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3):14-14
台北地检署2月13日宣布起诉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岛内政坛引发强烈的连锁震动。而马英九迅速宣布辞掉国民党主席职务,并同时宣布参加2008年台湾“总统”选举,一下子戳破了议论纷纷的两大悬念。国民党及泛蓝阵营从传出起诉消息,到马英九宣布参选“总统”,经历了从愤怒到组织反击的迅速调整,民进党阵营这一天却十分兴奋。媒体分析称,这将是对马英九及国民党中央的巨大考验,国民党要赢2008年“大选”,就必须先过这一关。而事态发展下去,也未必就不会烧到民进党。“特别费”调查将成为今后蓝绿两大阵营拼杀的另一主战场,未来的一年台湾将充满动荡。  相似文献   

2.
宗专 《台声》2005,(8):26-27
当马英九在国民党主席选举以压倒优势胜出后,诸多分析人士认为,他与现“立法院长”王金平的互动关系,对于泛蓝政治整合、二○○八年台湾“大选”的规划布局、两岸关系以及对美关系的路线调整等,莫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6,(4)
正如果说2004年,陈水扁凭着"两颗子弹"取得连任,其当选的正当性一直受到台湾民众的质疑,那么,2008年的台湾领导人选举,台湾民众又用手中的选票替国民党讨回了公道。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近17%的选票差额,击败民主进步党候选人谢长廷,实现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国民党历经8年在野,励精图治,终于东山再起,重新上台。  相似文献   

4.
张启楷 《台声》2006,(9):18-19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蜀吴三国最后归一统,台湾系出同门的国、亲、新三党,历经多年既合作又竞争关系后,正进入快速汇流阶段,未来两年,泛蓝可能整并成功,并在2008大选,有机会由百年老店国民党抢回”中央执政权”。扮]此光武中兴关键人物者,正是国民党现任主席马英九,但“成马英九”,却也可能“败也马英九”。对比执政的民进党支持度每况愈下,国民党最近在清廉度和民意支持度上,都比过去有明显成长,可望代表角逐2008大位的马英九,更在近一年来的民调,稳定得半数以上民众的支持度,遥遥领先民进党的4大天王。不过,马英九能否坐稳泛…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9日,被视为“2008年大选前哨战”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揭晓,国民党以较大优势胜选台北市长,民进党险夺高雄市长,而且台北市长候选人的得票率大幅上升。此次选举是在民进党陷入弊案泥潭、陈水扁执政基础重挫的情况下进行的,“国民党小输、民进党小赢”的结果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都将产生一定影响。陈水扁暂时自贪腐危机中脱困,民进党遏止住“三合一”败选以来的颓势。泛蓝发展势头受阻,马英九2008之路充满险阻。“北蓝南绿”格局未能突破,“蓝涨绿消”态势发生微妙变化北、高市长选举虽是一次地方选举,并不直接涉及“中央政权”的…  相似文献   

6.
国民党进一步成为“选举机器” 随着台湾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党国体制”早已被台湾民众所诟病,国民党中央及地方党部的职能进一步弱化。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虽然兼任国民党主席,但并不以国民党中常会为决策机构。加之台湾选举频繁,国民党中央也成为选举的指挥中心,各地方党部也成为地方选举运作枢纽。2011年国民党朝“选举机器”转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戴澄东 《黄埔》2012,(2):11-12
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争取领导人的选举,在熙熙攘攘的声浪中,以马英九先生赢了,获得连任而结束。这次选举国民党之所以能够获胜,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岸政策获得大多数台湾民众认同。  相似文献   

8.
吴琼垺 《台声》2006,(1):21-22
2005年12月3日台湾地区进行县市长、乡镇市长和民意代表等所谓“三合一”选举,以国民党为首的泛蓝势力重挫以执政的民进党为主的“泛绿”阵营;其中县市长部分,国民党以14比6大败民进党,另在乡镇市长和民意代表部分,国民党都以过半优势,席卷23个竞选县市。舆论咸认,这是一次荒腔走板的选举,也是数十年来台湾最烂的一次“负面选举”,两个阵营在相互比烂的选战中,近1000多万无辜选民不得不用选票给民进党一次教训、给陈水扁一次警告,至于选后台湾岛内的未来是否变得更好,仍待观察。从双方阵营的竞选立场看这次选举,可以归纳为(1)政客拓充执政地…  相似文献   

9.
张逊 《黄埔》2006,(1):4-7
2005年12月3日,台湾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的“三合一”选举揭晓,23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赢得14个,亲民党1个,新党1个,无党籍1个,民进党只有6个,与民进党同属泛绿阵营的“台联党”则交了白卷。选前“副总统”吕秀莲就直言,这次选举以国民党为首的泛蓝阵营一定会赢,只是大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07,(7):36-36
据中新社报道,6月24日,国民党“全代会”正式提名马英九和萧万长为国民党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正副候选人。此前一天,持续了数月的谜底终于揭晓.马英九“三顾茅庐”请来“许久不过问政治”的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萧万长做自己的副手。  相似文献   

