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当前形势下,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维特点,笔者认为,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与弘扬民族文化相结合信仰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持有和选择,必须由人们自己来选择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  相似文献   

2.
韩俊 《学理论》2012,(31):131-132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时期,都十分重视对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个党员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当今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境界、增强党性修养,从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信仰多元化的态势明显,宗教信仰已经成为人们多元化信仰的选择之一。青年学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了解我国高校有关宗教工作的政策法规,积极提高社会实践,才能作出正确的信仰选择。  相似文献   

4.
吴洋  刘鸿鹤 《学理论》2013,(13):38-40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其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从事一种有意义、有创造性的工作;其二,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要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才能充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金钱至上、货币崇拜,使人们偏离了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人与人相互冷漠、人与社会相分离。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西文化的精华,来教育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给青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李阳 《学理论》2012,(4):55-56
庄子的人生观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庄子哲学的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其人生观而展开的。在生死观等方面,庄子有着自己独到且深刻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虽然有着消极的方面,然而庄子重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具有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并提出了达到其理想和目标的方法,要求人们努力去实行。所以,庄子的人生观并非只是消极。我们更应看到庄子哲学中对我们树立人生观的积极影响而不是消极方面,在社会发展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的人生观,庄子的人生观中也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思想,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玉 《学理论》2013,(21):45-46
如何构建科学的人生观,塑造新型理想人格,为实现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是一个迫切而重大的现实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科学地从理论与实践上解答了人生观的三个基本问题:人生价值目标、人生价值取向以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这对于当代人们确立科学人生观,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7.
自从西方工业革命完成以来,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存,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新审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力求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因此,积极倡导低碳人生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思想中挖掘倡导低碳人生观的理论依据和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8.
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引下,我们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历史成就。然而随着当前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转型的加速发展,各种思潮的激烈交锋,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惑。面对这些困惑,我们必须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探索新时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效路径,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4)
信仰是人类主体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科学的信仰方式,是对人类历史客观发展规律的高度认同,而非一种浪漫、理想的推演结论。尽管马克思主义是否应被认定为是一种信仰,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但仍可以通过对实践的考察、对经典著作的挖掘及探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不同特性来证明其合理性。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考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价值,也为人们在信仰选择上提供重要指引。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7)
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信仰一直与政治革命相联系,使得人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宏大政治叙事相联系的心理惯性;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个人实践由集体劳动转向个体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由于群体信仰的历史心理惯性与个体实践转变之间的冲突,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个体微观层面的信仰异动。只有重新塑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个人实践,才能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个人实践中愿行相资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8,(1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帮助和引导人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全面深入地阐释马克思的人生观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人们践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标准和行为准则,并引导我们不断探索前进,提升境界,创造生命新高度,应对不同思潮的挑战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论述马克思人生观的理论内容,对我们在当代社会应对人生挑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促进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颜奇英  王国聘 《学理论》2013,(30):368-369
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和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新形势下大学生出现主导价值观缺失、传统道德滑坡、价值理想趋于功利虚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等价值观偏差,需要马克思主义引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教育功能,进一步深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策略,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宋彩梅 《学理论》2011,(17):235-236
延安精神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是加强人们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因库。从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以及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存在的不良倾向出发,用延安精神对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进行积极引导,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琳 《学理论》2015,(6):36-38
信仰危机是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如何构建信仰成了重大课题。有效构建科学的信仰,就要理解信仰发生的动力机制,从信仰的动力机制及形成出发,才能确保信仰构建的科学合理性。信仰的动力是主体对信仰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而信仰形成的机制则是主体自发性向自觉性转换运动的过程,人们想要使需要得到满足首先是自发的,而后通过实践等因素变为自觉性的,从而促进了信仰的确立和形成。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仅关乎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成才,而且关乎到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青海省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总体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现状,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在不同大学生群体中呈现差异性,且信仰问题上的多元化、民族化和宗教化等特点更加明显,其主客观原因分别是受到青海省特殊省情和大学生自身情况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应当从建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性、营造马克思主义信仰优良环境等四个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是国家的高级人才,其信仰和思想动态状况,将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方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培养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阵地,其教育的成败关系到研究生信仰的形成以及中国未来的发展。从研究生信仰现状的分析入手,找出影响研究生信仰形成的因素,并结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总结和提出加强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探析——基于文化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信仰大众化,它既是理论大众化的升华,又是实践大众化的动力。"向文而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本原指向,"以理服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主导机制,"以文化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重要资源。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文化品格不是"价值无涉",而是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要兼备文化指向、兼循文化逻辑及兼顾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8.
信仰是一种自在自为的意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不仅是共产党员,还包括普通大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客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是共产党员、普通大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当前,需要大力塑造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良好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普通民众信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8,(12)
"中国梦"既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题中之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代主题,又在实践层面上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新要求。"中国梦"语境下进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以"中国梦"提升国际话语权,优化信仰教育环境;以"中国梦"助力"四个自信",丰富信仰教育内容;以"中国梦"凝聚力量,增强信仰教育主体责任感;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实际生活中显示其精神力量,指导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价值指引,更充分地实现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4)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社会发展的客观真理,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民主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一些错误思潮也传播到学校,对成长中的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少数辨别能力差、抵抗力弱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大学生的信仰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找准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路径是当今时代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