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婴儿猝死综合征(dudden infant death s yndrome,SIDS)一直是法医学和儿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相对于北美、欧洲、澳洲以及日本等地对SIDS广泛深入的研究,来自中国的报道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总结文献,介绍SIDS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新的发展趋势,并结合2004年各国学者在美国圣地亚哥公布的SIDS分型,讨论实际检案中需注意的问题以及推进其调查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正>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某女,23岁,某日上午8:00行走至一超市门口突然晕倒,脸色苍白,出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口吐白沫等症状,经送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上午10:00死亡。1.1.2尸体检验尸长153 cm,全身肤色浅淡,营养、发育正常,体表及解剖未见损伤及机械性窒息征象。心脏质量192.0 g,横径8.5 cm,左心室壁厚1.1 cm,右心室壁厚0.3 cm,心脏各瓣膜未见异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检见 相似文献
4.
放射影像学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放射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成熟,X线检查、计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临床诊断技术也临床法医学活体损伤鉴定中广泛应用,为科学、准确的定提供了精确可靠的检查手段。尽管放射学几乎自其发初始就成为法医学的检查手段的一部分,然而这些技术法医病理尸体检验中却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1],把放影像学诊断技术用于尸体检验中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国鲜有这方面的相关报道。可喜的是,在法医学实践中,放射影像学诊断技术作为法医病理学的检验手段正日受到重视,在尸体个人识别、组织器官的损伤、死亡原因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1],其… 相似文献
5.
6.
1 案例1.1 案例11.1.1 简要案情2009年6月23日上午7时许,在嵊州市某区沈阳路黄河桥下发现一具被焚烧的男尸(后经现场走访调查及DNA检验查明死者系龙某,男,51岁,外地人,随身携带有手机,来本地寻妻,长期居住在该桥下,以捡破烂为生).1.1.2 现场勘验现场位于某市某区沈阳路黄河桥南首桥下桥洞.沈阳路黄河桥横跨古黄河,连接我市两个辖区.沈阳路黄河桥南首下桥洞北侧有一斜坡,斜坡北侧为桥墩,桥墩北侧有一个土堆,土堆北侧为古黄河,古黄河边有较多树木.距桥洞北边缘3.8m,西边缘6.6m有一处燃烧残留物带,此残留物带大小为2.4m×1.5m.燃烧残留物带内有一具尸体,尸体上半身覆盖着石棉瓦,头部覆盖着一块硬纸板.移去尸体上的石棉瓦和硬纸板,见尸体全身严重炭化,高度腐败,有蛆虫及少量蛹附着.尸体头朝东,脚朝西,呈仰卧位;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呈弯曲状,双腿张开,右脚穿有一只褐色布拖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靶向心脏冠状动脉死后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PMCTA)方法 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诊断,探索其对冠心病猝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鉴定实践中的6例死亡案例,用5F猪尾型导管经股动脉入路高压注射对比剂碘海醇,获取冠状动脉影像学数据并处理分析,将冠状动脉靶向显影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常规尸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尸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验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例在靶向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中均得到相似的结果 ,诊断吻合率达83.3%。靶向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方法 可以有效显示心脏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常规尸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 具有一致性。结论 靶向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冠心病猝死案件中可以作为常规尸体检验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法医学尸体解剖中常常遇到一些异物,如子弹头、爆炸残留物等等隐藏在体内,可以借助医学影像学X线检查来解决这类问题。因为这些异物密度大,比重大,吸收的光线也多,在荧光屏上呈黑暗,而在感光胶片上呈白影,所以能够准确地将异物所在位置显现出来,解剖也就能按图索骥、轻而易举将异物找出来。案例1:某日凌晨3时许某地一出租屋发生一起枪击案致二死二伤。经尸检,其中一具男性尸体右颧弓外可见一0.4cm×0.3cm类圆形组织缺损创口,周围伴挫伤轮,内宽外窄。左前胸第五肋间前正中线左旁0.5cm处可见一0…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与青壮年猝死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取30例青壮年猝死综合征、20例正常对照心脏标本的左右心室肌、窦房结、房室结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学染色,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PKC分布及强度变化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青壮年猝死者心肌细胞PKC平均灰度值及面积代数和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青壮年猝死者窦房结中的PKC平均灰度值大于房室结(P〈0.05)。