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1996,(3)
A浙年伊始.吴绍同p摄引展在中囚摄q家协会举行。A吴绍同向叹众介绍自己的作品。朱建华/摄吴绍同鹤摄影展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22)
<正>10月24日,常州·台湾"两岸情"摄影艺术交流25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的"台湾摄影家看常州"摄影作品展在台北市图书馆隆重举行。本次摄影展由台湾中华艺术摄影家学会、台湾摄影学会联合主办,参展作品汇集了25年来台湾摄影家历次来常创作的百余幅优秀作品。30余位台湾摄影家获颁优秀作品奖章。摄影展共吸引台湾各地观众8000余人到场参观,百余位两地摄影艺术家开展了摄影艺术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卢杰英布置简洁却随处可见《摄影作品赏析》、《艺术摄影的光与影》的办公室,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会如此醉心于摄影,卢厂长有些激动地反问我说,生活如此美好,我为什么不用镜头把她拍下来呢?转而又说,其实,我也希望将我的思想反映在我的摄影作品之中。说着,他拿出他在2000年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展出的部分作品,并饶有兴味地向我讲述起这些作品的拍摄经过……从一幅幅精美相片中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摄影家,卢杰英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2)
正6月4日,"台湾南鲲鯓代天府文化摄影特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30位台湾摄影家的90多幅作品参展,反映了台湾形式多样的宗教仪式、祭祀仪典、民俗活动和人文风情。大牌楼、灵霄宝殿、黄金玉旨牌、拜亭、轿式屋顶,以及庙会上的舞龙、八家将,躜轿脚祈福、进香,通过一幅幅照片,人们不仅欣赏到南鲲鯓代天府宏伟、古色古香的庙宇建筑,还了解到台湾传统进香的民俗文化。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曾于去年访问南鲲鯓代天府,"当时触动我心的是这个地方的文化火种一直在燃烧",王离湘在致辞时表示,南鲲鯓代天府传承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台湾摄影家创作的摄影作品展现了美,充满视  相似文献   

5.
正3月30日,"情满黄山"——李松茂黑白艺术摄影展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开展。此次摄影展共展出李松茂的44幅摄影作品,其中大部分以黄山的风光为主,记录他20余年44次登黄山的所见所感,还有部分表现了数十年来李松茂在台湾的所见所感。作品全都以黑白色调呈现出来,供摄影爱好者参观交流。古稀之年的李松茂是台湾著名摄影家,1973年师承国际著名摄影大师郎静山,45年来一直醉心研究黑白摄影及暗房冲放技艺,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摄影联盟会员、美国世界摄  相似文献   

6.
彭京玉  王雪娇 《台声》2001,(9):44-45
“一位农夫赤着脚扛着犁锄,与他的黄牛伙伴下田,拉着牛的绳索,长度占了画面的二分之一,成为视觉重心;一个年纪约两岁的小男孩,手提青蛙,像将军领兵似地带着一群鸭子漫步,你几乎可以听见鸭子的呱呱叫声。” 这不是小说,更不是电影,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照片。 2001年6月26日至7月1日,“台湾乡土风情猎影”——谢震隆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台湾摄影家在北京举办的第一个影展,117幅参展照片均为上世纪60年代台湾乡村和台湾兰屿岛高山族雅美族群的真实生活写照。通过影展,人们不仅了解了台湾,更了解了他——谢震隆,一个…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24)
正范素枝,现任台湾摄影家交流协会理事兼台北市分会副会长、台湾摄影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自幼喜爱外出旅游、探索新世界的范素枝,当她将大千世界中的花花草草、锦绣山川尽收眼底时,她仍觉得不尽兴……也许是因为双眼所见的世界最后只能往自己的脑海中输入,化作回忆,而无法将眼前的美好事物输出与他人分享……因此,当她在游历中巧遇一位摄影创作者,看到这位摄影创作者用镜头封存夜空中的银河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9,(22)
<正>"陕西值得一去再去!"面对媒体,台湾摄影家交流协会理事长林再生如是说。日前,由陕西省台办主办、台湾摄影家交流协会承办的"舞动陕西"第二届摄影图片展在台湾高雄市举办。这是继去年6月"黄土寻根·丝路陕西"摄影图片展在台湾新北市成功举办后,陕西省台办开展入岛宣传的又一次探索。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活力的发展前景,在岛内社  相似文献   

9.
在此岸想看彼岸,在彼岸望着此岸。看得到此岸彼岸,触目黑发黄肤,听得到这头那头,开口论语诗词。此岸、彼岸、故乡、故土、岁月重叠,一切遥不可及,一切又举手可触。十年前当记者还是少年随家人参观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生活·台湾”十位台湾摄影名家,展览近300多幅台湾风景和民俗的影像作品,昔日的感动与是两岸交流的深交,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走过岁月,是两岸摄影家无法释怀的情感,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一路走来的一段艰巨历程。如果把1949年作为海峡两岸历史文化的时空分切点,双方各自的历史]进异同,两岸的当代摄影史不但异彩纷呈,更显现了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24)
正方清池,现任台湾摄影学会顾问、台湾摄影家交流协会顾问兼宜兰分会会长、台湾人摄影部落顾问、台湾广播电视协会顾问兼节目制作。曾任台湾广播电视协会节目主持人。2013年退休后,隐居在台湾宜兰县头城镇的一个小渔村中,每天散散步、拍拍照,颐养天年。  相似文献   

