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继樊 《探索》2011,(1):117-121
科技软实力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指标体系包括科技创新文化的影响力、科技创新制度的保障力、科技公共服务能力、科技人才的创新力、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力、科技创新社会氛围的活力,6个方面共41个指标。我国应重视提升科技软实力的研究,应加快推进提升科技软实力的资金投入、法规制度、信用环境、评价体系和创新文化等支持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和与时俱进性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注重指标的选取,文章确定了4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其次是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筛选,并对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各项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从而完成了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科学评价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状况是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重要使命。回顾已有文献,中国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区域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和行业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现有研究既取得了一定成果,又存在着一些不足。未来应加强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的研究,优化文化软实力评价路径和方法,整合多学科力量协同推进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与评价模型的指标选取、指标量化及权重赋值方法的对应关系,认为应当依据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的不同,构建多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并分别对劳动者福祉视角下、大学生视角下以及政府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的指标选取、量化及权重赋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和重塑大国文明形象的重要指标。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可以从国家意识形态、中华文化传播、全球国际文化秩序建设三个层面来选择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刘伟 《党史文苑》2008,(10):59-61
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和重塑大国文明形象的重要指标.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可以从国家意识形态、中华文化传播、全球国际文化秩序建设三个层面来选择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对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树立科学评价理念、遴选评价指标、构建科学运行机制和建立健全专门的评价机构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8,(11):67-67
近日,《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正式以省委文件印发实施。该考评办法突出表现在对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情况,进行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4个指标组,共有43个指标,包括24个共同指标和19个类别指标。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以及选择和设置评价指标的主要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中有关综合指标的计算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庄国波 《新视野》2007,(2):42-44
在对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评价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政绩评价指标的量化问题,文章从政绩的比较、政绩的效益、政绩的校正三个方面提出了“比较政绩系数”、“政绩效益”、“政绩校正因子”三个概念及初步的计算方法,这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指标更容易量化、更好操作,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公平、更便于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