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邪气:嗜好与文人"扎堆子" 与官场上一些喜欢跑官要官的"公仆"们不同,杨立峰在登上权力宝座后,特别嗜好与清水衙门的文人打交道,称兄道弟,你来我往,堪称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2.
“怕”与“敢”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它们共存于每个人的意识之中,对引导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内心害怕些什么,敢做些什么,往往不仅事关个人,而且会影响社会。对于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来说,其从政生涯中的“怕”与“敢”,尤为如此。 “烟草大王”褚时健在临近退休时,有“一怕”:新的总裁来了以后,他就得把签字权交出去,如果这样,自己就“白苦”了一辈子。在这种“怕”的驱使下,他决定给自己“补偿一下”,“留条后路”,于是与罗以军等人私分公款350多万美元。然而正是这“一怕”,使他从高高的“红塔山”上坠…  相似文献   

3.
一些律师事务所讲究经济效益,一年收入可达数十万、近百万,还有一百多万的。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利”字看得重了,难免发生偏颇。一些刑事案件和没有财产内容或者标的不高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反映请律师难,颇有“有理钱少莫进来”的味道,而有些标的很高的经济案件则成为某些律师争夺的对象,都想担任有关当事人的代理人。道理很简单:一般案件只能收取一点手续费,而经济案件按比例提成,动辄上百成千乃至更多。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男人们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绿帽子”,却做梦也想着整顶“乌纱帽”,哪怕是个村官也好歹是项“乌纱”。“绿帽子”与“乌纱帽”这两顶特殊的“帽子”,对中国男人来说无疑是一悲一喜。说到这两顶“帽子”的来龙去脉,则各有一段让人饶有兴趣的史话。  相似文献   

5.
“慎独”与“兼善”,是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个人德行修炼的核心和言行举止的标杆。“慎独”是指注重精神生活和理想信仰的价值,追求个人德行的完善;“兼善”是指“慎独”在现实世界和社会中的相对价值,是应用理想于实际。一个健全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应该脱离实际和逃避现实的,终归会面临着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义与利的关系,因此,“慎独”与“兼善”是对同一个人的品质的描述,而非供人选择的不同生活。今天,我们在一个功利日重的时代来谈儒家这个日渐式微的人生哲学,是出于对中国律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以及中国律师人生境界和个人德行的忧虑、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司法界不断有新的理念和提法冒出来。但笔者注意到,其中有的提法并不是全新的,而是重提而已,例如马锡五审判方式。这些理念的重提似乎意味着一种司法理念上的回归,意味着我们过去的路向有些问题。在这些提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提法是人民法官为人民,联动的口号是做一个人民的好法  相似文献   

7.
说到干部和群众、党与人民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深情地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把共产党和老百姓的关系比喻为种子与土地,是再恰当不过了。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是在过去战争年代,还是在今天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都永恒地证明:党离不开人民。人民这片“土地”,孕育出无数优秀的“种子”。许许多多个王进喜、时传祥、焦裕禄、孔繁森、汪洋湖扎根于人民这片“土地”上,…  相似文献   

8.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那时还没有保存食物的方法,看着吃剩的食物在阳光下坏掉,他们没有一点办法。后来,两个孩子上了中学,他们依然是好朋友。一次,他们  相似文献   

9.
胡健 《江淮法治》2009,(15):38-38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最先入眼的是什么?答案一定会五花八门。有人爱的是美食,有人瞧的是美女,也有人看的是美景。我这个人就有点怪,先入我“法眼”的往往是这个地方的“标语”和“告示”。如果说城镇是有生命的机体,那么这些花花绿绿的标语和林林总总的告示,就是陌生人和这座城镇沟通的媒介,它们会无声地向你展示这座城镇的零散琐碎、快乐忧愁和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10.
贪官到底是“聪明人”呢,还是“蠢人”?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不少人对此都会有点儿犯难,甚至一时语塞。因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回答得准确,却又不那么容易了。  相似文献   