11.
两岸交流     
《台声》2007,(1):10-12
厦航公布两岸春节包机运价 经济舱往返2500元,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于12月12日在福州举行,海峡两岸摄影家合拍西藏摄影作品在台湾展出,海峡两岸携手搭台 小吃竞技做成大文章,福建省高校21年累计招收台湾学生3247人,广西首次接受台胞捐赠骨髓移植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12.
由蜚声国际的摄影大师郎静山(台湾)、吴印咸(大陆)、陈复礼(香港)共同倡议发起的“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于1月18日在香港成立.这是12个国家、地区的华人华裔摄影家为推动华人影艺而联谊合作的丰硕成果,是本世纪第一个由知名华人华裔摄影家创建的世界性专业团体.她的成立,将促进全球华人华裔摄影家间的联系、摄影艺术的发展和摄影理论与创作技艺的交流,提高华人影艺,造福文化.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13.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精品巡展是“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活动的内容之一。这次巡展的图片是从200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8000余幅图片中精心遴选的166幅摄影作品,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西配殿展出后,以其独特的视角、鲜明的个性受到了业内外人士和首都各界的赞誉。这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影响力。为了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办得更好,2004年12月6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邀请了参加历届摄影大展的策展人、摄影家和中央及北京新闻媒体的负责人约40人,对过去4届平遥…  相似文献   

14.
在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草原,人们通过摄影作品就知道他的名字——巴音孟和。他用摄影艺术、赞美家乡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世人通过他真实而感人的摄影作品了解内蒙古,了解大草原的深刻变化…… 憨厚、朴实的蒙古族摄影家巴音孟和,他虽然个头不高、但很壮实,性格开朗,是一位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的长者。他曾担任内蒙古党委统战部对台办主任,这个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而后受党培养多年的少数民族干部。祖国、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磁石般的吸引着他。结合工作实际,这位摄影家不顾疲劳、哪里有成果,他就走在哪里,哪里有胜利  相似文献   

15.
自然,是李长兴风光摄影的主题。在这一永恒题材的把握上,他更像一个浪漫主义的抒情诗人。他镜头中的雄山秀水与郎日流云,绚丽彩霞与茫茫落日,既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更是一位独具个性的摄影家的心灵写照。 李长兴的风光摄影既有人们平时罕见的莽莽雪山,郁郁丛林,大河长川,沧海红日,也有人们眼中常见的湖光水影,闲花细草,老树青藤。在一幅幅定格的画面之中给人以丰富的想像空间和流动的遐想。中国文化中寄情山水  相似文献   

16.
正6月1日,由陕西省台办、台湾摄影家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黄土寻根·丝路陕西"图片展在台北中山捷运站开展,展期至6月30日结束。台北市中山捷运站图片展展线长87米,位于中山捷运的艺文廊(中山火车站与捷运站之间),艺术氛围浓厚,人口密度极高,每天的人流量达两万人左右。此次图片展所展出的100幅作品是从两岸摄影名家在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24)
正林庭年简介台湾摄影创作新锐,现居台北。2010年踏入摄影创作这一行后,表现优异,举办过许多摄影作品展。如2010年的微光引道摄影个人作品展、2011年的光点摄团摄影联展、2013年的光点漫慢摄影个人作品展、2014年的点水天乡公益个人作品展,并与9位摄影同好联合出版《城市的温度》摄影集。2013年被评为台北摄影节"新锐"。现任台湾摄影家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中华海峡两岸企业发展协进会监事兼秘书长、台湾中小企业总会精品展销文创副会长、中华新创展拓协会:  相似文献   

18.
李兰 《两岸关系》2015,(2):49-50
<正>1月17日,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组团赴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印象濠江——台湾摄影家眼中的澳门"摄影展。此次摄影展共展出110幅11位台湾摄影家去年9月来澳采风作品,展期一个半月,为台湾民众多角度地直观了解澳门回归后发展成就打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19.
知道邵华泽是一位军人、老报人、 书法家的人不少,知其还是一位摄影家 的人却不多。我终于有机会目睹邵华泽 的摄影实践。 那天在浙江永康的天下粮仓景区, 骄阳当空,在崎岖的山路上,邵华泽满 头晶莹的汗珠,他不时地驻足,微眯起 眼睛,然后举起相机,随着“咔嚓、咔 嚓”的响声,一幅幅清新隽永的图画定 格在宁静的山谷。 1989年6月,邵华泽出任人民日 报总编辑,始于相机结缘。那时,他常 因新闻摄影工作滞后而焦灼,经过深入 调查研究,邵华泽提出,一要提高对新  相似文献   

20.
《台声》1994,(2)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高帆和吕厚民、陈淑芬、徐肖冰、陈勃以及梁惠湘、胡国钦、宫正、任一权、陆中秋等10人组成的大陆摄影家访问团,于1993年12月8日抵达台北,与台湾摄影界进行为期10天的交流和创作活动.访问团一行在摄影大师郎静山以及黄金树、傅崇文等台湾同行陪同下,先后到九族文化村、日月潭、阿里山、太鲁阁国家公园、野柳等地游览创作,并参观了台湾省立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与台湾摄影界、文化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座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