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2,(1):33-33
“你怎么证明长在奶粉里的虫子就是荷兰的虫子啊!你给我证明看看,你能证明我就按要求给你赔!” ——青岛市民王先生买了一桶荷兰进口奶粉美素,开封后发现一条活虫,经销商要求证明虫子是荷兰籍的才会赔偿。  相似文献   

2.
在常人的主观意识里,盲人的世界是黑暗的。可是,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却是别样光明!在喧闹的城市里, 他们从事着特殊的职业:盲人按摩。他们的存在,为人们带来健康。除了偶尔享受他们的服务,对于他们,你了解多少呢?看他们用盲棍敲击着穿越马路? 看他们悄无声息样子卑微地摸索着上下公车?这些,几乎成为人们对盲人的基本印象。现在,作一个假设。如果,一张空白洁净的纸,一支蘸着墨水的笔, 盲人们可以用这支笔在这张纸上画出花鸟虫鱼,你会相信吗?如果,同样一台主机,一面屏幕,一个键盘,他们同样和你一样在键盘上点击上网,浏览世界,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无数个你熟识的人站在你的面前,你会认出他们;如果把无数个人的头颅骨摆在你的面前,你还能认出来吗?如果拿出照片来,让你把照片和头颅骨对号,你更无法对应了。但是有人就能,他就是兰玉文以及他所在的辽宁省铁岭市公安局213研究所工作人员。他们为全国各地500多起焚尸、碎尸、毁容、白骨等重大杀人案及重大火灾、空难事故所做的身源鉴定,无一失误,对案件侦破和事故处理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倒霉     
酒吧里,一个男人一直盯着自己的酒,一个壮汉走过来,把他的酒喝光了。男人哭了起来,壮汉说:玩笑而已,我再去给你买一杯。男人说:今天是我最倒霉的  相似文献   

5.
王露露 《政府法制》2014,(36):38-38
荷兰人请客就像请来了大少爷二少奶奶,穿梭于屋里屋外,伺候宾客忙得不亦乐乎,所以他们轻易不请人吃饭. 你如果不凑巧在吃饭时间来到荷兰人家里,他们耐心地等你走了再做饭吃饭;如果你不知趣赖着不走,他们就用眼睛看你,直到把你看走了事。不是荷兰人小气,而是因为他们做的饭总是正好够吃。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生活》2016,(16):58-59
“恶神之礼”中的信念冲突 如果你是一位国家主宰者,我是一名恶神,有一天我对你说:“我可以送给你你所在的国家一样礼物,这样礼物将会极大程度地改善你国家中每一个人的生活,让他们更快乐、更幸福;作为得到礼物的代价,我会每年在你的国家里挑选5万个人当作‘祭品’,让他们以极其恐怖的方式死去,并且之前不透露任何消息;我挑选的‘祭品’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地位职业,哪怕是作为主宰者的你,也有被选中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1972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里,有一些4岁的小朋友待在一间教室里,每个小朋友的桌子上都放了一颗棉花糖。研究者告诉小朋友们,自己要离开15分钟,如果小朋友们要吃这颗棉花糖,那么他们要摇桌上的铃铛;但如果小朋友们能忍耐住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再吃这颗糖,那么他们就会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教室里有一扇单面玻璃窗,用来观察小朋友的行为。研究者们发现,有的小朋友很快就把棉花糖吃了,  相似文献   

8.
郑亚邦  李军 《中国监察》2009,(23):53-55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站在人堆里,你也很难发现他的存在。瘦小的个子,总是穿一件洗得发白的黄色夹克,一口浓重的湘南口音,如果不与他同事共处,很难感觉到他的魅力,而一旦感觉到了他的人格魅力,你就会懂得什么叫崇高,什么叫敬意,什么叫依依不舍。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平凡朴实却又耐人寻味。它告诉我们:无论你身处社会的哪个阶层,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你的心中都应当有一颗螺丝钉的形象。我,愿意忠于我的岗位,做公证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相似文献   

10.
稻草捆绑术     
几日前,朋友圈里流传一条关于“稻草定律”的微信,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是一根稻草。有个卖白菜的人发现了这根稻草,用它捆绑了白菜,于是,这根稻草的身价就与白菜一样了;如果有个卖螃蟹的人发现了它,拿去捆绑螃蟹,这根稻草就与螃蟹一样的身价了。  相似文献   

11.
目前美国警察抓违章已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一辆汽车开过去,如果声音、灯光有一点儿不对,他们会立即伸手拦下或鸣笛冲上去。非常时期,警察特别不喜欢贴上遮光膜的玻璃。如果警察让你把车停在路边时,最好赶紧把车窗摇下。试想,当警察俯下身来想看个究竟时,车窗上如果只能看见自己的大头像,他能有好心情吗?  相似文献   

