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白遭谗于杨贵妃”说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自天宝元年(742)应诏赴阙,天宝三载(745)即被放归山,关于他离开长安的原因,一种说法是由于杨贵妃进谗而被逐。近人考证此一段公案最为详备者,当推郭沫若先生的专著《李白与杜甫》: 唐人韦叡的《松窗录》(原书佚,《太平广记》中有收录)记载高力士以脱靴为深耻,挑拨杨玉环,说李白在《清平调词》中“以赵飞燕比妃子,是贱之甚矣!”(锷按:原书作“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李白《清平调词三章》有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因而使李白失掉了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曾经三次想授李白以官职,便被杨玉环阻挠了三次。这件  相似文献   

2.
宋代的城市繁荣与词体流行的相关性问题,一直是词学界关注的一个课题。宋代的都市繁荣对社会发展及词体流行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词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价值;第二、词的演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因而更有市场;第三、词的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宋代市民对“欲”的追求。宋代湖北词体沉寂,也主要是因为湖北的城市繁荣不够。  相似文献   

3.
也说“潇洒”季明志目前有一个词儿很流行,这就是“潇洒”。常听人说“要活得满洒些”。究竟何谓潇洒?笔者查《辞源》.《辞海》等,满洒一词,大体上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清高脱俗,如李白《王右军》:“右军不清真,萧洒在风尘”。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  相似文献   

4.
何谓英雄?《人物志》上有云:“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拔群者为雄。”《文中子》上宣称:“自知者英,自胜者雄。”《辞源》中的解释则为:“识见,才能或作为非凡的人物。”关于英雄的解释如此多样,但英雄奉献人民,造福社会、推进历史的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大富大贵者未必英雄,位卑职微者未必不英雄。真正的英雄不是哪个人能够封赐,而应获得群体的、社会的乃至历史的承认。  相似文献   

5.
《卜居》是写楚怀王末期“屈原既放年三,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时的景况。屈原遭遇不幸,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实是一个重要原因。故于《卜居》内,屈原愤然曰:“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口足)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此“妇人”当指郑袖无疑。郑袖者,怀王之宠姬,为时人目为“幸夫人”(《战国策·楚策二》)。她是个权变而又愚顽的女人,是屈原的政敌。屈原把她作为自己主要对立面而加以指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卜居》里另两问,“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历来注家多以为指贵人、诸侯。其实“大人”可指女性,此处即谓郑袖;故五臣注:“云‘大人’,谓君之贵幸者。”(洪兴祖《楚辞补注》引)对郑袖,屈原一称“大人”,乃揶揄之;一称“妇人”,更轻贱之矣。  相似文献   

6.
走出封建的误区——重看中国古代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封建”不是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  把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译为“封建” ,是严复的一个误译 ,日知先生有长篇专文对此作了透彻的论述。日知先生指出 :在上古典籍《尚书》、《易》、三《礼》、《春秋》的公羊、谷梁传中皆无“封建”字样。《诗·商颂·殷武》有“命于下国 ,封建厥福”句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两见“封建” ,曰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 ,故封建亲戚 ,以蕃屏周。”曰 :“周之有懿德也 ,犹曰‘莫如兄弟’ ,故封建之。”其意皆指周人的殖民建邦 ,绝不是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在欧洲历…  相似文献   

7.
话说英雄     
话说英雄张兢何谓英雄?《人物志》上有云:“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拔群者为雄。”《文中子》上宣称:“自知者英,自胜者雄。”《辞源》中的解释则为:“识见、才能或作为非凡的人物。”关于英雄的解释如此多样,但英雄奉献人民、造福社会、推动历史的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一、保安 保者:保卫、保护、保持、保证、担保也……,安者:安全、安宁、安定、平安也……(据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保安”一词的解释是:①保卫治安;②保护工人安全,防止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事故(同上)。就此我们来讨论一下建立在这两种解释上的“保安”一词的含义: ①保卫治安。所谓“治安”是指“社会的安宁秩序”(同上)。可见,“治安”一词具有较大的公共性和社会性,这恐怕与我们所讲的“保安服  相似文献   

9.
析“慎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德民  吕耀怀 《湖湘论坛》2002,15(3):46-46,88
诠释“慎独”一词,一般以《礼记·中庸》中的一段话为依据:“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曰:“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闲居,即独居、独处。所谓慎独,就是指在一个人独居、独处之时,在其行为不为他人所见之处,也要做到谨慎有德。关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朱熹曾注云:“隐,暗处也。微,细事也”《四书集注》。朱子之注,或容有疑。“隐”指暗处不谬,但以“细事”释此处之“微”则不甚确当。古书中的“微”字,既可用以指称“细小”,如慎微之“微”,又可包涵“隐匿”之意。据《左传·哀公十六年》:“白…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台湾省面临的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台湾省的青少年犯有它特定的概念。根据台湾(《少年事件处理法》第二条规定是指:“十二岁以上十八岁未满”之罪犯,十八岁以上则视为成年犯之例。又依台湾《少年事件处理法》第五十八条之一第一项规定,“未满十二岁之人有触犯刑罚法令之行为者,由少年法庭适用少年管训事件之规定处理之,与一般少年犯之情形无异”,故也视  相似文献   