结论PKC作为体液调节的途径之一,参与青壮年猝死发病过程,并起到保护性作用。PKC可以作为诊断青壮年猝死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心源性猝死者窦房结神经突触素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常规检验尚未查清的心源性猝死者的死因。采用 L 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对窦房结中突触素阳性物作计算机图像分析 ,定量检测及其检验处理。对照组窦房结中突触素阳性物平均每视野 1.75± 0 .6 7;在猝死组 10例中 ,A组 5例窦房结突触素阳性物平均每视野为 0 .75± 0 .1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0 11) ;B组 5例平均每视野为 1.88± 0 .74,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4)。窦房结神经组织异常可能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部分心性猝死由于缺乏明确的病理学改变,其鉴定工作一直是法医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与长QT综合征、心房颤动等致死性心律失常疾病相关基因(KCNE基因家族与KCNQl)等研究逐渐增多。国内外研究发现KCNE和KCNQ1基因编码心肌钾离子通道,其基因异常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心性猝死。因此,死后KCNE和KCNQl的基因检测对于心性猝死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KCNE、KCNQl与心性猝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法医学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18例心源性猝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在成人猝死的死因中占首位,本文对1998-2005年陕西地区发生的118例SCD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是女性的5.9倍,其中冠心病占55.1%,心肌炎占17.8%,心肌病占9.3%,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主动脉夹层瘤破裂各占2.5%,其他疾病占4.5%。说明SCD多发于男性,冠心病仍是SCD的主要基础疾病,心肌炎是青少年SCD的主要原因,心肌病是青壮年SCD的危险因素,无结构异常的心脏病也同样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4.
寻找心源性猝死者的病理形态学诊断依据。采用本组建立的心传导系统检查法 ,对 16 5例无心外器官疾病猝死者的心脏 ,作心传导系统的组织学检查。发现 5例存在心传导系统Mahaim纤维 ,全部均为束室束型。本组Ma haim纤维的形态学与房室束 (HB)或左束支 (LBB)相似 ,胞体横径在 10~ 35 μm左右 ,胞浆丰富 ,色淡红染 ;来自HB的纤维胞体呈细条状 ,核居中 ;来源于LBB的则按其始发点不同自上而下逐渐变大 ,纵切细胞未见分叉 ,但部分细胞周围见有一薄层结缔组织包围。分析结果表明 ,Mahaim纤维是可致猝死的房室传导旁路。 相似文献
15.
16.
17.
Myxoid heart disease (MHD), more commonly known as mitral valve prolapse, is a very common caridac abnormality affecting 5–10%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history, symptoms, physical findings, pathology, associated condition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is entity. Special emphasis is given to sudden cardiac death, which occurs as a result of acute heart failure or due to a fatal arrhythmia. Theories regarding the origin of the arrhythmias are discussed. Once the origin is known, those at risk for this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can be identified and perhaps a preventative therapeutic regimen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案例的病因、诱发因素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以期为心源性猝死案件的法医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法医病理检案中的心源性猝死案例,对其年龄、性别、死亡时间、死因、诱因及场所等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0例心源性猝死案例中男性多于女性,18~45岁发病最多;病因包括冠心病(129例),心肌病(78例),心肌炎(36例)等;应激为SCD最常见的诱发因素(157例)。结论 1应激和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2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除了要进行系统的尸检及病理学检查外,还要对死者的相关资料如:基础疾病、诱因、死亡时间、死亡经过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明确死因。 相似文献
19.
《法庭科学研究(英文)》2020,(1):中插6,47-54
Studies regarding sport-related sudden cardiac death (SCD) mainly focus on competitive ath-letes; similar data are rar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especially in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