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圈的文化建设是近年来社会文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在提出武汉城市圈即文化圈观点的基础上,指出在武汉城市圈的文化建设中,应深入挖掘圈内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武汉城市圈文化软实力,凸显武汉城市圈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2.
王海燕 《理论月刊》2010,(4):107-109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最新实践,是生态文明的具体化。"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其实质是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必要条件。武汉城市圈应当审时度势,从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管理、人才等各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相似文献   

3.
    
2002年,武汉城市圈建设由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并启动,几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以"两型两化"为核心,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再次吹响了改革发展的中部号角。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近三年来,以武汉地区为龙头,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新一轮"两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认为,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期内,要加快推进武汉综合配套改革,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抓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个中心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中的两个重点;强化武汉科技教育这个最大的优势;形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多方面具有武汉特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途径选择角度出发,对武汉城市圈现阶段发展特征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区利益矛盾是当前阻碍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关键因素,同时,就如何化解该矛盾的途径进行了比较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局部整合创新武汉政区、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思路构想。  相似文献   

5.
楚钰 《政策》2005,(8):16-18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在省委八届五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更好地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使其发展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三大城市圈相呼应的、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既是增强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又是推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行政区经济"特征,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制约和束缚了城市圈整合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必须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实施城市圈地方政府间行政一体化,并通过设立行政一体化组织机构,建立行政一体化运行机制,以达到"两型社会"建设之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中央“中部崛起”战略,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新变化规律,中部地区正着力构建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为主体的中部城市圈(群)。本文选择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武汉城市圈与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原城市群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提出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梁子湖是武汉城市圈具有独特生态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 随着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步伐加快,梁子湖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越来越重要,在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现有生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对缓解武汉城市圈经济密集区的发展给生态带来的影响,形成城市圈基本生态框架和生态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湖泊,特别是跨区域湖泊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之"优"和"忧".笔者以梁子湖为例,论述了跨区域湖泊统筹管理未见明显成效的基本原因:管理理念的"非全域化",管理权力的"碎片化",管理行为的"偏差化",提出了武汉城市圈跨区域湖泊的管理创新思路及体制和机制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两型社会战略下城市圈生态网络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远  闫维 《中国发展》2009,9(6):77-81
该文结合欧共体国家生态网络建设经验,阐述了作为途径之一的城市圈生态网络构建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提出了城市圈生态网络构建的设想以及尚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政策》2005,(8):13-14
建设武汉城市圈,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决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指出:“对于振兴湖北,武汉的崛起和武汉城市圈建设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抓住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机遇,至关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刻内涵,把握国家的战略意图,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从“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与特点入手,把握武汉城市圈进入发展型发展的新阶段,提出可持续的外向性发展与内生性发展相结合(复合型)战略模式,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中,城市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的特大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壮大,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环节。要在中部崛起中实现武汉城市圈的率先崛起,要求对武汉城市圈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和前景设计。  相似文献   

14.
《学习与实践》2008,(7):44-48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给中部各省市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基于武汉城市圈对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应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本文试将武汉城市圈同东部沿海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进行对比,通过社会经济、税收等方面的对比,提出一些税收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江论坛》2022,(3):F0003-F0003
武汉是国家重要的科创文教重镇,武汉城市圈的各项科技指标在中西部城市圈中均居前列。《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指出,要逐步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城市圈,孵化在武汉、加速在城市圈,头部在武汉、链条在城市圈,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的科技创新和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建立武汉城市圈劳务协作机制,对推进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发挥武汉龙头作用、整合就业培训资源、促进区域劳动就业意义重大。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立武汉城市圈劳务协作机制的意义;其次研究了建立武汉城市圈劳务协作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最后提出了发展与完善武汉城市圈劳务协作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武汉城市圈不论存量优势还是增量优势都在弱化的现实紧迫性面前,通过比较分析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概况,采取建立竞争优劣势评价模型的实证方法,探究武汉城市圈成为中部经济杠杆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武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部经济杠杆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在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经验的同时,根据时代的特征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具体情况,开拓一条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即:以人为本、"两型"优先、区域互补、统筹协调。实现这一模式,需要在武汉城市圈内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一体化水平,从而构建新型城市圈体系;需要选择合宜的新型城市化动力机制;以及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新型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关春 《政策》2010,(7):31-33
省委、省政府确立湖北"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以后,孝感市委、市政府从孝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认为必须顺应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牢牢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孝感在武汉城市圈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加快把孝感建成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奋力实现孝感科学发展新跨越,为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武汉城市圈投资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武汉城市圈投资环境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剖析了武汉城市圈投资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联合建构武汉城市圈网络化投资环境体系的对策建议。认为网络化投资环境体系的联合建构是武汉城市圈投资环境建设和创新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