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羔羊痢疾乃西北养羊业一大害,解放后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极为重视,拨经费大力支持对该病的研究,后成立西北区羔羊痢疾研究组,于1958年终止工作,前后共计8年,总拨研究经费约6万元,参与的科技人员共20余人。工作概况为: (一)流行病学调查 发病动物主要为绵羊羔,山羊羔也发,但不如绵羊羔严重。羔羊发病的年龄,生后3日内为主。也有生后4~10日发病的。发病季节,春羔、冬羔均可发病,但产羔初期,羔羊多无病,随  相似文献   

2.
青海高原羔羊“神经病”在排除传染性因素后,通过病区和非病区同科牧草及病羔和健康羔羊血液样品分析,确诊该病的主要病因是缺乏VB、VA、VD和钙。采用综合方法共治疗病羔551只,平均治愈率96.91%;预防羔羊8937只,有效率为99.46%。  相似文献   

3.
羔羊腹泻病广泛流行于新疆牧区,尤以北疆牧区最为严重。为尽快控制本病流行,我们进行了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因学研究,并用自己研制的“羔泻灵”进行了治疗试验,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一)流行情况 本病在全疆各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以北疆更广;细毛羔羊与土种羔羊均可发病,以细毛羔羊发病率最高(特克斯军马场达82.13%);但母羊健壮、产羔棚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拉萨市当雄、林周、达政县采集病羔粪样,经ELISA法检出的轮状病毒阳性粪样,回归初生羔羊腹泻成功;用人工复制病羔粪样提取物,接种羔羊肾细胞,产生CPE;任选人工复制的羔羊粪样和肾细胞培养物,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制成悬滴负染标本,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见到了典型的轮状病毒粒子。这是首次发现羔羊轮状病毒性腹泻存在于西藏高原,轮状病毒是西藏羔羊腹泻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5.
用14种药物对86株从腹泻羔中分出的E.coli进行耐药性试验。除萘啶酸外,所试菌株对其它13种药物均有耐药菌株产生。94%的菌株对P-G、ERY、TM耐受;50%的菌株对SU、COS TMP、TC、NED耐受。耐药菌株最少的药物为FUZ(1.2%)、KNA(17.4%)。所有菌株至少耐受2种药物,最多达11种。55%的菌株耐药达6种。不同地区疫群、同一疫群不同年份所分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张掖地区肃南县地处祁连山东麓。在该县初生羔羊中普遍发生一种食毛现象,病因不明,缺乏有效的防制措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据1979年在康乐区的赛鼎队和红石窝队的初步调查,发病率为5.87%,死亡率为病羔的42.04%,乏弱母羊所产羔羊的发病率为18.18%。在康乐区春羔冬羔均有发病,在皇城区早春羔比迟春羔发病严重,而冬羔则发病最多。据反映皇城羊场的羯羊也有吃毛现象,同时啃食土块、牛粪、骨头及炉灰等异物。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在南北疆各牧场的羊群中流行着一种以口唇部组织损伤为主的疾病,主要感染断乳前后的当年羔羊,其症状表现为口唇及鼻孔周围出现丘疹、水泡、脓疱、结痂,脱落即痊愈。严重患羔整个头部(尤为下颌)肿胀,水泡、脓疱联成片,口唇不能动,有的舌及齿龈粘膜亦有溃斑。个别成年哺乳母羊可引起乳头及乳房感染,并拒绝羔羊哺乳,造成羔羊死亡。该病流行季节大部分在5月底至8月间,个别地区10~12月也发病。常发病地区发病率为5~20%;新发病地区发病率为70~80%。本病遍及世界各国养羊地区,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四川、陕西、西藏、云南等省区均有广泛流行,严重地危害着养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O157 LP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灭活的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菌体抗原为免疫原,E.coli O157∶H7菌体结合脂多糖(LPS)为筛选抗原,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E.coli O157∶H7LPS单克隆抗体。采用改良过碘酸钠法制备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酶标抗体,并建立检测E.coli O157∶H7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结果,成功制备了9株稳定分泌E.coli O157∶H7LPS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其中7F9和7G2为LPS O-特异性多糖(O-SP)单克隆抗体,与E.coli O157∶H7菌体具有较好的反应性。此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与受试的非O157菌株没有交叉反应,对E.coli O157∶H7纯培养菌液的检出下限为3×104CFU/mL。结果表明,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对E.coli O157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该方法有望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用于对E.coli O157∶H7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冬羔用手术法断尾、去势,常造成伤口感染以致死亡。针对手术法断尾、去势存在的问题,我们从1973年起改用无血结扎断尾、去势,经对11575只羔羊的试验,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现简介如下 (一)操作要领 1.适宜断尾、去势的羔羊为15日龄,最早2~3日龄,最迟2~3月龄。  相似文献   

10.
羔羊痢在我旗牧区流行已久,据统计1978~1980年,共接羔218007只,发病达86357只,发病率为39.61%。通过对病原的分离和鉴定,弄清我旗羔羊痢是由多种致病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为了控制本病的流行,我们采用国产新药抗菌增效合剂及生物制剂进行了羔羊痢的防治试验,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隆马尔他布氏杆菌M 5-90株divK基因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根据GenBank中M5-90株divK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以此菌株的基因组为模板,用设计的引物扩增出了372 bp的基因片段。用凝胶回收纯化目的基因片段,并将其与pMD 20-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 5α后测序;测序正确后将此基因片段克隆到pET-28a(+),构建重组质粒pET28a(+)-divK;然后,把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入E.coli BL 21(DE3)。1 mmol/L IPTG诱导后,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的结果表明,诱导表达的蛋白与目的蛋白的大小一致,说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ET28a(+)-divk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中成功表达了divK基因。  相似文献   