12.
赵莹 《法律与生活》2012,(23):20-21
曾经,他们是恩爱的夫妻;离婚后,他们成了同一个屋檐下的邻居。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何况还有昔日的情分。不料想他们却矛盾重重,以改对簿公堂。审理离婚案件的资深法官肖菲认为:“离婚犹如精神断奶。如果你一直生活在以前的是是非非中,你只会更加痛苦。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也许你会重新找到快乐。”  相似文献   

13.
南湖颂     
在我生命的画展里你是最壮丽的一幅从湖面上升起的那面旗帜被风雨漂洗的更加艳红用湖水蘸火的那把锤镰被日月锻打的更加灿烂在古老中华的版图上你是母亲最亮的眸子那只普普通通的小船如同长夜中的一盏明灯为探索者照亮了前进的方向那挂普普通通的白帆如同一把顶天立地的巨伞为亿万人民撑出万里蓝天啊,南湖母亲之湖你用自已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千千万万个优秀儿女如果没有你昔日的壮举就不会有中国龙腾飞的今天南湖颂@赵月明  相似文献   

14.
200万、700万、2600万,这3个数字是本期3篇案件稿里的涉案金额,相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笔太沉太重的巨款。可是,在骗子那儿,他们不费吹灰之力轻而得来。表面看来,骗子们有计谋,可被骗者不配合,他们的忽悠就无从谈起。然而,究其深处,是被骗者心中出现漏洞所致。案子虽然破了,可受骗者的心灵还得进修。尤其,文中的受害人唐涌还得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多多思考将财富回报社会,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有句话说得好:内在的财富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外在的财富决定一个人能活多久。 此外,我们得正告一声骗子,个人的任何“聪明”与试图不轨,都永远无法与国家法律抗衡,你所玩的伎俩相对于它,永远都是一场鸡蛋碰石头的游戏。我们得永远相信培根在《金钱的阴谋》里阐述的一个真理:“如果你在荻取金钱的过程中感到心虚,你就别指望获得它后,你的生活会怡然自得。” 本期编发了3篇关于诈骗的案件稿,望读者朋友能从中获得教益。  相似文献   

15.
温柔陷阱     
温柔有时是覆在陷阱上的一层极端诱人的草坪,如果你不认真辨别,一旦涉足其上,便会陷入阱底,而阱底倒立着一把把置你于死地的尖刀。  相似文献   

16.
牛思远 《政府法制》2009,(23):27-27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相似文献   

17.
今天,但凡看过美国警匪片的观众都会看到警员宣读米兰达权利:“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放弃保持沉默的权利。你说的一切会在法庭上用作对你不利的供词。你有权获得律师。如果你希望有律师,但没钱请律师,警方讯问开始前可为你找一位律师。”但美国刑事案件中律师帮助权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为权利而斗争”的结果,每一个人都用他们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抗争在改变历史。  相似文献   

18.
覆水难收     
《法律与生活》2010,(13):5-5
看了本期的封面故事,我想起这样一个传说:姜子牙穷困潦倒之时,他的妻子弃其而去。等他贵为丞相,衣锦还乡时,其妻急忙赶来,希望可以重新回到他身边。姜子牙没有回答是或否,只是把一碗水倒在地上,然后对她说:“如果你能把倒在地上的水重新收回到碗里,我就答应你。”  相似文献   

19.
第一项任务 星期三中午,我从图书馆回到办公室,隔壁办公室的小伙子给我送来一份法文的文件,上面附着一个小条,让我给我的上司打电话。领导给我分配了第一项工作,让我研究关于国际组织中观察员地位的问题,法庭想给予一些国际组织观察员的地位并与他们签订协定。我的任务是研究这样做是否合适,如果可以给予的话,是否需签订协定,在协定中就规定双方哪些权利义务,研究后写出有关的备忘录。为了将工作做得又快又好,我取消了回去吃午饭的打算,一头钻进七楼图书馆,图书馆中午不关门,多亏以前在研究台湾与国际组织的问题时曾涉猎这方面的问题,知道在什么地方找材料,可惜图书馆里这方面的资料奇缺,只找到很少的资料,我把它们复印后,拿回办公室去看,然后抓紧时间在电脑里打了一个简单的备忘录,谈了我对这个问题的初步印象。我的上司说,他给我的那份法文的东西是我前面一位搞的。我说:“我看不懂法语,有英文本吗?”他说:“没有。你不是学了很长时间法语了吗?你不  相似文献   

20.
弄神骗酒     
刘伶爱酒如命。某次,他已饮了很多酒,仍不想止,让妻子再拿些酒来。妻子气得把盛酒器具摔破,边哭边劝道:“你饮酒太厉害,已影响到身体。一定不能再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