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作中常遇到忘记了计算机的开机密码,以至于启动不了电脑,或者有需要破译开机密码的情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打开机箱,对CMOS进行放电处理,清空CMOS中的内容。如果在某些特殊场合需要保留其内容,或者在机箱不便打开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吴蔚 《航空保安》2006,(2):45-49
在21世纪空军实时状态感知对指挥员而言几乎是最重要的需求之一。为达到这一核心需求,必须拥有空中预警和控制飞机,才能使用多种传感器监视广大的地区,并生成友军和故军飞机活动的实时图像,供身处空中、地面或战舰上的指挥员对战局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机场行李检查的,多传感器的飞点扫描X射线炸药自动探测系统样机。它是在AS&E公司生产的101ZZ飞点扫描系统的基础上改进的新型系统。此系统使用了三种探测器:折弯型的透射探测器(Transmisiondetector)前散射探测器(Forwardscateringdetector)和背散射探测器(Back-scateringdetetor)。折弯型的透射探测器可以使系统做到无死角检测。此系统的X射线源工作在两种能级上,75KeV和150KeV。系统可以产生6种图像,它们是低能X射线透视图像,低能X射线前散射图像,低能X射线背散射图像,高能X射线透视图像,高能X射线前散射图像和高能X射背散射图像。高性能数据采集卡根据自动炸药探测算法的要求,将四种数字图像信息送入计算机。计算机还控制了系统的运行,X射线源的工作和图像的采集,处理,识别和显示。自动炸药探测算法能比较有效地识别隐藏在行李中的危险物品,如炸药。算法主要包括图像的分割,区域的划分,物体重叠部分的探测和物质材料特性的分类。  相似文献   

4.
无线射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器、视频图像采集等物联网(IoT)技术在公安行业方兴未艾,人、车、物等对象被虚拟地连接起来,相关数据汇聚到数据中心进行深度应用,实现服务民生、社会治理等功能。基于新兴的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以湖州公安电动自行车防盗系统为例,探索公安IoT应用场景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电子眼”全名为“超光谱数字成像收集仪”,其主要部件传感器是由锑化钢制成。该传感器能对从可见光到红外光这一波长范围内的波谱进行探测,并将收集来的图像分解成数千个像素。“电子眼”系统在此基础上再将每个像素分解为210种不同波长的光,来分析其中是否存在所寻物体的光谱特征。 它还可以从数千米高空搜寻地面广阔区域内的矿藏或伪装的坦克,探测到雷达都无法发现的物体。这种新型空中“电子眼”是由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的。神奇的“电子眼”  相似文献   

6.
无线射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器、视频图像采集等物联网(Io T)技术在公安行业方兴未艾,人、车、物等对象被虚拟地连接起来,相关数据汇聚到数据中心进行深度应用,实现服务民生、社会治理等功能。基于新兴的NBIo T(窄带物联网)技术,以湖州公安电动自行车防盗系统为例,探索公安Io T应用场景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介绍了密码学原理、分类、破解,还具体介绍了计算机CMOS密码、Windows密码、文字处理软件密码、邮箱密码等各种密码的破解方法、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下面介绍传感器、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环境等,仅供参考。一、传感器安全防范用的传感器种类较多,功能不一,常用的传感器有以下几种:1、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对瞬间压力的轻微变化作出反应的开关型传感器。可把它隐蔽地布设在地毯下面,或在其它东西下面,当入侵者往上踩时,即触发报警。还有一种压力传感器称为压发开关,它专为保护静止的贵重物品而设计的,可放置在诸如音响,电视机及名贵的古玩、饰物下,当这些物品被举起或移动时,即可触发报警。2、磁力传感器磁力传感器,也称磁控开关,它由永久磁铁、舌簧开…  相似文献   

9.
光纤麦克风传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采用两种光纤传感技术的声音传感器——光纤麦克风的传声—技术。强度型光纤麦克风和光纤光栅型麦克风,分别属于传光型和功能性光纤传感器,具有光纤传感器的优势。强度型光纤麦克风采用了微电机系统 M EM S 结构的声振动换能器,灵敏度可调;光纤光栅声传感器采用温度补偿技术,适用于多种声音检测应用。  相似文献   

