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今中国道德失范与道德失序越发明显的发展状况,要求必须通过道德赏罚加强道德调控以推进道德建设。道德赏罚就是道德主体为了道德目的依据道德标准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手段对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进行赏善罚恶的活动。道德赏罚与宗教赏罚、法律赏罚除了具有"叠体性"的共同之处外,还具有适用范围最广、强制性最弱的区别性特征。从道德赏罚自身看,道德赏罚还具有道德性、有限性与有效性的内在特性。  相似文献   

2.
道德建设之所以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因为道德建设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处于祖国南大门和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对其他文化要素也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道德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必须做到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3.
冯凡彦 《青年论坛》2004,(4):9-10,13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诚信道德建设不仅要靠教育宣传,更要重视赏罚。特别是以经济、政治、法律、社会舆论等外部力量为赏罚主体的外部赏罚,对诚信道德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外部赏罚未来的发展必须以建立有效机制、完善体制、强化观念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建设是人为使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所必须进行的建设自身的行为,但却面对着社会不平衡发展悖论或两难困境.在这种困境下,要想使精神文明建设富有成效,必须从社会成员思想、道德、文化到社会政治文明、法律制度等进行综合构建.惟其如此,精神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地、快速地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道德问题,除了加强社会成员的德性培养之外,还需要通过制度尤其是法律来解决.立法和司法是法律解决道德问题的两种重要途径.道德问题的立法解决,是将道德适度转化为法律,实现主流道德价值观的制度化,强化道德约束力,引导社会成员崇德向善;道德问题的司法解决,是通过司法的救济机制,倡导合道德行为,抑制非道德行为,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法和司法双管齐下,能够整合多元价值,协调利益冲突,凝聚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增强道德认同,构建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社会.同时,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又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它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搞好公民道德教育,需要强化四种意识。一、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强化道德教育的导向意识坚持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的反映。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把发展、扩大、巩固集体利益作为我们道德建设的重要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在认识上和行动上达到三个方面的要求:其一,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根本上是…  相似文献   

7.
邵刚 《前沿》2004,(5):163-165
当前我国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质是道德信念危机 ,引发道德信念危机的原因主要有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化、共产主义信念的动摇、伴随社会转型出现的价值失范以及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必须通过发展经济、加强道德理想教育、抓好“官德”建设、加大赏罚力度等措施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8.
江传月 《岭南学刊》2009,(3):101-10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的前提、基础、主体、内容、根本任务、目标、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都是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动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繁荣教育科学文化,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注意解决好精神文明建设为什么人的问题,兼顾全社会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学习和借鉴当代西方的一些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爱的学校,父母应当在家庭里努力完成“三大主体角色”,用真爱去教育、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学校与社会是家庭的延伸,学校应当强化道德教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使年轻人的人格朝健康方向发展,父母、老师和社会领袖之间的同心协力至关重要。道德领导的时代已经来临,它需要一个崭新的、以普遍性价值作为基础的人生观,以努力发展出健全的良知与真爱的能力,使人走向负责与成熟。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优良传统伦。道德价值的国家,期待她能成为21世纪人类精神文明的表率和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能没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包括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民族素质的提高要通过个人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要通过社会成员的进步来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就是抓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根  相似文献   

11.
构建我国行政道德长城罗德刚一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同时指出,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12.
论公益广告的伦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琴 《前沿》2006,(11):136-138
公益广告是传播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观念的广告传播活动。公益广告倡导合理的伦理秩序,传播文明伦理精神,明确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公益广告对于引导公众态度、规范公众社会行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群众文摘     
《群众》1996,(9)
社会发展与文明演进的价值导向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说到底是有目的的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调整实践活动的方向与方式,从而改变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的路向与前景。社会发展要坚持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双重导向,否则将造成失衡乃至畸型的社会文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不久,便出现了社会风尚劣化、社会道德滑坡、社会理想沉落的迹象,整个社会人文价值与人文精神呈现出失落的先  相似文献   

14.
杨发远 《创造》2001,(9):44-45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初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落实德治思想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坚持正确价值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实现正确价值导向。为此,本文拟就以德治国中的价值导向问题作一探讨。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价值现作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以德治国首先是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包括了道德思想、意识、品质,外在表现就…  相似文献   

15.
研究社会的道德风貌,探讨道德发展的规律性,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尽管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道德堕落的现象。正确地认识这种道德堕落的可能性,有的放矢地做好社会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使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展现出新的时代风采,应采取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的融合教育,将传统道德中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充实和丰富到现代道德教育中去,从而实现"古"与"今"的融合、贯通。  相似文献   

17.
刘德智 《桂海论丛》2005,21(5):63-65
诚信不仅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的根本和基础,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诚信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源泉。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加强社会诚信教育:一是要以个人诚信教育为重点,更新诚信教育的内容;二是要重点加强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诚信观教育;三是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诚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重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两个“根本转变”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观念面临着多重的考验,加强对官兵的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前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军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因此,在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也必须具备这种“前列”意识。  相似文献   

19.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通过劝导力和说服力对整个社会发挥着影响。社会主义道德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客观反映,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共产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人思想品德修养教育中出现了社会道德价值选择多元性与军人道德价值导向一元性的矛盾,军人道德评价中“义”和“利”的矛盾,军人道德规范要求中“高”和“低”的矛盾。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军人思想品德修养教育,培养政治上坚定、道德上纯洁的革命军人,是走向新世纪的人民军队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