12.
病原性大肠杆菌E.coli K_(88)抗原的发现(φrskoy,1961)大大地推动了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K_(88)抗原的多种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已查明:凡具有K_(88)抗原的E.coli株均能吸附在小肠粘膜的绒毛上,并产生两种肠毒素,即热稳定肠毒素(ST)和热敏肠毒素(LT)而导致仔猪发生腹泻。因此,检测病源性E.coli的K_(88)抗原无疑对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免疫学的防治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红星一牧场在1967年以前,连续六年,每年新生羔羊发生拉稀死亡达数千只,占死亡总数的90%以上,经实验室诊断,确定拉稀病的主要病原是大肠杆菌。1968年产羔前全部给怀孕母羊注射大肠杆菌菌苗,对初生的羔羊还采用口服复方五甲氧嘧啶的方法进行药物预防,结果获得了显著的效果,羔羊拉稀大幅度减少,死亡率下降,成活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90%以上。近几年来,羔羊的繁殖成活率基本上是平稳的,都在90%左右。1983年由于气候干燥、少雨多风,牧草生长不好,造成怀孕母羊膘度不好,导致新生羔羊在怀孕  相似文献   

14.
对新疆5个地区分离到的510株大肠埃希氏杆菌用126种O抗血清鉴定,定出O型57种。较集中的O型分别为O_(?)(26株),O_(101)(21株),O_(106)(19株),O_(93)(17株),O_(?)(16株),O_(?)(12株)。用K_(99)、F_(41)抗血清对9个地区的750株菌鉴定,定出K_(99)阳性菌31株,占4.1%;F_(41)阳性菌19,占2.5%。用羔羊肠环结扎和乳鼠灌胃方法测毒,仅K_(99)表达稳定的菌株呈阳性反应。用小白鼠测定不同地区、年份疫区分出的203株茵的毒力,致死率在41.3%~87.5%之间。把不同疫区分出的10株菌单独或混合接种初生羔7只,6只发病。用同一地区健康群分出的菌接 种小白鼠、回归羔羊,其毒力和致病性与疫群菌株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
绵羊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早巳被人们发现,国外有关学者对住肉孢子虫及其危害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发现它们所产生的住肉孢子虫毒素(Sarcocy stin)可严重地影响宿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他重要的,生命活动机能。是一种危害很大,甚至是致死性的绵羊流行病。近年来,在新疆石河子地区的养羊业中,流行着一种以妊娠母羊流产和羔羊因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99流行病,每年损失羔羊数千只,经济损失很大。据此,我们结合石河子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该病的流行规律,依定对该病系统研究。自  相似文献   

16.
轮状病毒是引起初生羔羊急性传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1981年我们从乌兰县的初生羔羊腹泻粪便中分离到本病毒,并在原代犊牛肾细胞上培养获得成功。用这种病羔的粪便和组织培养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出羔羊轮状病毒的核酸基因组是由11个片段组成。目前国内外通过这一途径研究人和牛的轮状病毒RNA基因组成,已做了许多工作,但羔羊轮状病毒RNA基因片段的分析研究尚未见报道。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由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凝胶,胶体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带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将样品中的各种核酸分子向下迁移,经染色显现出核  相似文献   

17.
γ-球蛋白制剂在防治畜禽疾病、尤其是防治幼畜腹泻方面的作用,已被国内外很多学者所证实。本文作者于1986年在青海省河卡种羊场进行了γ-球蛋白制剂预防新生羔腹泻的生产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为青海省河卡种羊场牧业1大队的青海半细毛品种羊的新生羔,共709只。试验开始时,将每日每群(共6群产羔母羊)所产的羔羊随机分为注射γ-球蛋白制剂的试验组(简称试验组)和不注射的对照组(简对照组)。从1986年4月13日产羔开始到5月13  相似文献   

18.
新生羔羊自然出血症的诊治张竞存,熊启峨,孟开元(甘肃省武威地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733000)新生羔羊自然出血症系新生羔羊维生素K缺乏,肝内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而引起的疾患。该病在甘肃天祝牧区细毛、半细毛新生羔羊中常见。出血多发生在颅内、胃、肠道和脐带...  相似文献   

19.
新城疫病毒F48 E9株M和NP基因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城疫病毒(NDV)F48E9国内标准强毒株编码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分别用于扩增M和NP基因.经序列测定,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 )上,转化E.coli BL21(DE3),筛选表达NDV F48E9株M蛋白和NP蛋白的菌株.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NDV M蛋白在E.coli BL21(DE3)内以可溶形式存在,而NP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用纯化的M和NP蛋白免疫鸡制备超免疫血清,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它们可以与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M和NP蛋白以及NDV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NDV M和NP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20.
1985~1991年青海省西宁市廿里铺园艺场畜牧一队初生黑白花犊牛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随机取粪样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确诊病原为犊牛轮状病毒,感染率为33.33%,试用抗体效价1∶64~128的羔轮状病毒(RV)高免血清对37头药物治疗无效的腹泻犊牛进行保护性试验,结果病犊牛获得全部保护。(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试验材料:从该场畜牧一队采集犊牛腹泻粪便9份,-50℃保存备用。(2)羔羊RV高免血清: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羔羊病课题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