10.
《警察技术》2008,(1):79-80
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军“美洲狮”6×6联合爆炸物军械处理快速反应车(JERRV)装备了新的光电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在万向稳定安装装置中集成了高分辨力彩色摄像机、红外热像仪和夜视微光CCD摄像机。膝板控制器位于车辆里面,操作人员可在行进中用桅杆举起不同的摄像机。新传感器以美国Gyrocam系统公司的Gyrocam TS三传感器多任务系统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转向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本能反应,以及借助于图像技术的发展,用图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频率不断增加,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图像转向的趋势。在转向的过程中存在着图像的虚拟性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性、图像的具象性不能表达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抽象意义、图像泛滥化可能带来意识形态危机等问题。对此,必须注重提升图像素养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转向的效果,以语言的抽象性来弥补图像具象性的不足,以平衡的语图关系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转向的范围,以图像转向的实践策略构建推动图像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以轮胎痕迹图像预处理为目的,针对涉车案件现场的轮胎痕迹图像辨识要求,应用MATLAB工具对轮胎花纹痕迹图像预处理,在图像锐化增强处理中分别应用了梯度锐化、差分锐化和模板锐化,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其中模板锐化突出了轮胎痕迹图像与背景图像的反差对比,痕迹图像边缘清晰,颜色鲜明,轮胎痕迹图像锐化增强技术为图像的边缘检测和特征提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由于透射和背散射图像成像机理不同,导致图像存在差异.图像中每个像素的几何变形均不同,不能用确定的参数对整幅图像进行配准.本文根据透射和背散射图像的特点,进行背散射图像分割,利用已分割区域重心作为种子点进行透射图像分割;将二者分割得到的区域进行比较,判断是否进行配准,形成可分辨的包裹图像.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双能X射线安检设备图像显示质量,针对图像显示质量涉及的两个关键要素灰度图像与材料图像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增强双能X射线安检图像显示质量方案,首先,利用一种改进的反锐化掩模算法对灰度图像进行增强,提高灰度图像细节清晰度;其次,研究了一种自适应滤波算法,在基本保持边缘细节材料信息的基础上,降低材料图像的数据统计涨落,显著改善图像中的颜色噪点现象。试验结果表明,方法能够大幅改善双能X射线安检图像的图像质量与显示效果,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痕迹图像背景干扰的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痕迹图像背景干扰是痕迹检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抑制痕迹图像背景干扰的传统方法包括光学方法和化学方法.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抑制痕迹图像背景干扰的方法有基于图像配准的痕迹图像背景干扰抑制方法,基于通道相减的痕迹图像背景干扰抑制方法和基于傅立叶变换的痕迹图像背景干扰抑制方法.将传统的光学方法和化学方法与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结合起来,能实现对痕迹图像背景干扰的更有效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压电检测式涡街流量传感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电容检测式涡街流量传感器的特点及性能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新闻“图像”的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军辉 《求索》2011,(4):128-130
网络时代的新闻图像与以往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视觉性的图像符号成为新闻关注的焦点,其总体特点是:强调新闻图像的观赏性,图像能指的虚拟性,新闻图像的娱乐性,图像生产的间接性。这种新质重构了新闻接受主体的心理,生成了一种新感性。并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将人们的阅读欲望内化为一种时尚信仰与自觉的情感选择,从而建构了一种关于新闻"图像"的价值神话与话语霸权,完成了图像对人的控制,体现了一种图像的霸权。  相似文献   

18.
作为物联网的基础,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与其它传统网络不同的安全要求。介绍了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的关系,重点分析了目前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案的优劣,最后探讨了物联网密钥管理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物;联网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图像的平滑和分割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的目的是要去除那些降低图像质量的噪声,而同时还要正确保留物体间的清楚的边界。算法平滑每一个象素的值接近围绕着它的大多数象素的值,并且平滑整幅图像。处理后的图像如图人图7平滑处理后的图像(a)低能透视图像;(b)高能透视图像;(c)低能前散射图像;(d)低能背散射图像要识别被检行李中的单个物体图像,必需对整幅图像作分割处理。通常,低能透视图像的质量高于高能透视图像,所以低能透视图像用来做分割处理。得到的分割标记图像用于所有四种图像。行李中的物品一般可以分为“软”物体和…  相似文献   

20.
公安应急移动图像传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阐述了公安应急通信对移动图像传输的必要性,明确了公安应急通信对移动图像传输的要求;阐述了移动图像传输的基本技术;提出了公安应急图像传输的一些解决方案,可供各地公安部门在移动图像传输应用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