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清芳 《中国监察》2013,(19):43-43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党员干部必须以史为鉴,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同时也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
李晓 《公民与法治》2013,(12):43-44
奢侈亡国 如果说,北宋之兴,靠的是成由勤俭的定规;那么,北宋之亡,则是基于败由奢侈之铁律。北宋的第八代皇帝宋徽宗上台后,开始几年还励精图治,不久就露出了骄奢淫逸的嘴脸。  相似文献   

3.
魏元帝成熙二年(265年)十二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位,建立晋朝,史称西晋。立国之初,深谙“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司马炎觉得有必要改变魏国的奢侈风气,而达到“矫以仁俭”,并下达了严禁奢侈浪费的诏令。  相似文献   

4.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人们也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名言警句作为“传家宝”。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但是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等奢侈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在有的地区、部门和单位还呈蔓延之势,以致被概括为一个新名词——“中国式奢侈”。  相似文献   

5.
李雁  王小军  王璐 《政府法制》2013,(18):F0002-F0002
坐落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上党盆地北缘的石圪节煤业公司,是一座有80多年开采史,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先进单位。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周恩来总理树为全国工交战线勤俭办企业的五面红旗之一,铸就了“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矿风。进入90年代,再度被树为全煤学习的榜样,江泽民、李鹏等11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石圪节题词赠言,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石圪节矿风报告团,号召全国学习“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  相似文献   

6.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咏史》诗的开篇名句。历史舞台,过客缤纷。披览古今,掩卷长思,决定各色人等成败兴亡的,固然非止一端,但勤俭抑或奢侈确实是影响国家发展走向的重要缘由。近来,中央重申并力倡节俭,彰显了对国计民生之重视,对发展道路之清醒。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普通百姓,都应该及早树立关于勤俭节约的正确意识,以谋发展之大局,铸幸福  相似文献   

7.
道光皇帝倡导勤俭治国,狠刹吃喝浪费之风,这对我们今天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仍有警示和反省作用,也蕴涵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生明,廉生威”的古训,再次得到验证。吉林省榆树市火柴厂厂长赵振军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力挽危难,勤俭创业,创造了一个企业新天地──  相似文献   

9.
《天津律师》2006,(4):65-65
当事人:郭洪福、男、1964:1964年7月出生,天津旌宇律师事务所律师,地址:红桥区勤俭道201号区委大楼西侧楼101  相似文献   

10.
秀容中学是由忻州区政协牵头创办的一所民办公助学校.创办20年来,该校坚定不移地发扬"三苦"(生活艰苦、学习刻苦、工作辛苦)精神,勤俭办学,奋发图强,勇于开拓,学校规模不断壮大,办学实力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1.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反对和制止奢侈浪费是一项英明决策,符合国情,切中根本,深得民心。事实一再证明,奢侈浪费是腐败得以产生和蔓延的温床。近几年揭露和查处的腐败案件,无一不与腐败分子的奢侈挥霍行为相联系。“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反对和制止奢侈浪费,绝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关系根本、关系民心向背的大事。由于历史、地理、气候、文化等诸多原因,青海长期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落后于全国,改革开放以来虽有较大进步,但与发达省区发展上的差距仍然很大。目前,青海仍有14个国定贫困县和66万多贫困人口,一部…  相似文献   

12.
冯忠华 《政府法制》2013,(16):53-53
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是潞安集团的传家宝,是煤炭工业的一面旗帜,是一种具有深厚底蕴且不断发展创新的企业文化。在新形势下,探究新时期石圪节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建塑具有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更有利于我们发扬石圪节精神,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奢侈不得     
江总书记在中纪委八次全会上的讲话《大力发扬艰苦斗精神》,列举了当前奢侈浪费现象的六种情况后不无忧虑地说:由于西方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等原因,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好作风,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淡忘了,有的甚至已经丢得差不多了。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盛行起来。一些人沉溺于物质享受,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令人触目惊心。他还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和古人格言“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等告诫国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可谓是语重心长。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师范教育已经走完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在这艰难、曲折的路程中,张謇无疑是一位重要的开拓者。他的重视师范、师资,严格教学管理和勤俭治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等师范教育思想,对研究张黎的教育思想,以至研究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发展史,都是颇有价值的资料,对创造中国师范教育新世纪的辉煌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会上要求全党,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江总书记多次讲到戒奢问题,他还曾引过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两句诗,告诫大家要懂得这个历史规律和社会真理。在历史上,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事例不胜枚举。不仅王朝的兴衰大致有一个自俭入奢的颓落过程,而且在某些曾经建立过赫赫战功的有为君王那里,也不乏由俭入奢,成为悲剧人物的先例。创造过“公私仓禀俱丰实”的“开元盛世”的唐明皇,就是其中一位。这位以藩王入主的“三郎”,扑灭韦后之乱,赐死大平公主,而后励…  相似文献   

16.
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怎样的人生才算是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近日,我却在开县检察院党员干警身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胸怀大局,忠于法律,敬业奉献,清廉勤俭。他们用自己平凡的言行演绎着不凡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勤俭的态度     
陈韶华 《江淮法治》2013,(11):60-60
勤俭,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人生习惯。来到这个清丽秀美的山城以后,养成了夏天晨跑的习惯。而跑步时,总会看到一对散步的老夫妇,他们一边散步一边捡拾路边草丛里的塑料袋、矿泉水瓶。端午临近,单位一领导邀我去家里吃父母亲手裹的粽子。进了屋,顿时惊讶,原来老夫妇居然是领导的父母,都是县里退休的老领导。饭桌上,老人不时会将掉落在桌上的饭菜,很自然地捡起来放进嘴里。老人勤俭节约的举止,让我感触很深,不由想起自己的父母,勤俭对  相似文献   

18.
老猫 《政府法制》2012,(35):28-28
“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这是明朝的徐九经在句容当县令的时候写的。因为有个戏叫《徐九经升官记》,所以大家对他比较熟悉。不熟悉的是,他面得也不错,就画了棵门菜挂在堂上,旁边题了这两句诗。后来他离开句容了,老百姓就把那棵白菜刻成下来,还刻了“勤俭忍”三个字,说这叫“徐公三字经”。  相似文献   

19.
曹波 《中国监察》2010,(4):61-61
日前,设在武汉市中国共产党五大会址纪念馆内的“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开幕。在该纪念馆“清风”亭的两个朱红柱子上,镌刻着董必武当年亲笔题写的座右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董老的廉政思想以及他勤俭清廉的一生,本身就是我们学习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20.
一外商拟在我国某地合资建化肥厂而前来考察,此止间东道主热情款待,在吃、住、玩上大作文章。两天后该外商便“黄鹤一去不复返”,后寄来两句中国古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为勤俭破由奢。”一个“老外”竟用中国古诗劝告国人勤俭节约。老外的含蓄、幽默着实令笔者惊叹。惊叹之余,又引起笔者深深的思索。确实,眼下有些企业效益低下,但其主儿仍借各种机会吃喝玩乐、铺张浪费,甚至打肿脸充胖子举债挤入高级消费圈,这既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又损害了自身在群众中的形象,实属是一种败家子行为。然而,国外一些大企业家,如美国的洛克菲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