11.
又一轮台湾“三合一”选举于2005年12月3日结束了。23个县市长,泛蓝阵营获17席,泛绿阵营仅获6席。岛内泛蓝阵营以“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今天”、“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了今天”的心情大胜了泛绿阵营。2005年台湾县市长选举的特点民进党自己打败了自己。以往无论是岛内民众,还是岛外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退台后,在台湾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一党制,经过上世纪80年代"政治革新"后,在政党多元主义环境下国民党成功实现了一党主导.进入新世纪,随着中产阶级和年轻一代政治多元化诉求的增强、泛蓝阵营和泛绿阵营及岛内民众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差异、"单一选区两票制"等选举制度的改革,台湾地区政党体制逐渐形成"两党制"的雏形,并在政治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3.
一、反对和遏制“台独”是当前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1、台湾岛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民进党的力量进一步增强。民进党执政以来,台湾政局形成了泛蓝与泛绿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但民进党的势力在不断扩张。2000年台湾“总统”选举时,泛绿的支持率仅为39%,2004年的选举中,泛绿的支持率达到50%,与2000年相比,上升了近11个百分点。在2004年12月的台湾“立委”选举中,泛蓝取得114席(上届为115席),勉强维持原来过半的格局,泛绿赢得101席(上届为100席),其中民进党为89席,仍为“立法院”第一大党。从支持率方面看,泛蓝由上届49.7%下降为46.85%,泛…  相似文献   

14.
12月3日,被视为2008年“大选”前哨战的“三合一”(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选举揭晓。在关键的县市长选举部分,国民党以绝对的优势战胜民进党,获得14席(泛蓝军共17席),民进党只在南部地区获得6席。这是自1997年县市长选举以来、自2000年大选失败以来,国民党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大胜利,也是民进党建党以来的最大挫败。国民党气势上扬,马英九向2008年跨出了坚实的一大步。陈水扁领导权威和影响力大幅下降,民进党“长期执政”图谋面临重大挑战。蓝绿地方政治版图重新改写,“蓝长绿消”态势初步形成,“北蓝南绿”结构发生微妙变化。此次“三合…  相似文献   

15.
吴师 《两岸关系》2015,(1):39-40
<正>2014年11月29日,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22个县市长中,国民党获6席,民进党获13席,无党籍获3席,蓝绿政治版图呈现逆转之势。针对选举结果对岛内社会形态和政局走向的影响,台湾学者表达了不同观点和见解。国民党应加速改革台湾历史学者武之璋认为,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大家都寄望马拨乱反正,把台湾带向一个正常社会。没想到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台湾的选举年,新一届台湾“立法委员”的选举,台湾地区新领导人的选举,相继出场。在“立法委员”的选举中,泛蓝阵营大胜,引来台湾股坛的连续大升幅,台湾“立法委员”选后,台湾股市开市大升224点,第二日再升142点,反映台湾民众对经济未来前景的信心大幅提升。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后,台湾经济能否重见春天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台湾地区2008年大选经过一番激烈的选战终于落幕,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和萧万长以7658724票领先,胜出代表民进党的谢长廷和苏贞昌220万余票,以绝对优势赢得了选战的胜利。台湾迎来了第二次政党轮替,也为台海的和平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正> 对马英九和他统帅的国民党而言,处理亲民性、现代性与候选人形象的塑造和维持是关键。处理好就是以逸待劳,处理不好就是强弩之末。马英九在国民党主席的选举中获胜。他当选以后的国民党走势和他在2008年"总统"选举中的位置判断广为各界所关注。马英九当选党主席对国民党治理是好是歹,对2008年国民党重返"执政地位"是吉是凶,对他自己的"总统"之路是以逸待劳还是强弩之末?笔者以为取决于以下几点。党内整合。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是国民党首次将直接对决式选举引入党内,因此造就了国民党良好的民主形象,但是选举的残酷性本身也造成了党内理想和利益的纷争。党产、反黑金、党内改革如何进行并不因马英九的当选而顺理成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6,(5)
正电视辩论政策两党格局彰显2008年的台湾领导人选举共举行了两场电视辩论会,两场辩论会下来,马英九的表现获得台湾民众的好评。谢长廷意欲借电视辩论会彰显自己律师辩才的优势,为自己的选举加分,但事与愿违。谢长廷没有捞得好处,反而让对手马英九加了分。  相似文献   

20.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11,(12):19-20
对于台湾来说,2011年是政党对抗激烈的选举年,从年初到年尾,台湾社会陷入政治口水和恶斗之中无法自拨。经过2010年底的五都选举,岛内外的舆论都意识到国民党的票源基础已难再现2008年的盛况。2011年对于国民党来说,是在艰困中挣扎,是在斗争中前进的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