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的五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5,(9)
<正>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一、深刻认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国梦实现的大格局,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我国,几千  相似文献   

3.
<正>在今年"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阐述、提出新要求,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鼓舞人心的战略部署,是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是勇往直前的冲锋号角!"民劳亦止,汔可小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庄严承诺和使命担  相似文献   

4.
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的五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紧奋斗。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现在距实现全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5,(11)
<正>关键词一全面小康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专家解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十三五"是百年大业最关键的冲刺5年。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全面小康不仅要追求发展的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这是全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提出,"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经测算,2014年,黔西南州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到76.5%,比2013年提高4.1个百分点;黔西南州全面建设小康进程逐步加快,同步小康创建工作在贵州省实现"四个率先"和"十个抓",成为最大的工作亮点。  相似文献   

8.
1 979年,邓小平阐述了"小康"概念,201 7年1 0月1 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了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从邓小平的"小康社会"到习近平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历史担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第十九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的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独山实践,找到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金钥匙"。"全面小康"中"全面"的要义,就是既要让覆盖的人口全面,又要让覆盖的区域全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独山,立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生态优势打造"悠悠独山"品牌,全身心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习近平总书记用"短板理论"阐明了要全面构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农村小康短板的必要性。怎样补齐短板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大力发展县域职业教育。一、县域职业教育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噐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新华社2月5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文件要求,全党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2.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表征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只有贫困地区同步实现小康才是真正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20,(8)
正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尽管遇到疫情严重冲击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但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时间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奋力向前实现梦想的步伐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把握完成决胜脱贫攻坚任务,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全面小康,要打牢经济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相似文献   

14.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一百年我们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重意蕴,可以为我国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理论指导。一、第一重意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5.
黄相怀 《党建》2022,(1):50-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要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6.
<正>到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历程和接续性奋斗目标。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作了进一步阐释和概括。在不长的报道稿中,他6次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黄金节点,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要奋斗目标,也是通向中国梦之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期,直接关系到"百年宏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21,(7)
正"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千年梦想,是党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必须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会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决胜阶段,"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就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从"三步走"到"新三步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中共十二大到十八大,不断提出、更新和扩展全面小康的标准和评价方法,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伴随着实践不断深化的。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