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企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在南宁市脱贫攻坚战中做出了不少贡献,在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本土能人带动、公益捐助等方面形成"南宁模式",应加大相关政策制度制定与实施的力度,引导民营企业科学、有效、持续地参与精准扶贫,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多元扶贫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精准扶贫既是新时期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导,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实施精准扶贫战略需要进一步摸清底数、精准施策,着力解决扶贫对象精准性、因贫施策科学性不够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制约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制度性顽疾。  相似文献   

3.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与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中是一支不可代替的重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参与意识弱、参与程度低、参与方式单一等问题。非公有制经济在增强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需要政府积极鼓励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深度参与精准扶贫,更好助推精准脱贫工作,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任务,这要求找准切入点、选实着力点,把党建工作融入扶贫攻坚、让党建工作保障精准脱贫,是基层党组织使命所在、应尽之责。为此,本文以当前湛江市精准扶贫工作为切入口,就如何创新村级组织重构促进精准扶贫的方法途径问题展开研讨,提出从着力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完善配套建设、着力强化队伍建设、着力健全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去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5.
扶贫是一项复杂工程,精准扶贫需要协同完成:在扶贫领域,教育、医疗、金融、能源等协同合作,精准扶贫效果才更好;在扶贫力量方面,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国际资金及社会各界协同精准扶贫力量才更强;从扶贫方式上来讲,产业扶贫、生态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教育扶贫等共同推进,精准扶贫才更具有靶向性。精准扶贫需要有序:有序就需要解决扶贫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精准扶贫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发展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扶智"问题。精准扶贫需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来作为协同扶贫的序参量,这就是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唯有如此才会彻底解决贫困。  相似文献   

6.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扶贫开发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从精准扶贫和参与式扶贫等相关概念入手,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概括归纳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精准扶贫的可行性。从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精准扶贫因素,即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自身和党委、政府的双重维度考量,进而从操作层面探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精准扶贫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经成为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归纳其参与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精准扶贫因素,即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自身和党委、政府的双重维度考量,进而从操作层面探求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精准扶贫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2020年是精准扶贫目标实现的决胜年,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成为突破现实治理阻滞因素的重要合作模式。精准扶贫是政社共同参与治理的典型场域,政府单一主体扶贫、社会组织严重缺位的现实困境必将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政社协同精准扶贫是有效破解精准扶贫场域中碎片化、复杂性等诸多现实困境的合理机制,提升政社协同扶贫效率需从政社信息共享机制构建、扶贫类社会组织培育机制构建、政社协同良性互动机制构建、扶贫量化评估体系机制构建及政社协同精准扶贫的法律体系构建等优化路径入手,以期突破政社协同扶贫治理的参与困局,寻求政社高效协同的有效契合点,从而提升政社协同扶贫效率,实现精准扶贫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9.
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扶贫攻坚内生动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促进"两个健康"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企业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扶贫攻坚仍然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为了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扶贫攻坚内生动力,必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引导,落实优惠政策,做好精准对接,强化服务保障,加大宣传表彰。  相似文献   