11.
猴年话吉兆     
2004年春节,甲子岁次甲申,生肖属“猴”。猴子有何吉祥征兆吗?有。 首先,猕猴是长寿之征。《抱朴子·玉策论》说:“猴寿八百岁”。苏轼诗:“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又据动物学分类,猕猴属灵长类。而“灵长”一词,又恰是绵延久长之意。《晋书·王敦沈充传论》有“晋祚灵长”之语,可谓一词双涵。  相似文献   

12.
何谓英雄?(人物志)上有云:“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拔群者为雄。”《文中子》上宣称:“自知者英,自胜者雄。”《辞源》中的解释则为:“识见、才能或作为非凡的人物。”关于英雄的诠释尽管如此多样,但英雄奉献人民、造福社会、推进历史的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时代发展到今天,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人物当然是英雄,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七一”讲话中,在讲到“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根本因素”时,引用了一段古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此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引用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七律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两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温总理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1950年所填《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的“诗人兴会更无前”的“兴会”,三十多年来的许多注家都将它解为“兴致”。其实,这里的“兴会”不宜解为“兴致”,而只能是指诗人的“灵感”。其理由如下。首先,要对“兴会”的出处与含义加以辨析。《宋书·谢灵运传论》曰:“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诗人兴会更无前”的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用“一刹那”这个词来形容非常短暂的时间 ,“一刹那”到底是多久呢 ?我国古书中有关于“一刹那”的记载。《辞海》(旧版 )援引古文载 :“或云壮士一弹指间 ,有六十刹那” ;《吕氏春秋》的注释是 :“二十瞬为一弹指”。按照这种说法 ,一瞬应该是三刹那。通常的理解 ,所谓一瞬仅是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但“一刹那”所对应的现在的时间长度仍然不清楚。“刹那”来自于印度教 ,是印度“梵语”的音译 ,也是古代印度的一个时间单位。我国古代高僧玄奘赴印度取经回国后写的《大唐西域记》记载 :“时极短者 ,谓刹那也。百二十刹那为一旦刹那 ,…  相似文献   

16.
<正>古代三姑六婆都指的是哪些人?在日常口语中,“三姑六婆”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用来泛指社会上各色各样的女人,带贬义。那么,“三姑六婆”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三姑六婆”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明代一位叫陶宗仪的学者在笔记中记载了三姑六婆的身份。清代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也写道:“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在此,我们不难看出“三姑六婆”在当时的意  相似文献   

17.
“小康”“、国是”“、革命”三个词在政治课中很常见,但这三个词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考查其来源,现整理如下: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小康”一词,我国古代有三种解释:一、早在西周时“小康”一词既已出现。《诗经》上《大雅·  相似文献   

18.
“生命周期”这个词经常被用来指一个有机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包括植物、动物或人。这个词也可以用来表示领导者的任期。领导者的生命周期通常有三个阶段:入职阶段、巩固阶段和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19.
听浮躁     
浮躁是时下常用的一个词。有人说这是贾平凹炒起来的,其实是个老话题。《论语》谓:“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鲁迅说:“轻薄浮躁……这是古来之所谓‘文人无行’。”以上说明,躁或浮躁.是自先秦以讫“五四”都很流行的词。据现代辞书解释,浮躁是轻薄、急躁的意思、引申言之,则如轻狂、轻率、轻佻、飘浮、浅薄、莽鲁、马虎等行为,大都有浮躁之意。浮躁有一个明显特征是傍大:利之所在,唯大是傍,如傍大款即其一态。贾府三小姐探春系庶出,为此她很瞧不起生母,只承认嫡母是母亲,不承认生母是母亲,乃至以“奴才”称呼影射生母。就封…  相似文献   

20.
以德化人     
德,是立身处世的宝中宝。德,是世间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何为德?古代先贤有许多关于德的论述。《礼记》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意思是说道德、品德是一个人立身于世的根本,而财富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不仅作为身外之物的财富不能与“德”相比,而且,在精神世界中的其他方面也不能与“德”相比,古人认为:“才而无德谓之奸,勇而无德谓之暴,辩而无德谓之怠,智而无德谓之谲。”吕尚在《文韬》中说:“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在今天,一心为人民服务,诚心解他人之难,即为大德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