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化自信是对于文化价值以及发展适应性的认同、认知和践行,是将文化内涵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和民族品格在文化层面的集中表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继承和传播,离不开对文化的自觉自信。继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型历史和时代语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文化自信的构建具有强大功能,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基础,提高其与现代性的融合性,实现功能有效性和实效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思政课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必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坚定自信,明确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和精华,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的特点,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因此,我们要认清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多元化、多途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同时重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安全。充分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把我国从文化大国建设成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沉淀,展示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直至今日仍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核和底气来自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要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构筑对外文化交流平台,还要加强文化交流体系建设,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舒刚 《时事报告》2014,(4):38-3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革命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7.
我们讲文化自信,主要讲的就是价值观的自信,这种自信仅仅依靠教条式的阐述往往苍白无力,必须将之放入丰富的历史语境中,使之有血有肉,更富感染力。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中国古代史教育,使青年群体了解中国历史、理解中国历史、认同中国历史,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历史观念,守住自己的根和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董永刚 《前进》2023,(11):36-37
<正>明德尚义、尊礼崇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基础,是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自信源于优势,自信方能激发创新。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更是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揭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高度重视文化传承的主体研究,当代大学生是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创新最重要的主体。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认知认同层面存在"浅""乱""偏""单"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高校在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耦合,彰显网络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扩大大学生文化认知、增进文化认同、提升文化素养、塑造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与流、根与魂的辩证统一,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为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分析二者的辩证关系,积极探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才能不断强化人们的文化认同,从而推进人们对社会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心灵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2.
摘1要:文化自信是个体对自身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认同,它是铸就民族精神的根基。文化自信既包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外来先进文化的汲取。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强化文化自信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外来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时代内涵的应有之义。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建设呈现非理性发展态势,新的历史境遇下,文化主体应具备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推动文化内容走向时代化、大众化和国际化,塑造兼具科学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心态,调整和创新文化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观点摘编     
正林智荣广西社会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主任、《学术论坛》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更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进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社科学术期刊应着力发挥理论研究优势,从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全社会通过社科类期刊润物无声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以及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与发扬,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引领性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不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培养群众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就是要逐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就是要激发内心的责任担当,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6.
王曦 《人民论坛》2020,(6):160-16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运用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有、共识、共享,夯实各民族团结奋进、共同繁荣的思想基础,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随着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加快,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校,在完善内在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必须树立文化自信、强壮文化筋骨,才能真正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的重要使命。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正>重要发现公众认为,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持尊敬和自豪感,传承并发扬自身文化特色,既不自卑,也不自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灵魂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已成为公众共识;与2016年相比,2017年公众文化自信指数得分较高,公众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中表现出良好的开放接纳能力;目前仍存在公众对于传统文化"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此,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自觉。河南鑫山实业是扎根河南本土的一家民营企业,创建于1995年。  相似文献   

20.
培育文化自信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也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还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此,我国还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在文化发展与交流中培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