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应把握好以下几项重要内容:一是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什么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二是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科学体系;三是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过程;四是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与党的基本路线及其他工作基本方针的关系;五是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与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时代大势、准确分析国情党情的基础上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综合考量。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就是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现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推进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推进党的纪律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3.
党的全面领导有面向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的广义涵义,有面向各种组织、各项事业等的狭义涵义。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化框架主要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指导思想主要指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原则主要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十四个坚持"层面的相关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党的全面领导方法、党的全面领导路线和党的全面领导内容等。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化的主要方式是将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化框架内容载入全国人大组织法、最高法院组织法以及全国政协章程、民主党派章程、工商联章程之中。  相似文献   

4.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与本质特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各项事业成功的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什么"指向的内涵,体现在党领导一切、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以及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四个方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什么"解决的是目的与价值问题,体现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个方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怎么办"指向实践路径,就是要在党的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必须全面提升行政执法队伍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快建成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6.
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7.
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的事业和生死存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的宣言书和行动指南,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初心,有助于党夯实"人民公仆"形象;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恒心,有助于党筑牢"时代先锋"形象;全面依法治国体现了党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信心,有助于党塑造"公平正义"形象;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党自我革命的决心,有助于党铸就"民族脊梁"形象。  相似文献   

9.
中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是使党更好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基准,全面解读和阐述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对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做了更加系统的阐述,使我们党关于法治的理论和思想趋向更加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形势下,如何保持和发扬我们党的先进性,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严峻问题。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谈话,历史地全面地体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解决了我们党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先锋队作用的新课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是由我们党的纲领、性质、奋斗目标所决定的,目的是为了在新世纪里开拓出中国一个全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深刻阐述了党的建设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提出了新世纪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是我党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兴旺发达、生死存亡的一项重大问题,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性质和党的建设纲领的理论阐明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的基本思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展这一理论的重大历史课题.适应时代变化和执政党建设动态发展规律的要求,"三个代表"思想揭示了执政党的性质是先进性与人民性、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指明了加强和改革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途径,在党的建设历史上第一次完备、科学地提出了执政党自身建设的纲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十六大报告在“七一”讲话创新的基础上 ,又有了新的发展 ,提出了许多新思想 ,主要包括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与时俱进”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起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在新世纪我们遇到了一个求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强建设现代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5.
苏联演变和解体的根本性原因是苏共"砍倒"了马克思主义旗帜,没有从政治上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些重大问题,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并在解决自身问题上步入了岐途.党中央吸取东欧剧变、尤其是苏联演变和解体的深刻教训,倡导并开展"三讲"教育,是新形势下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强化政治意识和提高讲政治的具体能力,坚持党的宗旨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依靠自身力量和科学方法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创造性探索.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离休后八度春秋里,以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的忠诚和挚爱,继续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成功地解决了中央领导集体交接班大事,与中央领导集体一起坚决打破西方对我国的"制裁"、沉着应对苏东剧变,坚定维护和保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知识分子工作的核心是人才问题,“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是党在新世纪的知识分子政策,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加快人才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党建国是"以党治国"的前提,从严治党是"以党治国"的组织保证,主义治国是"以党治国"的核心,"党在国上"构成了"以党治国"运作的基本原则,党统军队则是"以党治国"的强有力保障,经过"以党治国"阶段最终要走向政党政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在马克思主义党风建设史上是里程碑式的文献,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决定》,深刻把握《决定》的理论主题、实践指向和科学思维,才能真正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制度创新,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对自身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自我创新,是检察机关为实现对自侦案件的外部监控所设置的监督机制,完全符合党的十六大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实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又一具体措施,彰显了检察机关追求公平正义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