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新媒体的普及为公众参与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本研究着眼于新媒体传播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形象塑造,分析了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形成,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重点和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正常运作的独特资源。同时政府又具有与其他组织不同的特征,而且由于政府运作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公众的自身条件的限制,因而公众往往难以正确客观地把握政府形象。所以,政府就必须加强政府形象建设,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这样,才能在政府运作过程中,尽量减少阻力,取得公众的支持和拥护,顺利地推行政府管理。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于一个政府来说至关重要。正因为它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赞许、信任和拥戴 ,所以使政府拥有广泛的社会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及其存在的价值。这一切从根本上都取决于政府自身的价值取向———为公众服务。为了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尽快建立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主体的广泛性及其信息的即时共享性、互动性、“病毒式”传播速度与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充分提高了公众的关注度,同时信息发布者的观点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事件相关主体的态度与评价,而自媒体的大部分信息内容都会涉及到政府行动与反应,有时甚至直接以政府言行为中心进行传播与评论,这将会直接影响到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正面的自媒体信息有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但负面的自媒体信息则会破坏政府形象,因此,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政府形象塑造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5.
形象就是方向,形象就是标准,形象就是依据.政府形象是政府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具体状态和姿态,是政府类型的外在表现,是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是公众评价政府的标准和依据.政府类型决定政府形象,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形象;同时,政府形象又反作用于政府类型,有什么样的政府形象,就有助于建设什么类型的政府.  相似文献   

6.
公共危机是政府形象管理的关键点,对政府形象有正向或负向的放大作用,也为政府形象的重塑创造了机遇。汶川地震为政府形象重塑提供机遇、条件和选择上的新路径,即信息的公开透明、科学的媒体管理、塑造真实的领导人和英雄形象、双向平等沟通的传播路径和不再打造政府全知全能的神话、加紧构建政府问责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的管理路径。从中反映出政府以人为本、重视责任和回应、注意依法行政的行政价值取向。要对危机后政府形象的巩固与完善,还需建设法治政府,将政府形象管理的新举措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现代行政文化,从根本上转变公众对政府的成见;增强公关意识,提高政府形象设计和形象传播水平;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加强政府形象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透明政府的建立已成为一种趋势,透明政府的建设已越来越离不开公众的参与,但现实中公众参与却存在政务信息前提缺乏、政府官员对其关注不足、公众参与制度保障缺乏、公众参与透明政府建设的意识淡薄等问题,为使公众能够真正参与政府决策和公共管理的全过程,提出了扩大公众知情权、树立政府重视公众参与的行政观念、建立和健全透明政府建设进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培育透明政府建设进程中公众的参与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行使,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关系到民心的凝聚、政府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实现既定目标时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是减少管理阻力、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取之不尽的源泉。通过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行使,塑造政府法治、民主、公正、效能、信誉、亲和形象。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实现形式,是现代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事项的确定,关系到知情权、隐私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也是合理认定公共利益的需要。然而,综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公众参与制度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缺失。为贯彻参与民主理论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要求,应当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其具体的制度框架应当包括: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听证会制度;设置独立的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10.
政治营销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价值观具有内在契合性,而其实际应用的现实土壤一直较为缺乏。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为政府形象管理走向政治营销模式提供了适用性环境和可行性工具。开发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政府形象营销模型,实现政府形象、营销理念、营销策略和公众印象的有机整合,构建"关系营销"、"整体营销"和"全员营销"的系统性形象营销策略,有助于提升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的公众认同。  相似文献   

11.
政治营销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价值观具有内在契合性,而其实际应用的现实土壤一直较为缺乏。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为政府形象管理走向政治营销模式提供了适用性环境和可行性工具。开发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政府形象营销模型,实现政府形象、营销理念、营销策略和公众印象的有机整合,构建"关系营销"、"整体营销"和"全员营销"的系统性形象营销策略,有助于提升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的公众认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价值,认清当前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困境和难点,探索出一条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路径,是建立科学、可行的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系统体系,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行政民主化的进程,提升我国政府绩效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制定公共政策是地方政府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合理分配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扩大公众参与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即将进行大部制改革.而同时由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严重缺失,导致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正当性、合法性不足.本文试图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问题以及大部制改革下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主要从制度建设层面着手对加强公众参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者,现代政府领导者的形象问题已经受到了公众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由于领导者自身形象出现问题而影响到政府政策推行和执政效能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政府领导者形象塑造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正基于此原因。当下,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已经成为政府领导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领导者应当从执政理念、自身作风、品德培养和个人修养四个方面对自身形象加以塑造,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5.
政府形象对政府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今天政府必须具有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国内外公众的理解、信任、尊重和支持 ,从而顺利地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个政府治理好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根本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府的前途和命运。现代政府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形象塑造。政府形象塑造是政治日益民主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现代政府必须开展的一项高水平、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工程。这一工程 ,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工作 ,政府总体形象设计是政府形象塑造“工程”的起点 ,是政府形象塑造工程的基础工作。政府总体…  相似文献   

16.
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全世界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社会治理职能,重塑政府形象,营造政府和公众共同治理社会的和谐局面。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认为以信任、合作、规范、社会参与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资本能够有助于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针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现状,利用社会资本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构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持久的信任关系和互惠网络。  相似文献   

17.
政府网络形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关于政府网络形象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政府网络形象的定义,网络对塑造政府形象的作用,塑造政府网络形象面临的挑战,以及塑造政府网络形象的方法和措施等方面对近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对研究的不足和怎样改进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政府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并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而实施的一项公共政策。本文基于我国保障性住房新政下,对社会各界公众——保障性住房公众和非保障性住房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及其评价差异进行了研究。实证数据表明,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有效地实现了社会目标和政治目标,不但得到了公众的支持和信任,也获得了较高的公众满意度评价和政府形象评价,但这种评价在不同的住房公众群体之间却表现出显著差异,数据与结论都为完善与保障房有关的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电子终端的广泛普及使得新媒体平台成为政府形象推广的新阵地,抖音作为政务新媒体的新兴应用领域对政府形象的构建与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对政务抖音账号"共青团中央"的运营风格、发布内容、公众和媒体反映的梳理,结合公众通过抖音账号"共青团中央"对政府形象感知的变化分析,提出政务抖音要实现信息多样化,满足公众实用性需要;政务抖音管理要专业化,着力提升传播内容质量;政务媒体要实现多平台共建,开启"两微一抖"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在公用事业领域公私合作治理的有益尝试,公交民营化缘何屡屡受挫?以湖北十堰公交民营化"夭折"为例,分析出其症结所在即"民营化"理念存在误读、"公众参与精神"缺失、政府监管缺位。针对这三个面向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公用事业领域民营化的有效推行需要围绕"民营化"观念的嬗变、"公众参与精神"的塑造以及政府的再规制三个维度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