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荣 《法制与社会》2010,(9):194-194,198
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交融共存,共同构成人类基本的生存环境。虚拟社会毕竞不同于现实社会,引发了一系列的网络社会的问题。本文指出要建立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就必须坚持既重视网络主体(自律)的作用,又重视网络法律监管(他律)的作用,并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最终实现网络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
刘明锋 《法制与社会》2010,(15):184-184
近十年来,网络在中国迅速普及,网络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当前学术界,对网络社会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尝试,但在网络社会下,青少年如何更好地成长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结合青年如何参与到网络生活以及网络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探讨了网络社会下青少年如何成长,并力求对如何优化青少年的成长提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买保江 《法制与社会》2011,(21):14-14,23
互联网影响并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得言语表达自由的范围变得更为广阔。网络表达自由,对于扩大社会民主,促进监督民主,缓解社会矛盾冲突,促进公民知情权的实现起到了非常好的的促进作用。网络加强了公民政治沟通的能力,提高了政治表达的自由,网络表达了公民意志,伸张了公民权利。用网络养成社会民主或者带动、促进社会民主,是我们发扬民主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近日在央视举行。数十位互联网业界管理者、从业人员和微博名人齐聚央视演播厅,对话畅谈网络名人的社会责任。与会者集思广益,妙语叠出,思想碰撞中形成了一个个共识,其中,网络名人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11,(4):F0003-F0003
杨守建、郭开元在《中国青年研究》撰文指出,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兴起,在解决社会问题和处理社会事务时,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虚拟社会已经纳入了社会管理范围。网络虚拟社会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征,并且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中,使得虚拟社会管理不断面临有别于传统现实社会管理的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使用网络逐渐成为时尚。而网络在给青少年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其中上网成瘾巳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针对网络成瘾的主客观原因以及网瘾的危害,提出了戒除网瘾的几点措施,希望能够对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乔海波 《法制与社会》2013,(36):216+220-216,220
近几年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信息大量增加,信息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有音频、视频、文字等方式,人们利用这些共事信息提高了工作和生产效率,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在随之改变,传统的社会形态在向信息社会转变。但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良信息混杂其中,其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开放性、速度快的特点造成了更大的社会危害,迫切需要进行有效控制与治理。  相似文献   

8.
徐清波 《政法学刊》2000,17(3):23-26
目前网络飞速发展的同时,世界各国网络的相关立法都显得相对滞后。正确认识网络上的一些法律和社会问题,将有助于推进我国的网络立法工作。本文就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有关问题,作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社会》2011,(5):F0003-F0003
杨守建、郭开元在《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11期撰文指出,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兴起,在解决社会问题和处理社会事务时,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虚拟社会已经纳入了社会管理范围。网络虚拟社会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征,并且处快速发展变化中,使得虚拟社会管理不断面临有别于传统现实社会管理的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已有网民1.6亿名、网站131万个、网页44.7亿个、博客用户300(I多万个,网络应用推陈出新,互联网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极大地便利、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无数的未成年人沉迷于网游、流连于网吧,网上“维权”事件接连不断,网络淫秽色情、网络赌博、网络诈骗屡禁不绝,网上贩毒、网络传销有所发展.网上销售枪支、迷药日益增多,互联网成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场所和工具。传统违法犯罪与网络违法犯罪日益融合,“虚拟人”与社会人角色互换时隐时显,“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结越来越紧密。  相似文献   

11.
网络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平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也越来越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内校园网络平台的建立和升级,高等学校网络舆论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本文重点分析高等学校网络舆论的特殊性,基于这一群体网络舆论的特殊性提出建立健全正确有效的引导机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于美淇 《法制与社会》2011,(34):280-281
科技社会和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带我国进入了网络信息社会,产生了“人肉搜索”这种特殊的信息搜索方式,但近几年发生的“人肉搜索”事件,使个人的权利受到威胁和侵犯,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看到了折射出的社会和法律问题,“人肉搜索”是否入罪也成为学术界的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了中外文献资源网络建设的历史基础上,就中外文献资源网络建设的管理体制,中外文献资源网络建设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它们的异同,阐述了中国的文献资源网络怎样迅速地与国际“接轨”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赵春霞 《法制与社会》2011,(14):71-72,74
在网络文化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网络诈骗犯罪现象日益猖獗。本文从网络诈骗犯罪概念、手段入手,简洁分析了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并对网络诈骗犯罪提出了预防和控制建议,以期达到切实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马维杰 《法制与社会》2013,(35):171-172
网络传播中的言论自由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重要理念和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受到民众的推崇,另一方面,就网络传播中的言论自由而言,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因为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和网络的“双刃剑”特点,对网络传播中言论自由的保护和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张玉胜 《检察风云》2013,(19):34-34
从秦火火到周禄宝再到傅学胜,还有一些乐于传谣的网络大V,他们利用网络便利,借着造谣传谣形成所谓的影响力.进而谋取不当利益。他们殊途同归,都成了危害社会的“大谣”、对此法律专家、社会学者以及广大网民纷纷指出,对于这些网络“大谣”必须重拳出击,依法严惩,还网络以清明空间。  相似文献   

17.
张静  安伟 《法制与社会》2013,(33):281-282
近年来,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广大人民的重视,然而人们也体会到网络在带给我们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了诸多的问题。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网民的个人隐私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个人名誉也会受到损坏。所以,就需要不断来完善传统的网络诽谤罪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崇尚言论自由,而涉及到网络言论自由的案例也逐年增长,网络诽谤罪出现的频率也居高不下。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部分法律中对网络诽谤罪有所涉及,但尚未有一部系统完善的法律条律将网络诽谤罪的认定标准纳入其中。本文针对网络诽谤罪在理论层次上的认定标准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的遭遇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舆情群体事件逐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在社会热点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在研究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论述检察机关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现状及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进入信息社会以后,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较之以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成为了民众首选的、便捷的沟通渠道,网络舆论开始备受关注,网络舆论监督也已经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警民关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要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就要鼓励民众正确进行网络舆论监督,行使民主权利;同时,公安机关要积极应对网络舆论监督,树立警队威望。  相似文献   

20.
唐嫣 《法制与社会》2013,(28):106-107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网络交易逐渐成为商务活动的新宠,网络交易的数量和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因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网络交易在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还有加强。如何对网络交易的安全性进行保护,就成为我国民商法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从网络交易安全内涵入手,分析了网络交易安全现状,民商法对网络交易安全的保护,以及民商法在网络交易安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对于民商法在网络交易安全保护中的创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