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与法治》2013,(22):12-12
中国铁建“天价招待费”揭露行业腐败和潜规则。近些年曝光的“天价招待费”事件的“主角”不光有中国铁建监管不到位,运行不透明,招待费某种程度上成了“见不得光”支出的“容纳筐”?中国铁建“天价招待费”折射出央企监督的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腐败”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及刑事实体法总体研究上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作为“腐败”最后且最有力规制手段的刑法在处理相关“腐败”犯罪时目标范围的不明确。而此种研究的重点最终不可避免地落在封“腐败”定义的刑法解读上。本文就是试图通过分析基于刑法视角研究“腐败”定义的价值问题和此种研究的可行性,明确基于刑法视角研究“腐败”定义的几个前提问题,为以刑法为主要工具的有效反腐设立一个清晰准确的靶子。  相似文献   

3.
新华 《政府法制》2014,(22):22-23
最近频频落马的官员腐败案件大多暴露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家族腐败”,一人当官,全家受益,一人“落马”,牵出“全家”,形成了一个完整腐败的利益链。 “家族腐败”的方式愈发隐蔽,而这种集体腐败,人数多,危害巨大,在经济上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政治上,给党和政府造成很坏的影响。不少专家认为,根治家族腐败值得引起重视,应建立健全并真正落实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同一个省交通厅,前任厅长因腐败而落马,后任者继续因腐败又倒下,一连四任厅长“前腐后继”,都倒在同一个岗位上,被讽为腐败“四连冠”!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竟然还有一连五任“前腐后继”的,都相继因腐败而获罪!这样的官员“前腐后继”案例,实在触目惊心,怎能不引人深恩?  相似文献   

5.
江德斌 《法人》2011,(6):14-14
随着央企加快“走出去”步伐,困难和风险也在增加。其中,央企海外恶性竞争引起了国资委的重视。一位资源类央企负责人表示,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进行恶性竞争,一方面抬高了交易对象的价格,另一方面,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腐败的制度根源与从制度上遏制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要反对腐败,首先要弄清产生腐败的最深层次的根源,并从治本上下功夫,才能见效。本文拟就腐败的制度根源和从制度完善上遏制腐败作一些探讨。一、腐败的制度根源(-)腐败根源的理论误区。l、腐败与反腐败现在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话题。腐败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免。一些论者在追溯腐败的根源时,往往只限于从腐化者个人品质和社会意识中找原因。好心人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的形象,又往往把腐败只归咎于剥削制…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生活》2010,(7):5-5
世界上总有一些巧合意味深长。3月15日,“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北京土地市场又涌现出新的“地王”,而且三个“地王”全部为“央企制造”。尽管“两会”上各界代表对高房价一片讨伐声,但新地王的产生明显说明——“两会”对房价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中,掌管人、财、物的部门是易发生问题的“敏感区域”。从某种意义上说,规范和监控好这三部门的权力,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几年来,中国电信结合本企业实际,针对“三权”运作中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着力创新,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路子,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实行集中管理,规范物权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就必须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使企业的投资决策、工程管理等各项“物权”沿着制度化、公开化、市场化轨道运行。几年来,中国电信针对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部门或岗位腐败…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一种新的腐败群体正在滋生。(4月18日《半月谈》)  相似文献   

10.
吕斌  姜东良 《法人》2013,(8):27-28
审计问题要从背后的制度建设角度来完善,而不是简单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在国家审计署近期发布央企2011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之后,一些违规问题再次颠覆公众"三观"。对央企进行财务审计,目的是让其财务工作更透明,也是监督与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些共性问题来说,审计工作仅是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解决这些共性问题推动央企内部控制的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外部没有强有力的监督诉求,就无法倒逼央企从管理根源上进行改  相似文献   

11.
《政府法制》2009,(16):53-53
孙立樵 “新官堕落”有其复杂的原因,根治也应该进行系统思考。目前,最急需做的工作是优化“新官”成长环境,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一整套预防和保障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使年轻干部“不愿腐败”、“不能腐败”和“不敢腐败”。  相似文献   

12.
“治已病”不如“治未病”。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预防和制度建设,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原则和根本举措。落实这一原则和举措,就要高度重视廉政风险排查和防控工作。真正让党员干部知道“风险”、不敢“冒险”、力求“保险”,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干部失足,确保权力行使安全和干部成长安全。  相似文献   

13.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洋腐败”就伴随着跨国公司的涌入而现身中国。据媒体报道,跨国企业在华行贿的事件近10年来一直在上升,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案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在实践中我们看到的“洋腐败”案例可谓五花八门,“洋腐败”造成的危害令人触目惊心,其存在的根源错综复杂。事实证明:“洋腐败”已经成了危害中国的新祸源,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彻底铲除“洋腐败”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纯海 《政府法制》2009,(3):42-43
近年来大量的案例表明,领导干部腐败大多是“圈子腐败”。这个圈子的圆心,就是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半径就是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圆周就是依靠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获取私利的人。今天我们剖析的安徽省淮南市委原书记陈世礼的“利益圈”,实质上就是一个“腐败圈”:陈世礼的腐败,就是典型的“圈子腐败”。  相似文献   

15.
徐喜林 《中国监察》2009,(14):34-35
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同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坚持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相比较,将“紧迫性”换成“复杂性”是一个显著变化。这提示我们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对腐败问题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不仅要从战略上坚决反对腐败,更要从策略上有效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16.
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例看,一些领导干部和有一定权力的工作人员的权钱交易行径之所以能够得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源头上防范不力,监督管理不健全不落实。因此,预防腐败必须从源头上做起,做到“三注重”。  相似文献   

17.
央企,作为共和国的骄子,恐怕从没有像今年如此遭到老百姓的痛斥,因为央企不断制造的“地王”,使许许多多百姓住房梦不断破灭。房价一路飙升严重脱离国情、民情,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上海“力拓案”的出现对于现阶段我国惩治涉外商业腐败犯罪活动来讲不得不说是一个警示:涉外企业涉嫌商业腐败犯罪是否成立单位犯罪,我国刑法对此似乎无能为力.我国未来的刑法立法应该予以注意;在罪名适用和选择上,司法机关不应该模棱两可,应该作出具有强劲警示力和富有时代责任的司法认定:我国刑法中的资格刑设置应该扩大,对于商业腐败犯罪行为尤其是涉外商业腐败犯罪中自然人犯罪主体应该增加“从业中止、禁止”的刑法规制;在具体惩治这类犯罪的司法执法方面.应该采用“从上而下、统一协调”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9.
招聘工作往往存在许多“误区”,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尽量回避这些“误区”,才能避免招聘失败,从而为企业招到所需要的精英人才,并且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20.
白杰 《法治纵横》2011,(10):65-66
曾经风光无限的王庆海落马后被戏称为“两手干部”,即“两手干部”即指那些干工作有一手。搞腐败也有一手的触罪官员,“两手干部”有功劳、更有苦劳,但他们在腐败事业上同样身手不凡。因其正面形象具有很强的迷惑性,罪行败露时被人们喻为“明手”掩盖“暗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