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水如治国     
韩磊 《学习导报》2010,(2):34-36
中国历来视治水为大事,有“治水如治国”之说。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周总理都非常关心洪水的问题。毛泽东当年的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等,反映了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2.
晓何 《党史博览》2009,(9):39-42
湖北治水“三字经” 新中国成立初期,李先念担任湖北省委托记、省人民政府主席,主持湖北的党政工作。他把水利事业放在了重要位置。1950年7月10日,李先念指出,湖北“今后农业的根本问题是水利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10,(5):14-15
重庆要发展,最难在“两翼”地区的脱贫致富,这也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一个梦想。我们这一茬儿干部,绝不能把矛盾交给后人,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下决心啃掉这块“硬骨头”,要举全市之力抓好抓实。这件事干成了,城乡统筹就很具体了;反之,如果干不成,主城和“两翼”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城乡统筹就成了一句空话;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就都落实不了。“两翼”区县,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多出一些现代版的焦裕禄,带领当地群众治山治水,艰苦奋斗,要将种苗、流通网络、龙头企业、人才保障几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同时抓好典型引路。要在三年内,让“两翼”95%的贫困农户都能增收万元,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利益。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治水     
作为共和国的“大管家”,周恩来对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水利事业非常重视。1972年11月21曰,他在听取葛洲坝工程汇报时曾讲:“解放后二十年我关心两件事:一个水利,一个上天(导弹、卫星)。这是关系人民生命的大事,我虽是外行,也要抓。”在周恩来担任总理的26年中,他一直把治水作为国家建设基本的、先行的工作,呕心沥血,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受到水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爱戴。  相似文献   

5.
善治秦者必治水,善治秦者先治水。水资源紧缺、局部洪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是陕西的省情。“九五”以来,我省适时把水利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重点工程建设上。这一时期,成为我省改革开放20多年来重点工程开工项目最多、投资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阳信县聚焦“优化、协同、高效”,建立机构结构性优化、重点领域配置保障、资源统筹调配“三项机制”,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把“好钢用到刀刃上”。一、机构结构性优化机制破解“九龙治水”一是精简冗余机构,在“瘦身”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汉源县水电局在实施“治水兴县富民”工程建设中,认真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开展了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弘扬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了一支思想品德好,为群众办实事意识强,作风顽强过硬,业务素质高的职工队伍,促进了“治水兴县富民”工程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从1994年以来已连续6年被评为四川省水利建设先进县。  相似文献   

8.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尧、舜时候,洪水泛滥,肆虐生灵,老百姓没有安身之所,尧帝命鲧去治水。鲧听信鸱龟的话,采用塞填的治水方法,结果不但没有把洪水治服,反而造成更大的灾难。鲧被赐死后,他的儿子大禹负责治水。大禹采用疏而不堵,趋利避害的治水方法,最终消除了水患。  相似文献   

9.
疏导与渗透     
疏导,本是一种治水的办法。相传大禹的父亲治理洪水,堵而不疏,治水失败。而大禹继承父志,采用疏导之“妙方”治水成功,从此,大禹成为千古流传的杰出人物。 由“大禹治水”想到做人的思想工作,道理无不相似。疏导,运用到思想工作中,也将是一个极好的方法。疏导,就是疏通引导。所谓疏通,就是广开言路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帮助人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分析问题,把群众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  相似文献   

10.
冬花之歌     
冯玉祥有一首咏唱李冰父子建都江堰的诗:“李冰不过一太守。治水跟着大禹走。不作大官作大事.芳名千古永不朽。”作为赫赫有名的将军.能从李冰父子治水的业绩中悟出“不作大官作大事,芳名千古永不朽”的道理。实在是对今人的一种引导。他的这种“作大事、留芳名”的悟性尤为值得今人去学习和景仰。  相似文献   

11.
古代水利的三件要事说起水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大禹治水,会想到他的父亲鲧因治水不当、无果而终,先是被流放,后又被杀死。大禹临危受命,子承父业接过治水重任,一改其父治水理念,“因水以为师”,变堵为疏,长年辛劳,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治水成功,使得“水由地中行,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大禹因此成为中国治水事业的圣祖先师,受到尊崇。  相似文献   

12.
一、自觉地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帮助群众增收减负作为“第一目标”,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第一抓手”。真正从思想上“思民”、感情上“爱民”、行动上“为民”。对那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能够解决的一定要认真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群众说明情况,并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求贤》2009,(4):F0004-F0004
近年来,天津市东丽区水利局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创新工作思路,按照东丽区“建设国际型、知识型、生态型津滨新城区”和改善水环境,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水绕城转,城在水中的规划目标,积极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  相似文献   

14.
《党的建设》2012,(3):45-45
林则徐是福建人,被人们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在担任湖广总督时提出,鸦片已经成为中国严重的弊害,应实施禁烟之主张,同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道光二十年(1840年)9月,被革职贬到镇海。第二年7月又被“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在他流放新疆的途中,黄河泛滥,在军机大臣王鼎的保荐下,林则徐被派戴罪治水。半年后治水完毕,所有的人都论功行赏,唯林则徐“仍往伊犁”。  相似文献   

15.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要在学习中力避肤浅、空泛。要在求“深”上下功夫,在认识上有新高度;要在求“新”上下功夫,思想上要有新突破;要在求“实”上下功夫,与“三强县”建设紧密结合,把学习的着眼点定位在提高党的先进性上,把贯彻的着力点定位在提高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  相似文献   

16.
高建国 《党建》2011,(5):21-21
“学习型”既是一种时代理念,也是一种实践模式。要把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就需把理念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心动”为先,以“行动”为要,把虚功做实。  相似文献   

17.
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把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变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中央领导同志强调,今年应当成为“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因此,各级政府、组织和各级领导十部务必按照六中全会的要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真抓实干,确实把中央的决策和部署真正落到实处。那么如何才能抓好落实,笔者认为最起码要做到“三不五要五确实”。  相似文献   

18.
治水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今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之后,治水成为我县当前和今后三五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大灾之后大治水,面临重重矛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看待和处理水患治理问题,能帮助我们清晰思路,化解疑难,兴利除害,实现大干大治。一、抓住根治水患这个主要矛盾,化害为利。华容县演洞庭,临长江,江河纵横,湖港交错,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水,在我县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我县最大的县情是水情,最大的忧患是水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局。水同样具有矛盾性,即两重性,它可以为患,也…  相似文献   

19.
修路治水、发展种植养殖基地、引进企业主投资……谈及“挂包帮”给村里带来的变化,遂宁市射洪县瞿河乡高家沟村十组村民邓善华喜不自禁地说:“现在,我们村里山绿了,路好了,水通了,房屋也漂亮了,感谢党的好政策!”高家沟村是省委统战部“挂包帮”的联系点。自“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省委统战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20.
做群众工作,要像“110”、“114”、“119”、“120”、“122”这5个特殊电话号码一样,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