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一项有着悠久传统且极富特色的司法制度.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过分强调调解,忽视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造成调解自愿原则事实上被虚化,诚实信用原则和社会公序良俗原则被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使违约、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制裁.因此,改革和完善现行调审结合的调解制度,借鉴其它国家的先进司法制度,对调解程序、适用范围、效力以及相关制度进行构建,使调解制度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司法制度文明.  相似文献   

2.
主张人民的事情由人民自己做主的决策理念,使得陕甘宁边区民事纠纷的解决主体群众化。主张以诉讼外方式为主以减少诉讼的纠纷解决理念,使得陕甘宁边区民事调解运作方式逐步民间化。陕甘宁边区民事调解群众化的过程,是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形成与完善的过程,同时又是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3.
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机制的立法设置及实践运作,对于人民调解活动的规范化发展,对于人民调解制度正当性的塑造及权威性的提升,具有极大价值意义。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应主要限于形式方面。文章从主体、调解原则、调解范围、调解依据和调解程序等五个方面论证司法审查人民调解协议的具体审查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是近年来法学界和司法界探讨最热烈的民事司法制度课题之一.笔者在分析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弊端及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的基础上,作出法院调解实现非讼化及向司法ADR转型的大胆设想,以期将实现公正、提高效率的视野从诉讼制度改革的层面扩展到整个纠纷解决机制重构的层面.  相似文献   

5.
人民调解制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但现状不容乐观.应重塑人民调解制度的地位,增加人民调解的经费投入,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衔接,使人民调解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各种民间纠纷的调解,人民调解充分发挥了协助政府化解社会矛盾、增进人民内部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本文以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的司法实践为基础,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人民调解制度的基本功能及人民调解"延伸"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为完善人民调解机制、构建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有效衔接模式做出积极有益地探索,对人民调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人民调解工作在调解观念、组织体制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应当从立法及经费投入等各方面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纠纷解决制度,但现行立法的抽象性、模糊性,使得调解过程中容易出现依据援引不规范的问题。而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1],也要求不能一概"依法而调"。从传统民间调解制度及西方ADR制度中的调解模式吸收合理因素,如博采广汲,完善人民调解依据;吸收传统民间纠纷调处机制的合理之处;从比较法视角借鉴各国调解依据之规定等来完善我国的人民调解依据,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作为非诉讼解决社会矛盾纠纷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调解制度在缓解司法机关的司法压力、均衡合理配置司法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人民调解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调解人员的素质、从经济方面激励调解员的积极性、在法院附设调解、进一步加强司法对调解协议的确认来完善我国人民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2月 2 8日 ,上海市杨浦区司法局围绕人民调解制度的坚持与完善组织法学界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座谈。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的内容之一 ,活跃在基层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社科院法学所的专家学者 ,围绕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调解协议书的性质、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的衔接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见解。会议认为 ,人民调解制度的坚持和完善不仅要进行操作性探索 ,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