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于2012年10月12日正式公布,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申论》大纲分别对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两类考试作出了扼要说明。与去年相比,此次《申论》大纲再次一字不差,换言之,从2010年连续四年((申论》大纲保持了只字未变,一脉相承。这也说明申论考试规律与原则已基本确定,测查考生任职能力的公务员职业考试测评体系已逐步完善和成熟。本文将通过对((申论》大纲的深入分析,结合考生常见问题,系统总结申论的答题原则、答题方法、备考计划,以期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5,(5):61-66
为帮助广大考生熟悉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各类题型。掌握解题方法。我们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公务员研究所原所长李如海教授精心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并加以详解。关于2006年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部分。考生可参阅本刊去年第5期《申论命题的特点与趋势》。准备考试。  相似文献   

3.
杨桂萍 《时事报告》2011,(11):92-96
201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共同发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明确了今年国考笔试公共科目的报考条件及考试时间(2011年11月27日)。10月13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也正式与考生见面。本文将通过对大纲的深入分析,结合考生常见问题,系统总结申论的答题原则、答题方法、备考计划,以期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张靖 《公安教育》2004,(3):35-37
2000年2月18日,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首次采用了“申论”的形式。2002年起,人事部将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AB两类,A类公共科目考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几年来,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广大应届大学毕业生及各界青年择业的首选,2004年,全国就有14.4万名考生在全国5024个考点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公安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从1997年(93届学生)开始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当时考试还叫“作文”,自2000年作文改为“申论”。这种公务员考试的重大改革,也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招警工作,在各地招警考试中,也采用了申论形式。…  相似文献   

5.
申论作为报考A类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科目.在检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方面行之有效。通过对5年来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试卷的跟踪分析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笔者认为在申论命题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方面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杨桂萍 《时事报告》2010,(11):92-96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于10月12日晚在万千考生的翘首企盼中“震撼登场”。由于2010年国考申论大纲刚刚进行过较大调整,为保证考试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此次大纲要求可谓一字未变。尽管大纲表述未作调整,  相似文献   

7.
问:什么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考试科目?答:《申论》取自于古代汉语,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它是为完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而新设的一种笔试科目。2000年,国家人事部开始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的笔试中首次尝试。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申论》既区别于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就给定的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的策论形式,也有别于以往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命题作文形式。《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要达到的测评功能,实际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8.
《时事报告》2010,(12):92-96
基层人员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想就是申论文章所要求的“思想深刻,视野开阔”。基层考生多是经验型、实干型,但接触面过窄,因此视野开阔和思想深刻就成了最大的拦路虎。为帮助广大考生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关键词”的形式将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思想串联起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仍然是重点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突出的是对应试者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相关问题的能力测查。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申论测查的方向应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其中“农民工问题”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个主题,是申论考试中难以绕开的热点。本文就此着重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0.
《时事报告》2011,(1):91-95
140万考生翘首企盼的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于2010年12月5日正式落下帷幕。有大家熟悉的社会热点如“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发展乡村文化”,也有爆冷的题目如“开发治理黄河,传承黄河精神”等,分别作为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以下简称“行执类”)和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以下简称“综管类”)考试主题。  相似文献   

11.
张永锋 《时事报告》2013,(11):62-64
2014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将于11月24日隆重开赛。本文希望通过科学解读申论最新考试大纲,全面总结申论热点和冲刺技巧,帮助考生?肖除考试盲点,做最有效的冲刺。  相似文献   

12.
记者从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揭晓现场获悉。今年的考生学历越高,成绩越好。而社会上流传的“研究生考不过本科生”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研究生组(博士、硕士双学土)的成绩明显高于本科生 而本科生的成绩又明显高于大专生。另外本次考试中女性考生能力分数、申论分数均高于男性考生 但差异并不显著。 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司长刘嘉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考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参考率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本次招考对报名方式、考试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改革 为考生提供方便。减轻…  相似文献   

13.
申论已于去年被纳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正式科目,并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工作中首开申论考试的先例。申论考试虽然刚刚破土而出。但是,由于它大多用于中、高层公务员即各级领导干部的录用工作,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因而倍受世人关注,一经产生就撞击出较大的社会反响。因此,对申论开展认真的研究,就显得格外必要。又由于申论考试尚处于尝试阶段,许多人对申论及其基本特征缺乏全面认识,有的甚至有所误解,导致本末倒置。有鉴于此,我结合组织申论考试的切身…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与初考申论时(2000-2001年)的“三段式”(概括主题或主要问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考试要求相比,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协商论坛》2012,(12):58-58
国家公务员局发布《诚信报考,从我做起——致广大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公开信,提醒考生勿弄虚作假骗取资格,勿"试考"浪费资源。据悉",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与诚信档案库"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杨桂萍 《时事报告》2011,(12):92-96
每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申论都是最让考生头疼的。满分100分的申论,2011年全国平均分只有30多分。造成普遍低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客观题目不扣点,即概括题、分析题、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1月25日16:30分,2013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正式落下帷幕。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参加国考人数近112万,比2011年增加了15万,录用比例为53:1,与2011年基本持平,公务员考试报考情况整体呈平稳态势。尽管参考人数呈平稳态势,但是申论考试却出现了一定的创新,考试更加紧扣国家当前政策,将公务员实际面临的工作设计成了题目,考察了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提出和解决问题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知识     
《创造》2004,(7):49-49
什么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 <申论>取自于孔子的"申而论之",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它是为完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而新设的一种笔试科目.2000年,国家人事部开始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笔试中首次尝试.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申论>既区别于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就给定的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的策论形式,也有别于以往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命题作文形式.<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要达到的测评功能,实际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本方面,把阅读理解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式新颖、灵活,能够更好地测评考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地防止"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建设,从源头上把好公务员“入口”关,市人事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改革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推出了《上海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20.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9年度公务员录用考试已经结束一个月了,这里着重从"命题材料、考试要求"两个方面对此次考试申论部分进行综述,为考生今后的申论复习提供参考。第一,命题材料贴紧国计民生,强调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此次申论考试材料共分十一个部分,下面将其主要内容作简要介绍。1.第一部分材料的主要作用是点题。其中,第一自然段强调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和在郑州考察时都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第二自然段指出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