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东方学家李希霍芬在巨著《中国》首卷中,首次将"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丝绸之路",从此这一概念广为传播。近百年来,经不同时期不同学者不懈的努力,"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相对于"陆上丝绸之路"的独立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接受。不同历史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南海起航线和东海起航线两条干线,它穿过东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接受东盟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两者共同构成了既不同于古代中国丝绸之路,也不同于当代美国新丝绸之路的当代中国新丝绸之路区域发展战略。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8,(11)
正丝路文化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因此,涉及影响当代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古丝路文化,自然会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笔者将中国古代几大丝绸之路发展史进行梳理,试图澄清当前学界关于"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混乱运用。一、影响当代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乃至东西方的古代丝绸之路1.西北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0月,习近平出访东盟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并出席APEC峰会。他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对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所经地区及相关各国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政治稳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同年10月,习近平在印尼参加APEC会议期间又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东连活跃的亚太经济圈,西接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拥有巨大的资源和市场。为抢占先机,搭上国家战略的"顺风车",国内诸多省区市纷纷提出自己参与一带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正在全面升级周边外交,"亲诚惠容"成为今后中国周边外交的指导思想,而海上丝绸之路将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动脉与桥梁。随着中国步入海陆复合型发展道路,海上丝绸之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新的意义。首先,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周边国家跨越时空的和平纽带自汉代建立起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以中国古都长安为起点,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千百年来成为连通东西方的重要"交通走廊",频繁地进行和平的航  相似文献   

7.
正"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亚欧非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它开拓于陆上,又发展于海上,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文明传播之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在特定政治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兴起是东西方先民互为推动、双向努力的结果。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希望发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特有的价值和理念,并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  相似文献   

8.
正一、航运外交的法治合作基础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东盟国家时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  相似文献   

9.
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建设经济贸易强国的重要战略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东盟国家时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开放水平,参与国际竞争,推动全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动因应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形势变化,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打  相似文献   

10.
<正>一、航运外交的法治合作基础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东盟国家时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由此可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早在2013年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即"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旨在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生机活力,推动亚欧非各国的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该倡议包括建设以福建为核心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加强沿海港口城市建设,利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2)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自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以来至今已三年,这三年间"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迅速。然而,这一战略名称并非是我国所专有的,早在1999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就有了以"丝绸之路"命名的战略计划,并且直到现在美国在中亚都实行它的"新丝绸之路"计划。面对中美在中亚的战略重叠,想要实现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必须认真比较双方各自的战略构想,为双方合作发展提供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为古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重大合作倡议,是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为特色,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提出4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8,(11)
正壹丝绸之路是走向远方的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释了丝绸之路精神的丰富内涵,全面描绘了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一带一路"的  相似文献   

15.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的国际环境下,进一步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建设显得更加重要。金融支持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成功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金融支持存在很多问题,要在顶层设计上加强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金融支持,不断创新金融支持模式,丰富金融支持的内容,以促进区域繁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拓展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引起各国舆论和专家学者的热议。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各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助于加强中国与沿岸国的政治、经贸和文化联系,同时对于增进国与国之间理解、缓解分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悠久历史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于两千多年前,可分三大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朝  相似文献   

17.
正一、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优势及其面临的挑战(一)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优势1.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丰富的历史遗迹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和平、财富与文化交流之路。在先秦至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向亚欧输出丝绸,输入香料和珠宝的商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输出陶瓷和茶叶,输入象牙、香料的商路。明清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是输出中国瓷器、茶叶、五金,输入白银、香料的商路。所以海上丝绸之路也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秦代的航海,开拓了东北航线的海上“丝绸之路”,那么,两汉与两晋便开辟了西南航线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漫长的航线,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及东非许多国家发展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虽然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在中西交通史上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海上“丝绸之路”确已开辟,而且为中西交通的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准备了各方面的条件。我们可以称这一时期为中国远洋航行的初创时期。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3)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党中央首次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党"的概念。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是对建党9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实践的理论升华。这一概念的提出有着清晰的理论脉络,揭示了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再到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起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正"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具有非常重大的国际战略意义,对我国来说,其经济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固然很大,但这还是表层的,从深层次来看,这更应是一个顶层的战略设计,其战略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源源不断地发酵。"海上丝绸之路"构想以经济贸易合作为先导与基石,以政治外交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为重要目标,对于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亚太繁荣、推动全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