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华人出国原因的探讨在国内外可谓连篇累牍,综其论述,不外中国方面的内因和南洋地区的外因。在学者们论及中国方面的内因时,大多强调封建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造成家民破产。本文并不否认以上因素,但着重强调闽粤沿海的人口增长产生的生活压力是该地区人们向外迁徙的重要或主要因素。随着人口增长的压力增强,人们向外迁徒、寻找改善生活条件的欲望越强,移民的规模也越大。可以说,闽粤沿海地区的人口增长与  相似文献   

2.
当代马来西亚的种族对立与收入分配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序言有关发展中国家问题的研究从六十年代后半期以后便越来越关心于收入分配问题.其背景是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有所增长,(可以说正是由经济增长所引起的)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化却不断有所进展,贫困问题更加深刻化。人们已经对过去那种强调只要有持续的经济增长便能够解决贫困问题的经济开发战略发生了严重的怀疑。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和目标。正如迈耶(Gerald M.Meier)所说的,目前最为人们所接受的经济发展的定义并不是单是实际人均收入的增长,而是在“不增加绝对贫困线”下的人口数字和收入分配不更加不平等  相似文献   

3.
印度是重要的金砖国家,但是,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放缓,人们开始议论印度正在成为第一快松动的金砖。因此,未来印度经济的发展趋势,值得人们关注。本文主要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印度经济结构调整态势和印度政治演变趋势等三个方面,阐述未来印度经济发展的趋势。作者认为,未来十年,印度经济难以恢复高速增长的态势,仍将保持低速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非洲政局趋向稳定,经济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开始中速增长,整体看有了明显的起色,2005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今年和明年可能会更高。但是,这种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仍是人们普遍担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不言而喻,它事关人类的生活水平。富国之所以富,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穷国之所以穷,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较慢。近一百年,人类经历了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代。那么,这段时间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多快呢?世界上有不少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计算出多组数据。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狄龙教授根据购买力价格计算得出的结果相当有趣。而且,看起来也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6.
美国第七舰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支海军机动部队。虽然它已不再能够在其传统的猎场(从西伯利亚延伸到波斯湾的大约三千八百万平方英里的海洋)游弋而不受任何惩罚,但苏联迄今仍未造成某种威慑性的挑战,尽管对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增长,特别是对它那一支一百多艘汘艇的实力再也不容人们忽视了。  相似文献   

7.
内生增长理论与韩国长期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怀国 《东北亚论坛》2003,(4):66-68,95
韩国的经济增长基本支持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预测。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互相补充而非彼此替代的经济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是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内生增长理论是新古典内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衣食住行为人类之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除了努力做到丰衣足食之外,重要的问题就是争取有比较满意的住所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也提出各种新的要求。同时,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们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量也逐渐增加。独立后,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印度部分解决了人们的衣食问题。至于住房和交通等方面的情况如何?这不仅是研究印度问题的学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引言人们普遍认识到,相当发达的金融体系,即金融机构、手段和利率的结构不仅能加速而且能推进经济的发展。的确,根据舒姆彼得关于新人和新厂商是资本主义增长动力的一部分的观点来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着推动和促进的作用。人们还普遍承认,金融体系可以对资金的筹措和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应当成为整个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麦金农却正确地指出,“人们通常强调的是管制而不是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其中经济增长能源化现象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俄罗斯经济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石油产业给俄经济带来正负两方面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俄罗斯政府对石油产业影响下的国民经济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外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引起人们争议的问题。既无法进行明确的理论阐述,也无法找出确凿的事实证据。在六十年代初,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外国资本的流入总是对经济效率与经济增长产生有利的影响。在七十年代,这些经济学家的假设和研究结果便受到了“替代理论家”的挑战,后者认为外国资本可能会导致贫困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  相似文献   

12.
导言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预测亚洲太平洋将是一个经济增长的地区。二十年来,亚洲新兴工业经济,即“四小龙”(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和台湾)的经济持续增长,强有力地使这种预测变成公认的现实。人们常把  相似文献   

