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卜恒琼 《创造》2024,(1):51-55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是集边疆、山区、民族于一体的农业大县。全面推进元阳县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走“三产”融合的发展道路,实现产业振兴。近年来,元阳县探索出一条依托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商贸等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领导力强不强,事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败,事关农村改革发展根基。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是为亿万人民谋幸福的重要战略举措。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与领导力息息相关,贯彻落实好乡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乡村建设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毕节试验区自建立之日起一直致力于开发扶贫,扶贫工作的开展为试验区乡村文明建设提供了平台和保障。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恰逢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将是新时期西部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当下挖掘毕节试验区乡村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之间的内在联系显得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指向和力量枢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精神力量振兴必当先行。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入关键时期,要认识到文化对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化人"的作用,让红色革命文化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精神支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村民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委先后召开全省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出台相关文件,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乡村振兴大幕已开启,广袤乡村将迸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正新时期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以往城镇化城乡发展格局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扎实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现实的乡村发展需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对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胥爱贵 《群众》2020,(1):61-63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的具体展现,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党的十九大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对乡村社会建设一以贯之的要求。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进入新时代,培育文明乡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培育文明乡风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培育文明乡风,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对公民层面的要求,在广大农民中得到认知、认同和践行,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社会和谐的环境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人们自觉遵循、维护、奉行的准则和规矩。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月2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如下意见。一、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钟淑颖 《小康》2023,(11):76-7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人才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普遍问题,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下乡、返乡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力量"凝聚枢"和发展"风向标"。乡村振兴,文化要先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在充分审视历史经验和认清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重建乡村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添智献力。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实现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引入"家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家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努力探寻乡村振兴战略下"家文化"建设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2.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始终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发展,着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从调研情况看,乡村文化振兴存在明显区域差异。一些地区乡村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乡村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未能"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的重要规划,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促进"三农"发展的重大战略。要助推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需以"三农"目标为靶向力,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为组织力,以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力,从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4.
《新东方》2017,(5)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用分层次管理理论,科学识别乡村发展层次,制定层次适配的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对策。系统实施、全面落实,努力实现各层次乡村发展升级,建成美好新乡村,为实现中国新的"三步走"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中国乡村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促进法》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属于典型的促进法。《乡村振兴促进法》与其他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相比较,具有鲜明特点:突出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领导地位;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系统构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扶持措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丰富了乡村法律制度体系;明确了党和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基本职责;为体现乡村价值和文化传承提供了法律制度支撑;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法律制度基础;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法律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如何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的"三步走"战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规划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方式与路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有力保障,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7.
退役军人是重要人才资源,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文章围绕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紧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性地成立了退役军人关爱协会和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互联网+N”老兵创业指导与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基层干部与“领头雁”培养等做法,对退役军人如何投身乡村干事创业、实现人生价值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退役军人更好地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与配套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生态福祉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实现生态宜居,应着力在"宜"字上做文章、下功夫,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从  相似文献   

19.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智慧源泉和内生动力,是基于当下我国乡村文化日趋衰落现实的自我觉醒与积极应对,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复兴。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内涵是对中国乡土社会、乡土文化的极大弘扬,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体系,为世界文化多元性提供中国样本。应全面系统分析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积极探索乡村道德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方式、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强化乡村传统文化生产性保护,是构建完善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实现今天的发展局面,离不开农村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器作用和蓄水池功能。一方面,随着改革深化,我国逐步建立起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支撑起加工制造产业,我国迅速从农业大国发展为"世界工厂"。另一方面,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我国加速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先后开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农村的基础地位。在如此巨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未产生"贫民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