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光明 《学习月刊》2014,(14):126-127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宜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围绕“全国百强县市”目标.按照“竞进提质、效速兼取”的总要求,主动转型,加快赶超.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2.8亿元.增长12.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亿元.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360.4亿元,增长33.2%:农民人均纯收入11693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3元.增长11.6%。  相似文献   

2.
任波 《党建文汇》2009,(8):F0003-F0003
阜新市细河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领导关于“突破阜新”的讲话精神,围绕阜新市委提出的“三年翻番”目标,带领全区20万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经济建设实现了突破发展。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9.8亿元,增长3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7亿元,增长6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695万元,增长5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年均递增17%;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2007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1)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2)全社会同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4)进出口总额增长10%;(5)财政收入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以上;  相似文献   

4.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普洱市是典型的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可谓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目前,全市993个村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有717个,占72.2%。如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稳步发展、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资产总量的不断扩大、运行质量的逐渐提高已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历史重任,也是当前必须抓紧做好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5.
宋兆璐 《共产党人》2005,(10):17-17,16
2005年西吉县在总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践活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把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潜力较大的50个村(包括原30个试点村),确定为全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的示范村。到2005年底,要求2003年开展试点活动的6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2004年开展试点活动的24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2005年新确定的20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黄南州地处青南藏区,是全省扶贫攻坚重点地区,集中了贫困地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欠发达地区等特点。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思路,到2019年全州要完成4.3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10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和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平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扎兰屯市鄂伦春乡南木村党支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集体经济为依托;不断增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使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山村彻底改变了面貌。1997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500万元,集体经济积累达200万元,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农村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1995年以来,连续三年被评为盟.市两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迈入全区百强村行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创造物质基础1990年前,南木村人均收入300元;贫困户占四分之一以上,集体经济一无所有。村级领导班子不…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民和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一城两区”建设.着眼“四个发展”.在民和这片广袤富饶的河湟大地上.奏响了一曲曲振奋人心的发展凯歌。截至6月底.全县完战地区生产总值9.46亿元.同比增长89%;完成行政辖区固定资产投资7.53亿元,同比增长44.64%;完成工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14.8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511万元.同比增长25.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85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111.37元,同比增长19.8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亿元,同比增长22.85%。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3年,盘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562元,为全省“首富”。其次,大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超过3万元,达到30150元,位居第二。沈阳紧随其后,为29340元。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0,(4):F0004-F0004
湘乡,古称龙城,位于湖南省中部,毗邻韶山、宁乡、湘潭,是长株潭西大门,面积2012平方公里,人口近100万,下辖3乡15镇4个街道办事处。湘乡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继2008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中部百强和湖南十强后.2009年又上新台阶,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1亿元,增长14%;实现财政总收入7.01亿元,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34元,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仅有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没有农村特别是经济薄弱村的发展与稳定,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年来,滕州市委、市政府不断推进农业综合改革,深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截至2006年年底,全市1226个村居中,仍有220个村居年集体经营性收入在3万元以下,  相似文献   

12.
芦忠于 《当代贵州》2016,(14):48-48
2015年以来,安顺市平坝区紧紧围绕“‘三变’十产业+金融+扶贫”发展思路,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完善基层治理模式,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农业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2015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32591元,位列封顺市第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70元,小康实现程度约98%,今年将接受贵州省同步小康县(区)达标验收。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据对6.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273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达到8.1%。  相似文献   

14.
正颇洞村的"党社联建"、党建"三带"发展模式,得到省州县认可和推广,并写入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考核机制中。到2017年底,该村入股资金达1700多万元,覆盖全村31个村民小组1259户5053人,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1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60元,集体资产达6000多万元,真正成为"百姓富、生态美"的"双超"村。2017年,该村组建了全州第一个村级"联合党委",覆盖10个中心村,24000余人,推动了区域共建、强弱共联、产业共  相似文献   

15.
沈良启  谢晓东  张文辉 《支部生活》2009,(2):F0002-F0002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曲靖市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积极行动,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克服诸多困难,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60亿元,同比增长12%: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19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6亿元,分别增长32%、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5亿元,增长20%,发展后劲增强;民生进一步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净增534元。  相似文献   

16.
罗颖 《党建文汇》2006,(1):56-56
辽宁省扶贫开发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农村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稳定解决温饱问题为中心.以买施整村推进和产业化扶贫为手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到去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由2003年的434万户、152.13万人减少到31.2万户、112万人.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稳定解决12万户、4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紧密联系遵义实际,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把遵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全市GDP年均增长12.5%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梁兵 《新长征》2009,(11):42-43
房身村地处四平市区南郊。几年来,村党总支一班人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富裕农民这一目标,积极探索农村新的经营模式,寻求富民、强村的发展路子,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步伐。2008年,全村完成社会总产值1.7亿元,实现人均收入7500元,村集体收入50.3万元。2009年,村党总支书记王树声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优秀村书记。  相似文献   

19.
《党的生活(河南)》2007,(1):F0002-F0002,F0003,F0004
农村公路是河南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里程占到了我省公路总里程的4/5以上。河南省交通状况的优劣不但与本省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还直接影响到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的进程。2006年,我省农村公路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到2007年底全省行政村基本实现通水泥(油)路”的战略目标,抢抓机遇、广泛动员,奋发努力、知难而上,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狠抓质量、全面提高,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使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2006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8.8亿元,为年度目标65亿元的106%,完成新改建里程3.1万公里,为年度目标1.9万公里的163%;  相似文献   

20.
郭忠 《学习月刊》2010,(10):58-59
近年来,襄樊市襄阳区咬定争进全省十强的目标,心无旁骛谋发展,充满信心往前赶,在应对危机中实现了弯道超越。2009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1亿元.增长62.04%: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6.8亿元.增长78.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3亿元,增长33.4%,在襄樊纳人全省考核的7个县市区中增幅均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