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入托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是全家人感情与希望的寄托,爱的汇集点和注意的中心.为了他们的成长,家长尽其所能为他们创造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从这些千庞百爱的“小太阳”身上,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反映出一些家庭对孩子“爱”而无“教”的一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生子女家庭只注意为孩子提供物质享受,对孩子的溺爱远远多于应有的品质的启蒙教育和正确引导,致使孩子逐渐产生了以“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养成了骄横、任性、自私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二是家长总怕孩子累着,从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环境逐渐滋长了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思想,使得他们缺乏自理能力.三是由于家庭的过分保护,与同龄孩子之间相互交往太少,致使他们性格孤僻、胆小懦弱.这几方面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危害.如何才能克服独生子女教育方面的这些弊端,促进和保证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呢?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采用幼儿园——家庭联合教育的方法,可以较好地纠正以上种种不良现象,避免使独生子女教育走入误区,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一代的成长,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已经迫在眉睫。有些家长认为所有教育应该在学校完成,而忽视了在家庭中对青少年进行整体的人格教育。广州师院科研所等六家单位联合进行的“沿海开放地区儿童少年品德与家庭德育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25%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学后学校应该在教育方面负完  相似文献   

3.
许多家长将自己孩子失足的缘由归之于社会。其实,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最主要症结还是在家庭,与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有关。我们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居民家庭中,都面临着一个独生子女的教育抚养问题。这些独生子女出生在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家庭、享受着特殊的待遇,养成了特殊的性格。为此,社会、学校、家长也必须采取特殊管理教育方法,如果象以往一样去管理教育,将会适得其反,对家庭、社会、国家都是不利的,因此,独生子女的违法犯罪与预防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件根本大事。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已进入老龄化,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也因此被提上日程.独生子女家庭不同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多层面协同努力,由于各个层面提供的资源和承担的角色不一样,他们在实践中的地位和功能也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从本世纪开始,独生子女已渐渐成为一个具有世纪性的社会现象。独生子女家庭迅速出现,不仅改变了家庭子女的数量,而且改变了整个教养环境。尽管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教育存在许多优越性,但是由于一些家长不能正确把握独生子女的成长规律,故而导致教养偏差,使一些儿童性格、心理或者道德发展上存有缺陷,出现一些敌对行为、挑衅行为、攻击行为、反社会行为等。主要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纪律、逃学、逃夜、离家出走、欺骗、斗殴、偷窃、破坏公物、性攻击等,心理学家把这些儿童称为“问题儿童”。  相似文献   

7.
独生子女作为未来家庭和社会的主体,其社会化状况已经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社会学互动论的视角下,独生子女早期社会化问题有其主要表现:家庭通过互动影响了独生子女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互动空间、父母之间的互动、互动方式及互动期望对独生子女早期社会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家庭应从这四个方面来改善独生子女早期的社会化状况。  相似文献   

8.
研究评估家庭灾难教育对青少年灾难素质的具体影响发现,家庭灾难教育显著促进了青少年灾难素质的提高,该作用机制存在群体结构差异;家长偏重灾难知识教育,忽视灾难技能培养。要充分发挥家庭灾难教育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和男性青少年家庭灾难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强化家庭灾难技能教育训练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诚信、公私、信仰、网络方面的道德状况以及影响道德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更显弱化。我们必须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道德教育,强化核心价值,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入手,从根源上阻止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养老保障制度安排的缺陷,伤残或死亡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无论是生活照料,还是在精神慰藉、养老保障都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境.针对现有城市伤残或死亡独生子女家庭救助制度和政策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构建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父母的公共养老服务体系,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多维度立体帮扶社会帮扶机制和精神慰藉机制,化解此类家庭潜在的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11.
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和城市化继续深化时期,犯罪低龄化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而独生子女在青少年中所占比例日趋增大,所以青少年独生子女犯罪问题的研究就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本文对影响青少年独生子女犯罪的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以及独生子女自身的弱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确定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总数五分之一的国家,独生子女家庭目前占绝对多数,而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正困扰着许多家庭。在这里,笔者不想泛讲怎样教育独生子女的问题,只想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青年寄宿舍”介绍,给关心独生子女教育的家庭和教育工作者,也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自1979年全面倡导“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群体的数量不断壮大,并逐渐成为同一年龄段人口的主体。1996年全国人口统计数据表明,1995年我国家庭户为3.2亿,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已占到20.7%。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由于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得比较  相似文献   

14.
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这对控制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在教育方面,也出现了"独生子女问题多"、"独予难教"的思想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把部分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夸大,以偏概全.本文主要结合"非典"这一特定背景下独生子女的表现,从独生子女的成长背景,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等来对独生子女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和特征,通过分析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和子女的互动方式,进一步探索这种互动方式对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导致的不同于传统的亲子关系对新时期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群体问题日益凸显,其在刑事政策方面的影响也显而易见.以在家庭结构中处于关键位置的独生子女为对象的行刑政策更应该体现人道化的价值取向,对其养亲和承祀问题应予人道化考虑和处理,在新社会防卫思想的指导下贯彻人道化要求,充分体现行刑政策人道化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刑事政策人道原则的核心-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  相似文献   

17.
独生子女的离世使失独家庭陷入难以走出丧子之痛、社会支持网络萎缩、养老成为难题等生存困境中.在社会工作干预失独家庭的研究方法方面,行动研究是较为切合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发挥改善现状、增进知识、提升教育等诸多功能.在社会工作干预失独家庭的核心内容方面,基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本质,以失独家庭自助与互助能力的激发培养为核心要义,主要从失独家庭的觉醒能力、失独家庭的技术能力和失独家庭的实践能力等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培养其自助与互助的能力.在社会工作干预失独家庭的路径方面,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介入的相互配合,可以较好地协助解决或缓解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境,满足失独家庭多方面的需求,助力其生活能力的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如今独生子女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有出息,于是.怎样使孩子聪明便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学前儿童三岁以后都是在幼儿园渡过的,幼儿教师会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进行系统地引导教育,使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智力.那末,作为同孩子长期相处的家庭该如何配合幼儿园从小便开始培养孩子增发才智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也来当教师,进行随机教育.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是千真万确的.无论你承认与否、有意无意、想与不想,你都在充当你孩子的教师.很多家长以为孩子聪明与否是天生的,无所谓培养教育,而使孩子在智力发展的关键几年随意渡过,智慧的潜能也许就永远地被忽视埋没了.  相似文献   

19.
论城市家庭养老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趋势,独生子女家庭、老年家庭、空巢家庭的增多等,共同决定了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必然转变.主要由社区或社会提供服务的"住家养老",将逐步取代主要由子方提供服务的"家庭养老"模式,通过"住家养老"模式实现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正在积极构筑之中.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早期家庭素质教育的一些基本观念、问题有待于家长及幼教工作者进行科学认知.本文探讨了两大方面的问题:(1)早期家庭素质教育的内涵、特点、基本要素.(2)早期家庭素质教育实践中应引起充分关注的习惯教育、感知觉教育与言语教育、社会性发展等基本核心问题.其中,后者是搞好早期家庭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