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甬政发[2007]134号沿海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经过修编的《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已于2007年11月6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权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实施《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海洋功能区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制定海洋开发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8,(3):116-117
海洋是蓝色国土。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向大海要地的现象日益凸显,围填海比较普遍。为了加强海域使用管理,监察部等部门联合制定了《海域使用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处分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海域使用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方面的专门规章。根据《处分规定》,任免机关、监察机关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案件移送制度。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13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完善海洋功能区划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对海洋功能区划的  相似文献   

4.
国办函[2013]62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海洋局:《国土资源部关于报请批准广东省县际间海域行政区域界线的请示》(国土资发[2013]25号)收悉。经国务院同意,现通知如下:一、国务院同意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和潮州市饶平县间等38条县际间海域行政区域界线。二、广东省人民政府要按照《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海洋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管理责任,依法加强海域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健全维护涉界海域社会稳定的协调机制,及时妥善处理涉海界线纠纷,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界线附近海域社会稳定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9号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鹏一九九六年六月十八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进行涉外海洋科学研究活动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周松 《人民政坛》2006,(6):F0002-F0002
福建作为海洋大省,海洋经济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规范海的使用管理,促进海域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有其深远意义。5月26日上午,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海域使用的申请与审批、海域使用权、海域使用金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该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4,(4):89-89
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已先后实施《全国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国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功能区划》、《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等,取得相当的进展。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在今年六·五  相似文献   

8.
<正>大政发[2014]11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大连市2014年新农村建设要点》业经大连市第十五届人民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4年2月20日大连市2014年新农村建设要点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大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特制定《大连市2014年新农村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审批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请示》 (鲁政发[2002]89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二、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实现海域的合理使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区划》是科学使用管理海域的重要依据。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填海、围海及开采海砂等用海活动的管理,防止对海域、海岛和海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部: 你部《关于审批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的请示》(国土资发[2002]22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全国海洋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由国家海洋局发布实施。二、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前我国海域使用缺乏统筹规划,资源过度利用与开发不足并存,近岸海域污染和生态恶化加重。为此,在海域使用管理上,必须认真贯  相似文献   

11.
科技动态     
▲辽宁警专 7项科研成果获大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大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 ,辽宁警专 7项科研成果获大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分别由程惠范副校长、王东庆讲师撰写的论文《刑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研究》、《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探索》获论文类三等奖 ;由刘淑霞副教授撰写的论文《改革刑技课程体系 提高学员素质》获论文类优秀奖 ;由刘兴华副教授等编写的《国内安全保卫部门管辖 2 7种刑事案件规范与文书制作》获专著类三等奖 ;分别由苑军辉教授、陶月娥副教授、杜航副教授编写的《现场勘查记录指南》、《新编…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海南》2012,(12):4-5
中国政府网11月6日分别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原则同意上海市、广东省、海南省2011至2020年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至此,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功能区划已经全部获国务院批复。对海南而言,这是继2004年8月国务院批准的《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实施期满后制定的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区划》确定了海南未来10年海洋空间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的基调和目标,对哪些海域适宜发展渔业,哪些海域适宜发展工业,哪些海域能开发旅游等,一一明确划定。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7年四季,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分别占近岸海域的16%、14%、11%和15%;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江苏沿岸、长江口等近岸区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4个大中型海湾中,20个海湾全年四季均出现劣四类海水水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相似文献   

14.
<正>大政发[2015]10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大连市2015年新农村建设要点》业经大连市第十五届人民政府第二十九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7,(2):90-90
2007年1月,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我国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其中近岸约25%的海域水质处于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状态。近岸海域海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近岸海域部分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水平依然较高。海洋环境质量的最大压力、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来自陆源污染。  相似文献   

16.
开展常规性的海洋巡航活动,对于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化解海洋安全隐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了国家在不同海域享有的权益及其保护手段。我们应准确界定海洋巡航的内涵和外延,厘清国家在不同海域的巡航权能,发挥国家在不同海域巡航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9号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鹏一九九六年六月十八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进行涉外海洋科学研究活动的管理,促进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0,(2):90-90
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一)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二)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人海河口和海湾等;(四)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五)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正闽政[2018]9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建设的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金减缴范围,经研究,决定对《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海域使用金征收配套管理办法的通知》(闽政办[2007]153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渔港建  相似文献   

20.
<正>大政办发[2015]109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大连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消防工作职责规定》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11月19日附件:大连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消防工作职责规定附件:大连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消防工作职责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大连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消防安全责任,预防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危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平安大连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辽宁省消防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