷爷、奶奶的过去、共和国的昨天为主题,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使广大青年了解昨天,珍惜今天,吃水不忘挖井人;让广大团员青年与本单位高龄多病阶老人“结对子”,固定专人开展服务活动;全面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两个”待遇,实行生活待遇落实月报督查制度,同时,还规定凡是老人工资无保障的单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刻理解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最近我们联系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通过新旧社会的回忆对比,对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进行了学习和讨论,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伟大真理,受到了极大的教育,进一步坚定了大干社会主义,大批资本主义的决心,提高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形势越来越恶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猛烈下降,企业纷纷倒闭,失业人数日益增多,库存商品大量积压,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交织并发,处于一片混乱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头子费尽心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良谋妙策”来解脱困境,真是:拆东墙补西墙,越补越露大窟窿,头顶生疮,脚底化脓,顾得了头疮治不了脚伤,唯有苟延残喘,等待死亡。与资本主义世界恰恰相反,在我们的国家,社会主义到处都在胜利地前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革命景象。解放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奋  相似文献   

20.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作为其存在和发展形式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事物即是运动,即是过程,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存在于事物的过程之中。社会制度也是如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也只能通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过程来体现。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从世界范围来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应当成为我们观察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一、世界新旧社会更替过程的长期性是一条历史的规律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所谓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从开始出现到它在全世界占统治地位的这一段时期,也就是世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种过渡在一国范围内或许只需要几十年、十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