11.
12.
常常见到一些法律文书或通讯报导中将“检察”误写为“检查”。检查,是一普通用语,如“检查工作”、“检查思想”等等,而检察是一种法律用语,指人民检察院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宪法、法律的实施和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是由特定的机关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工作,是一种刑事诉讼活动,只能由人民检察院行使。因此说“检察”与“检查”二词,含意截然不  相似文献   

13.
“人固有一死”,谁都不能例外,而区别就在于是否“死得其所”。死得其所有两解,一是死在合适的处所,二是死得有价值。单就这前一层意思来说,将士战死在沙场上,老师累死在讲台上,科学家死在实验室里,消防队员死在救火现场,都可称死得其所。那么,官员究竟死在哪里算是死得其所呢﹖这个很难说,视各人工作分工而不同。官员是国家宝贵财富,所以绝不希望官员死在任上,但事情就怕万一,如果万一发生不幸,至少也不能死在娱乐场所,不能死在党纪国法禁止去的场所吧﹖譬如,安徽一个官员死在妓女的床上,云南某官员死在卡拉OK厅,还有官员死在酒桌上的,恐…  相似文献   

14.
傅燕 《中国司法》2001,(6):46-47
在公证制度高度发达的大陆法系国家,公证人的身份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国家公务员;另一方面又是自由职业者。这种“公”“私”兼具的“二重性”,肇端于拿破仓1803年颁布的“风月法令”。1845年法国政府颁布《公证机关条例》进一步规定,“公证人是从事辅助性司法活动的公务员,不领国家薪金.实行个人或合伙开业”。之后,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潜能的发挥与其工作的积极性密不可分,工作中充满积极性,可以发挥他80%—90%的潜能,相反,如果没有积极性的话,往往只能发挥其20%—30%的潜能。同时,现代人事管理学理论认为,采取奖励的办法是激发人的热情,调动人的积极性,鞭策后进,发挥人的潜能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通  相似文献   

16.
胡健 《政府法制》2009,(7):13-13
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最先入眼的是什么?答案一定五花八门。有人爱的是美食,有人瞧的是美女,也有人看的是美景。我这个人就有点怪,先人我“法眼”的往往是这个城市的“标语”和“告示”。如果说城市是有生命的机体,那么这些花花绿绿的标语和林林总总的告示,就是陌生人和这座城市沟通的媒介,他们会无声地向你展示这座城市的零散琐碎、快乐忧愁和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17.
“书场”为书法表演场所的简称,顾名思义,“官场”也就是官员表演的场所的简称。现在“书场”有句话,叫“流行书风”.也称“时风”。笔者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书场”与“官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书风”也就类同了“官风”。  相似文献   

18.
“过关”与“把关”钱长来说到关,就容易联想到“三国”时期的关羽,这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竞也过不了“情关”,《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讲的是:诸葛亮派关羽“把关”华容道以逸代劳。此刻,曹操及残兵败将如惊弓之乌,统统拿下乃...  相似文献   

19.
从今年以来我们的办案情况看,打击的力度没有减弱,反贪办案的势头仍然强劲。对于贪污贿赂犯罪,经过这几年我们不断地打击一些方面的犯罪势头有所遏制,这是可能的。但是如果说贪污贿赂犯罪再打三年就没有了,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为爱女买新车惹起了不小的风波。大概由于喜添千金高兴的昏了头,忙中出错,他被指控在增加汽车登记税前“突击”买车,是为了“避税”。尽管他向公众一再道歉,并提出辞职,还是受到了舆论的强烈指责,行政长官董建华也向梁锦松发出措辞相当严厉的函件,批评他在买车事件中的严重疏忽,违反《问责制主要官员守则》。梁锦松其后发表声明,表示完全接受行政长官对其作出的正式批评,并向市民致歉。梁锦松这事,其实可大可小。说其小,也确实是小事一桩,因为他不是偷税、漏税,而只是避税,严格地说,避税并不违法,甚至是一种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