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伊始,周恩来非常重视中日关系的发展.他参与制订了两条重要的对日政策原则:一是严格区分日本人民与日本军国主义;二是正确对待两千年与50年的关系.为了打开中日邦交正常化渠道,他从现实可能出发,提出"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在与日本政府的接触中,他既坚持原则,又适当灵活,将针锋相对的斗争与有理、有利、有节的争取紧密结合起来.在他的大力推动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邦交走上了正常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正毛泽东认为,已经获得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国家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国家的人民的斗争。他充分考虑到新中国面临的复杂国际背景,从战略高度对实施对外援助做了多重思考。一、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再强调:"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的义务。"1955年的万隆会议,推动着国际反帝、反霸斗争进入新高潮。这一时期中  相似文献   

3.
霞飞 《党史博采》2008,(7):41-47
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因其与内地相距较远,交通不便,新中国成立后,在解放军未进驻西藏之前,西藏的局势较乱。特别是分裂主义分子想趁机分裂祖国。针对这一情况,中央的方针是:"要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要争取上层,影响和团结群众,保护守法的喇嘛寺庙,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亲密团结这个民族,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力量,集中打击帝国主义及其忠实走狗——亲帝分裂主义分子。"贺龙坚决执行中央这一方针,在打击分裂势力,促进西藏和平解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放西藏,中央制定了"争取上层"的统战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中央各部门、西南局、西北局及前线部队积极开展政治争取工作,经历了"先礼后兵"、"兵后又礼"的曲折过程,争取了上层的合作,最终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一时期的统战工作启示我们:从统战对象的核心利益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并真实地实行,才能真正赢得人心。  相似文献   

5.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工作中,中央曾先后制定了三个不同的"八字方针",即1960年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79年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工作方针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工作方针。这三个"八字方针"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国内外背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等局部地区就制定实施了涉及土地、婚姻、劳动、财经等方面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重要法律和  相似文献   

7.
团结中西医是中国共产党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以团结中医为重点,坚持中西医平等,认真纠正西医歧视中医的错误倾向;坚持中西医并重,积极促进中西医团结合作.同时,努力推动西医学中医,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改造中医,通过中西医结合为创造中国的新医药学闯出一条道路.周恩来的这些思考与实践,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卫生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推动了人民保健事业发展,为新中国卫生事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采取如下措施处理民族地区矛盾:界定民族地区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坚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以"慎重稳进"方针开展民族地区的改革、改造工作,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处理叛乱事件坚持政治争取为主、军事进剿为辅。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头七年民族工作的理论升华。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必须继承和发扬《正处》讲话精神,避免"左"的和右的思想对民族工作形成干扰,千方百计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完善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机制,培养、选拔、使用优秀的民族地区干部。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对民生政策的不断探索和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政策体系,由此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人民性、实践性、全面性和动态性,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窦晓博 《世纪桥》2013,(5):56-57,62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关系源远流长,两国人民在长期的交流中奠定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使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未曾隔断。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2年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在这长达23年的历史长河中,民间外交在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征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日侨归国问题,是抗日战争以来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中日之间并没有签订有关协定,且新中国成立后较长时期内,日本政府采取对华敌视政策,日侨归国成为十分棘手的难题。周恩来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1952年,他把握日本代表来华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契机,与他们就日侨归国问题进行了初步沟通。此后,又促成中日双方关于日侨归国的四次正式会谈,并对中方在谈判中的原则立场、方式方法等进行了具体指导。由于周恩来的直接参与,在处理日侨归国问题过程中,决策快、谈判快、落实快。通过解决日侨归国问题,周恩来实践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推动了中日民间外交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对私营银钱业政策的"指示",明确了对解放后私营银钱业"暂准存在"、"严格管理",使其"逐渐走向消灭"的基本政策。据此,新解放地区和新中国成立后各相关领导部门及时制定了具体的方针、政策,对该行业进行整顿与改造,使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率先完成了全行业公私合营,进而实现了银行业的国有化。"指示"及其贯彻的实践,是"以俄为师"的"一边倒"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这是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展出大厅“人民总理爱人民”部分的一张照片.照片上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是在看啥?他是在学校的教学实验室还是哪一家科研单位?周恩来一贯倡导实事求是,他是我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的帝国主义和反动派为了把人民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对我国政治上实行敌视政策,经济上采取全面封锁和禁运.大到工业机械,小到煤油食品,大有不拤死中国决不罢休的架势.周恩来高瞻远瞩,棋高一着.为了冲开帝国主义的封锁,打破帝国主义的禁运,他亲自制定“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首先与日本达成民间贸易协定.在东京和北京分别成立了“廖承志办事处”和“高崎达之助办事处”,在两国之间开展了民间贸易往来.1963年4月30日15时58分,为了执行上述中日民间贸易协定,装载着上万吨玉米和3600多吨矿产、杂货的我“跃进”号远洋货轮从青岛港启锚首航日本.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中国发展对非洲关系的历史上,万隆会议和周恩来访问非洲十国是两个重要的里程碑,对开启和发展中非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周恩来在浇铸这两个里程碑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对争取非洲国家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促进了新中国对非政策的确立;他在万隆会议和访非实践中总结和概括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和作法,对今天的外交工作仍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49-1952年,在领导和组织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过程中,周恩来坚持把工业摆在极其重要位置。根据党中央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的总体部署,周恩来提出这一时期的工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为工业化准备基本条件",逐步使工业平稳有序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他主张接收改造原有厂矿企业与新建重点工业企业并行,在争取国外工业援助的同时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厉行节约来发展本国工业。在这一过程中,周恩来统筹资金、土地、原料、能源、人才、技术等诸多要素以支持工业生产。经过三年多的艰辛探索,新中国的工业生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巩固人民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了重要准备。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指引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广大卫生工作者和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建人民卫生事业,写下了辉煌的历史篇章.全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卫生改革日趋深化,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卫生事业在保障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团结、推动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七年,我国城市的分配政策经历了一个调整变动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施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城市实行多元化的分配政策,经过改革逐渐统一为单一的工资制。新中国成立后的党的城市分配政策变动启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分配政策,才能防止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扩大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8.
林鹏 《党史文苑》2012,(18):8-1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于1937年9月6日,结束于1950年1月19日。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在致力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同时,对文化教育建设也给予了高度重视,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陕甘宁边区的文化事业发展不仅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在联合国的框架内 ,基于国际法准则 ,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先后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和处理 ,这是惩罚犯罪、伸张正义、明确战争责任、恢复人类尊严的必要措施。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战犯采取了法律与道德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给日本战犯以人道主义的待遇 ,在思想工作的基础上 ,使日本战犯逐渐认识到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的罪责。这一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惩罚不惩人”为方针 ,以教育改造为方式 ,以宽大处理为特征的对日本战犯的处理政策 ,达到了惩恶扬善的目的 ,取得了巨大效果 ;为重建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事业奠定了必要基础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标语是中国语言生活中一种极其重要的现象,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宣传的常见形式。在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打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标语,成为保存新中国历史的语言活化石。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标语宣传工作从原则、内容、形式、功能等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党领导的标语宣传工作唤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等各项事业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对于推动党的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