10.
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价值和目标所在。精准扶贫是共享理念的实践版本,在建立国家权威、巩固执政合法性中具有重要意义。统一战线参与扶贫攻坚是多党合作的成功实践,要以"共建"促"共享":做好部门整合协调,发挥统战部门在精准扶贫中的总协调作用;发挥党派议政建言作用,为精准扶贫制度机制建设出谋划策;发挥团体多方协力作用,为精准扶贫合作网络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困境"是当前中国基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贫困地区"镇——村"场域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运行逻辑进行分析,以了解扶贫资源和扶贫压力如何由乡镇基层政府传导到贫困村庄,以及在村庄内部形塑何种治理状况。贫困村庄的私人化治理,精准扶贫政策的应付型执行,扶贫资源的低效率使用,贫困户动员不足等是精准扶贫偏离其最终靶向的重要因素。走出"最后一公里困境",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有效引导贫困户参与扶贫工作,通过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加强村务公开、落实村民自治等途径,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贫困户进行的针对性治贫方式,本文在分析精准扶贫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精准扶贫过程中需要建立多维度扶贫对象识别体系,通过整合扶贫资源,强化产业扶贫机制,通过建立后期帮扶跟进,完善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从而推动精准扶贫实现由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并最终实现到2020年完成扶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对扶贫事业的深厚情结是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习近平多年的扶贫经验是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理论来源,习近平对当前脱贫攻坚现状的靶向定位是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实践基础。从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社会参与活力三方面来论述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进一步明确个人、政府、社会的扶贫责任,优化扶贫格局,通过三者合力,促进精准发力,全面实现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4.
旅游扶贫是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扶贫体系。当前,随着精准扶贫深入推进,旅游扶贫具体化为"旅游精准扶贫"。其主要特征是旅游与扶贫高度融合、贫困人口充分参与旅游开发并切实受益、贫困人口有尊严地实现可持续增收。各地在旅游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探索出了许多经验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深入推进旅游扶贫精准化,应结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脱贫攻坚要求,对贫困人口的资源、意愿和能力进行精准识别,构建分层帮扶体系、实现精准施策,对帮扶主体、项目实施过程及区域贫困人口实施精准管理,建立科学考核指标体系、以专业化队伍对旅游扶贫进行动态化精准考核,以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可持续。  相似文献   

15.
农户作为精准扶贫的对象和重要参与主体,其对精准扶贫的评价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精准扶贫政策绩效。以扶贫资金使用和分配合理性为中介变量,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基层党政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责任履行对农户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基层党政干部精准扶贫责任履行程度与农户扶贫满意度、扶贫资金使用和分配合理性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扶贫资金使用和分配合理性对农户扶贫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扶贫资金使用和分配合理性在基层党政干部精准扶贫责任履行程度与农户扶贫满意度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为此,建议通过强化基层党政干部扶贫治理能力建设、建立基层党政干部精准扶贫责任履行激励机制、加强对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跟踪监督提升精准扶贫政策绩效。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阶段。由于精准扶贫开展的时间不长,在当前的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识别困难,扶贫对象精准度不高;资金有限,难以变输为造;福利依赖,脱贫意愿不强;条块分割,扶贫资源分散;人才缺失,基层组织弱化等。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动态管理,保障精准扶贫的公平性;部门联动,确保精准扶贫的系统性;社会参与,形成精准扶贫主体的多元性;夯实基层,提高精准扶贫的主导性。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国家战略,做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政协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首先,运用案例分析研究方法,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泸州政协精准扶贫的实践,认为:结对帮扶、提供就业、捐款捐资、发展脱贫产业、兴办经济实体、助力集体经济发展等措施行之有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其次,总结提炼出"政协+企业帮扶+产业扶贫""政协+企业帮扶+教育扶贫""政协+企业帮扶+社保扶贫""政协+危房改造扶贫""政协+就业扶贫"等五种符合泸州实际的精准扶贫模式的经验。再次,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泸州政协参与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深度贫困问题突出;致贫因素复杂交织,脱贫摘帽难度增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缺乏内生脱贫动力。从严格监督验收、调研社情民意、加大政策宣传等三个方面提出创新泸州政协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生态精准扶贫既是落实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生态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存在法律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行政执法权力运用并不规范、司法监督机制亟需完善、扶贫主体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也是生态精准扶贫实现法治化发展所要面临的现实困境.因此,推进生态精准扶贫法治化,需要顶层设计与地方主导相结合,构建生态精准扶贫的法律规范体系;拓展生态监督体系范围,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约束;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发挥典型案例宣传效益;规范扶贫参与主体的培训流程,提高环保意识与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组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主体之一,加强精准扶贫中的社会组织参与,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政府开展扶贫工作的成本,更能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还能够保障扶贫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对于建立现代化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文献整理掌握国内社会组织介入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构建研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侧重点,依托地方性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存在问题的梳理和分析,积极构建社会组织介入精准扶贫的机制路径。文章认为,必须从政策支持、动力源开发、能力建设、平台整合以及实践领域获取等方面完善社会组织介入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机制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也是"十三五"期间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康定市是全国典型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存在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多重叠加、脱贫难度大、脱贫成果巩固难等特点,属于典型贫困藏区。通过入户调查、访谈等方式,发现康定市在当前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亟需通过扶贫机制完善和政策支持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