13.
前言 1997年7月2日泰铢改为浮动汇率制及随之而来的泰铢贬值使人们改变了对持续取得高度增长的东盟各国经济的看法。本文首先来看看迄今为止各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其次通过分析此次外汇危机的背景,探讨一下外汇危机与近来人们宣扬的东盟各国经济的脆弱性的关系;接下来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各国今后的发展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东水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阿以谈判进入关键阶段,中东水资源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东是世界上最富石油的地区,却是水资源最奇缺的地区。自然地理上的“先天不足”和过度开采、污染及战乱等“后天失调”,使中东普遍存在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危机。长期以来,中东国家围绕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争论不休,矛盾尖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东地区的水危机将日益严重。国际舆论认为,水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引发该地区争端和冲突的最活跃因素。  相似文献   

15.
据新加坡旅游局最近透露,1999年到访新加坡的游客比去年增长11.5%,达到695.8173万人次.其中,非洲客源增长最快,增幅为13.9%;其次是亚洲,为13.6%;欧美市场分别增长6.8%和4.4%.统计数字还显示,除12月份外,去年下半年抵新的游客增幅较大.12月增幅较慢,特别是年底的最后一个星期,主要原因是人们担心电脑“千年  相似文献   

16.
前此8年的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增长趋势一直延续到1996年,尽管1996年的经济增长率稍有下降。在前此十年期间内,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得益于它的出口高度集中于出口迅速增长的电气机器与电子工业部门。但是1996年国际市场对电气机器、电子产品需求的疲软影响了马来西亚的出口增长。尽管巨额的国际经常收支逆差额大部分为外资直接资本投资的强劲输入所填补,但人们仍对这种巨额的逆差感到担心。财政紧缩政策和坚定的货币紧缩政策有助于  相似文献   

17.
本书论述了1850年至1980年期间中爪哇北部沿海乡村贡多萨里的社会组织变化,并着重对其土地占有和劳资关系的变化,也即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其社会分化的过程进行分析。近来,爪哇乡村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已成为人们讨论的主题。长期以来,人们对该乡村的主要看法是,它是一个基本上清一色的小农社会。虽然殖民主义的决策者们早在十九世纪就已提出了上述看法,但这个平等的农村形象却是克利福德·吉尔茨在其题为《农业的衰退》一书(1963年)中所塑造的。他的主要论点是,他坚持认为殖民主义对爪哇的剥削以及水稻农业的生态特性共同导致了一种独特农业组织的产生。这种农业组织之所以能够持久地吸收农业经济中迅速增长的人口,不是由于提高了生产率,而是由于保  相似文献   

18.
总的来看 ,自开展绿色革命以来 ,南亚地区的粮食增长快于人口增长 ,但是 ,随着今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粮食增产速度的降低 ,这种粮食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的趋势却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 ,首先分析了南亚地区人口增长对粮食生产和耕地的压力 ,然后阐述了该地区粮食产量进一提高的局限性。在南亚地区 ,今后要想继续运用绿色革命技术来提高粮食产量 ,虽然有可能 ,但是却会比过去更加困难 ,而且还需要付出使生态环境受到不可弥补的破坏的代价。要使该地区人口增长同粮食生产相协调 ,关键是要控制人口增长 ,减少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 ,同时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节地、节水、保护环境 ,使单位土地上的粮食产量获得最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自然形成的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人们一般把世界经济中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市场容量与经济潜能巨大、经济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同时也是最终需求和外贸出口增长最快、引进技术与国际资本数量规模巨大的地区,称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它既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火车头之一。世界经济的增长重心,首先在二三百年前形成于西欧(主要是英国);到19世纪末期,开始由欧洲向美国转移;近三四十年来,在东亚首先是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其后是中国、东南亚其他国家及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引发全球性危机,各国人员往来按下了"暂停键",世界经济增长挂上了"倒车挡",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沉渣泛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横行,人类发展面临空前风险挑战,国际形势进入动荡变革期。同时,国际格局的演进正在提速换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人类社会对健康安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认知更加深刻。世界回不到过去,人们在求索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