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 ,新加坡与多个国家与地区展开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 ,并已与新西兰和日本等正式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进程中 ,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引起了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关注。一、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末。目前 ,新加坡已与新西兰、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会国家正式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并正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进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此外 ,还拟与欧盟、中国的香港、台湾讨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2 0 0 0年 11月 ,新… 相似文献
2.
3.
布什政府的自由贸易协定具有美国新贸易政策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战略诉求,反映了美国在经济的深层领域及其地区与全球战略方面的战略意图。布什政府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措施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相关协定的成员与非成员以及中国的国际化步伐都已产生或将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析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现象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区获得了飞速发展,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应运而生。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导致了原产地原则的多重复制,降低了自由贸易区运行的经济效率;区域内的产业在轮轴国产生了凝聚效应,而在轮辐国则产生了分散专业化的效应;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现象使自由贸易区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在自由贸易区向关税同盟的升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渡性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6.
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间或相比邻多国及地区间缔结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呈激增趋势.2001年11月,中国又与东盟达成协议,将在未来10年内建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本文以此为背景,对FTA形成的原因、经济效果、例外条款进行了介绍,并结合个案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前言 在进入正题之前,有几点必须先说明一下。第一,给予笔者的课题如标题所示。但这个问题并不是2004年一年的问题,而是更为长期的问题,因而不得不集中于原理上的考察。第二,尽管如此,单一年度的动向也是引人注目的,因此拟先撇开自由贸易协定(FTA)问题,简单地叙述一下华人经济的动向。第三,华人经济有着各种各样的意思,本文拟将此作为华侨、华人经济的简称。华侨、华人总计达到3 500万人左右,占压倒多数的是华人,华侨只有200-300万人。华侨是指出生于中国的第一代、讲中文(包括各种方言)、具有中国国籍、居住在海外的中国人,而华人则是在侨居国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等、讲侨居国语言、具有侨居国国籍的中国人。但是,因本特辑(2004年世界经济展望)中没有关于香港、澳门、台湾的论文,因此在考察(中国)大陆外华人经济的动向时,也将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传君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1):39-45
近两年来,中俄贸易增长速度较快,2006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33.9亿美元,但却只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89%和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的7%左右,与中俄日益密切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不相称,与中俄的贸易潜力相距甚远.本文提出中俄应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从巩固和发展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保持中俄贸易可持续发展、消除中俄贸易壁垒和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缓解东北亚安全危机的角度论证了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必要性.同时,深入分析了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有利条件与环境以及阻碍中俄贸易实现战略升级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最后,本文提出中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需要双方达成战略共识并消除俄方的3种顾虑,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构造中俄自由贸易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日韩三国经济内部发展与相互之间的经贸关系已经相当成熟,本国经济若要进一步发展,只有建立三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才能挖掘潜力,获得新动力。特朗普政府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在继续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推动地区一体化的进展。美墨加新的自由贸易区已经诞生,日本、欧盟可能和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这给中日韩三国造成巨大的外部压力,中日韩三国没有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其整体处于不利态势。美国通过美墨加协定设定毒丸条款,确立了在世界经贸关系上围堵中国的世界经济新体制。美国以后可能将此推广到同日本、韩国、欧盟等的经贸协定中,对中国不利,对日韩等国也不利,将使其失去深耕中国市场的机会,损失惨重。中日韩三国之间应该采取现实主义,或者实用主义政策,以灵活务实手段,最大限度推进三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与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谈判进程,推进中日韩地区合作大步前进。中国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继续推进自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一方面启动同日本的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并争取早日达成中日双边自由贸易协议。 相似文献
10.
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是中美两国正在推进的重要议题。投资和引资需求,以及政策壁垒促成了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启动。双方目前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会拖延谈判的进度。同时,协定对保护和促进双边投资的实际作用也存在局限和争议,但中美对双边投资协定的达成都抱有较高期待。基于协定及谈判的战略意义,中美谈判者会对谈判进度保持耐心,并积极寻求灵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哥伦比亚是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增长具有潜力、看重与亚洲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的拉美大国。近年来,中国与哥伦比亚的经贸与政治关系发展良好,双边贸易和投资量增长迅速,从而对经贸制度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中哥双方战略诉求、贸易与投资关系的潜力以及自由贸易区的福利效应等角度,深入而前瞻性地研究了中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础条件。主要结论是,对于中国和哥伦比亚双方而言,中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具有现实需求,更可获得经济上可预测的实际利益。中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布局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与东盟保持长期战略对话关系的10个主要贸易伙伴,并概括介绍当前东盟进行对外双边自由贸易合作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从市场份额的角度分析比较其中代表性的5个经济体与东盟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基础和前景,借以评价和判断今后东盟对外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格局与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14.
自20世纪70年代起,智利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多年来,经过危机—调整—再危机—再调整的过程,智利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不断成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通过与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智利形成了一个广泛的自由贸易网络,使智利成为连接亚洲、欧洲和美洲大陆的桥梁。2005年11月智利与中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是智利改革和开放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和实施结束了中国与发达国家没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和中国与智利自由贸易协定相比,其涵盖的范围更加综合和全面,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结构和体例更严谨,内容表述上更为精炼,特色鲜明,为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提供了范本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智自由贸易协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11月18日,中国与智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将对中智经贸合作和中国未来的经贸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以中智两国过去10多年中贸易的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两国的贸易竞争力情况,对《中智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评价。该协定较为务实,但由于中智双方市场准入承诺的安排以及签署协定前贸易互补性强的实际情况,该协定对双边经贸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将逐渐发挥出来,而且动态的效应会大于静态的贸易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