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的成功经验绝不是靠人们夸夸其谈而得到如此高的知名度和群众呼声的,他的伟大贡献,早已载入史  相似文献   

2.
人们不会忘记,半个多世纪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各战胜国在分享其战利品时,美国看中的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武器和设备,而是人。据说,当时有大批世界级的德国科学家去了美国。他们为美国创造了无法用数字统计的财富。有人在研究了美国历史后得出结论:美国的富强在于集中了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公正的。因为历史是人民写的。不是吗!曾经猖獗一时,大有逆转乾坤之势的林彪、江青一伙,历史将他们永远地钉在耻辱柱上;而被他们阴谋诬陷、残酷迫害的刘少奇,历史却恢复了他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领袖的本来面目,并永远地载入了自己的光荣簿册。今天,人民又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的三大历史转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的三大历史转折杨耕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伟大人物的作用绝不是可有可无。作为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伟大人物往往对历史的进程产生重大的甚至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伟大人物既是他自己,又不仅仅属于他自己,实际上,他...  相似文献   

5.
<正>胡耀邦,一个永远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熠熠闪光的名字。他"一身正气深得人民敬爱,两袖清风堪称为人楷模",他是"说真话人民知音,办实事一代伟人"。2015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百年诞辰。斯人已逝,风范永存。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26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人格魅力、他的丰功伟绩、他的高贵品质至今仍深深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历史展示给我们的是他的勇敢、机智、坚强,他以神的形象印在人民心中。但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有七情六欲,他有爱恨情仇,在他刚毅的外表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的婚姻充满了悲欢离合,历尽了酸甜苦辣,他既品尝到了人世间爱的醇美,也体验到了生活中夫妻间的琐碎。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人民写的。 纵览人类五千年文明史,哪一页不是人民用智慧创造!哪一页不是人民用鲜血谱写! 是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又是历史的裁判者。一切被颠倒的历史被颠倒过来,恢复本来的面目。因为公道自在人心。千秋功罪,人民自有评说! 在纪念我们敬爱的老一辈革命家叶剑英、古大存诞  相似文献   

8.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10年前的12月26日,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生命。在那列强环伺、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年代,是他,以其过人的智慧、大无畏的气概、非凡的远见卓识和善于驾御历史进程的雄才伟略,率领人民的党和人民的军队,推翻压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赢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开辟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纪元。他不但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还影响了世界历史,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是20世纪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世界伟人,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如今,他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但人们对这位历史巨人的怀念是永恒的。他将永远活在亿万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9.
漫议当前政治话语中的三个概念:“人”“民”“人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剑杰 《唯实》2004,1(2):4-7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是当前政治话语中经常出现的口号,但人们未必清晰地了解其中的深切含义.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以人为本"就是既要尊重人的历史创造者地位,又要把人看做全部实践活动的价值目标;"执政为民"中的"民",既不是封建统治者治下之民,也不是领导者恩赐的对象,而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含义有一贯性又有变动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服务"就是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统筹处理好人民内部的政治、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人民观在历史的呼唤中蕴蓄而生,在时代的号角中展露光芒,在人民的期盼中淬炼成钢。他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习近平忧国忧民的强烈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包含着现实的生成逻辑:其中理论逻辑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历代领导人的人民观;实践逻辑有我国主要矛盾的历程演变和习近平自身从政的阅历;历史逻辑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世界逻辑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共建美好世界的强烈愿望。习近平人民观不是空洞抽象的理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方面蕴含丰富的科学内涵。习近平人民观对于新时代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1.
浅谈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经验教训告诉人们,民主政治不是空的,空喊口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不顾广大群众迫切要求的民主也不是真正的民主。中共中央政治局2006年11月30日下午进行的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  相似文献   

12.
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认为:“邓是一个卓越的人,他将作为本世纪所产生的一位伟人而名垂青史。”譹安南在悼念邓小平逝世的声明中这样说:“邓小平在中国最令人振奋的一段历史中,打下了自己永不磨灭的烙印,在他的卓越领导下,人民的生活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这一成就无疑是他留给后人的最伟大遗产。”譺……等等,这些都是邓小平人格力量的一种证明。邓小平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及重要的历史地位,可以说直接取决于他人格的力量。是什么造就了他的伟大人格呢?应该说他的人格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汤文 《前线》1964,(22)
美国总统选举丑剧,已经收场了。民主党的约翰逊,保住了他从肯尼迪死后继承下来的总统宝座。美国总统选举是怎么回事?约翰逊是什么人?美国新总统将要干些什么?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我们在下面对这些问题作些分析。谁选举了约翰逊? 约翰逊是由谁选举出来当总统的?世界上有些人总是迷信美国的“民主制度”,把美国总统的产生说成是美国人民的意志。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知名未来学者多丽丝·奈斯比特和畅销书作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合著的文章《从"三个一致性"看中国的成功》中指出:"习近平主席的魅力和他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并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基于过去5年实现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在这两个美国人的眼中,"习近平主席的魅力"就是一个大国领袖的魅力、大党领袖的魅力。而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作为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则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在上个世纪深深影响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伟人。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博学多能的才干及为中国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不是一篇文章所能叙述议论得了的。本文仅就贯穿其一生的人民情怀谈一些感受与认识。 毛泽东出身于一个普通的纯粹的农民家庭。或许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基辛格博士在回忆起毛泽东时特意强调:“他是中国南方一个农民的儿子。”  相似文献   

16.
将富兰克林·罗斯福冠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我想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不会反对。因为自从坐着轮椅的他将自己推入白宫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打破常规,震惊了整个世界。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他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这位美国惟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和他的人民一起,经历了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他的经济政策直到今天,仍被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甚至运用到当今中国的经济改革中。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日到来的前夕,我们访问了身着便装的陈再道将军。陈再道将军的名字,在人们心中并不陌生。战争年代,他叱咤风云;十年内乱中,他又挺身而出,与林彪、江青一伙坚决斗争。一九六七年的武汉事件,至今仍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当我们提起这些时,陈再道将军摆摆手,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聂耳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新中国的国歌,原是1935年《风云儿女》影片的主题歌,一经问世,迅速流行于全国。当时,我国人民正处于反抗日本侵略的高潮时期,它奔放豪迈的曲调,高亢激昂的旋律,唱出了时代和人民的声音,极其有力地发挥了动员人民抗日的伟大作用。该曲在国际上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美国著名的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把这首歌作为他到美国各地经常演唱的节目之一。他说:"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不但唱出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决心,也唱出了全世界被压迫人…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2月16日,在邓小平逝世20周年之际,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与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在重庆联合举办了“人民之子——邓小平经典图片展”。展厅里,人们在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前流连驻足,仔细观看。邓小平,多么令人难忘的名字!重庆人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主政大西南时期那些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颂扬历史伟人和民族英雄的歌曲灿若繁星,但为一位伟人写下500多首颂歌,除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外,迄今为止还找不出第二个人。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甚至在他辞世后数十年间,人们仍在创作和演唱献给他的颂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