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向公务员过渡要按照《条例》依法办事──民政部公务员过渡工作的作法与体会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在人事部的指导下,民政部自1993年11月到今年4月底,积极稳妥地进行了现有机...  相似文献   

2.
积极认真地推行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本刊特约评论员《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经正式颁布,这是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之后我国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又一新的重大举措。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初级公务员培训研究一、培训的目标和原则(一)培训目标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是我国政治体制和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前进。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在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中应运而生,它又将为国家公务员制度注入新的活...  相似文献   

4.
国家公务员制度与青年干部的成长舜犁(—)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对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的制度。它的实行将有利于提高包括青年干部在内的政府机关干部队伍的素质。首先,它的建立与青年干部培养的迫切要求是一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保证政治路线的实现,在组织上,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四化”干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因此,青年干部培养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紧迫。干部的培养关键要靠制度。但现有的制度却不能适应当前干部培养的要求。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概括,就是“干部缺乏正常的录用、奖惩、退休、退职、淘汰等办法,反正工作好坏都是铁饭碗,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任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的情况,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国家公务员制度就是为适应新时期干部培养的需要,按照邓小平同志的上述精神建立的。因此,作为机关干部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年干部,他们的培养和成长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考试录用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全面地宣传、介绍考试录用制度,从本期始特把“考录大视野”栏目改为综合性的板块栏目,内设“考试快讯”、“应知应会”、“考试指导”、“专家评点”、“政策信箱”、“人才测评”、“理论研讨”等小栏目。欢迎大家踊跃来稿。##D应知应会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和其他考试相比,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1)公务员录用考试是用人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是为了选拔胜任职位要求的公务员,这就要求录用考试必须根据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要求,科学地、具体地.合理地设计考试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乡镇机关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初探马逢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三年来,我省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工作进展迅速,省级机关于去年圆满完成,地(市)县机关绝大多数现已进行检查验收。今后一段时间,乡镇机关将成为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点。乡镇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细...  相似文献   

7.
《条例》百问(三)16、什么是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法定方法和程序,从社会上选拔优秀人才到政府机关工作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录用的原则、录用的标准和资格条件、录用的方法和秩序,录用工作的组织等。主要...  相似文献   

8.
《时代潮》1997,(12)
记者: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据了解,贯彻这一要求,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出台以及实施工作都加快了步伐。请您谈谈5年过去了,公务员制度推行工作的基本情况如何? 张学忠:1993年8月14日李鹏总理正式签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目前,历时4年多的公务员制度推行工作,在全国从中央政府到省、地(市)、县、乡五级政府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中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战略任务程天宇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为了对在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权力,推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分类管理,是为了培养和建设一支高效、精干、廉洁的公务员队伍。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已基本建立起公务员制度,人们急切地希望新...  相似文献   

10.
推行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是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具体生动的实践。从1993年10月公务员制度实施到现在已有五年多时间,过去的五年,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果,人才人事工作蓬勃发展的五年,也是公务员制度推行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是公务员管理工作逐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公务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的五年;是在公务员制度的长远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五年。五年来,全国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结合机构改革和各地实际,积极推进,一年突出一个重点,推行公务员制度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1.
《条例》百问(十)85、什么叫国家公务员退休制度?国家公务员退休制度是国家公务员符合法定条件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手续,离开工作岗位,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金,以维持生活,安度晚年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国家公务员退休制度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包括退休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公务员职务任免制度有什么特点? 答:我国公务员职务任免制度,是在原来的行政任免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任免制度的形成体现了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家行政机关担任一定层次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任免,要按照管理权限由党的组织考察、推荐。(二)体现了公务员职务任免法制化的要求。任免制度强调杯论是对担任领导职务还是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只要职务发生变动,都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予以任免。(三)任免内容更完整全面。任免制度对公务员的任用方式、兼职、最高任职年龄等…  相似文献   

13.
一、解放思想是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前提1、更新公务员的思想观念。国家公务员制度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公务员要树立反映市场经济的系列观念。(1)竞争观念。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把竞争原则引进国家公务员制度运行的各环节...  相似文献   

14.
到去年底,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全国推行三年之后已经是本入轨;遵照国家人事部党组的决定,本刊也已改刊一罔率。为此,本刊特别邀请机关公务员、专家学看‘企业及新闻弄人主等近十位同志座谈国家公务员制度和《中国公务员》杂志。座谈会上,与会人士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工作实际,各抒己见,畅谈了对国家公务员制匿的认识、理解和推行新制度之后所带来的变化及存在的不定。现将座谈会内各摘要刊发。国家公务员制度已基本入轨段余应(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助理巡视员):我先介绍一下三库来国家公务员制度推行的总体情况。1993…  相似文献   

15.
《浙江人事》2009,(3):31-33
公务员录用考试被形象地誉为当今国家“第一考”,这更多地体现在公开、公平、公正上。但公务员考试录用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人才选拔制度,其最终目的在于把真正的人才选拔录用到合适的公务员岗位。为此,湖州市人事局课题组对近年来招考录用的974名公务员岗位适应性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召开了有市级机关部门、县(区)委组织部和人事局分管领导和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发放了问卷调查表,认真汇总、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了改进公务员招考录用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的公务员制度推行,是深圳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全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背景下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制度创新。作为全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城市,深圳的“推公”于1990年10月先行一步,并逐步全面推开,通过由点到面、由单项制度到整个体制的配套改革,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务员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变“相马”为“赛马”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把住“入口”是关键性的第一关。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突破口,也首先瞄准了国家行政机关的进人关。从“伯乐相马”到“公开赛马”,建立“公开、平等、竞争…  相似文献   

17.
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十年来,我市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这既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又是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在成阳的生动实践。我市的公务员制度推行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采取了“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到位”的方法,根  相似文献   

18.
《条例》百问(八)60.什么是公务员交流制度?所谓公务员的交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照顾公务员个人愿望,通过调任、转任、轮换和挂职锻炼等形式,将所属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内部调动,或将其调出行政机关任职,以及将其他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调人行...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及发展徐颂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去年8月14日经李鹏总理签发正式颁布,并于10月1日开始施行。中央、国务院于去年9月份专门召开了全国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工作会议,对推行工作进行了部署。紧接着,《国家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公务员法》颁布5周年,也是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第17年。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在近日举行的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已基本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